2025年7月29日,一份表彰名单引发关注。
100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获得“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上海仅4人入选,黑湖科技创始人周宇翔名列其中。
而在10月14日的总理座谈会上,周宇翔也受邀发言,分享自己在工业科技领域的创新实践。

这位年仅34岁的四川小伙,带领团队开发出系列工业互联网产品,帮助超过3.4万家中国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让数据驱动的“新质生产力”,在车间一线落地生根。

德国工厂的震撼
故事始于一次跨国收购案。
出生四川、大学毕业于美国达特茅斯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周宇翔,曾在华尔街投行工作。
在一次陪同南车(现在的中国中车)去德国收购汽车减震器工厂的项目中,他看到了中外制造业的巨大差距。
“德国工厂的管理者坐在计算机前分析数据,通过数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中国工厂还停留在‘走动式管理’阶段,管理者每天要在车间走三、四趟,靠目视化管理。”
这个发现让周宇翔意识到,中国制造业在数字化管理层面落后了一大截。随着人力成本上升,中国企业必须提升信息化水平,这个差距就是重要的创业机会。
2015年,周宇翔和两位有计算机背景的伙伴回国创业,创立了“马达数据”,想做一个中国版的服务于制造业的大数据公司。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至今我都认为马达数据是挺出色的产品,但与中国工厂结合落地却失败了,因为中国企业没有数据。”周宇翔后来坦言。

一线的蜕变
第一次创业失败后,周宇翔没有放弃。2016年春节,他和伙伴决定补上缺失的一课——直接去工厂当工人。
在宁波、重庆、青岛、苏州等地的工厂,他们与工友们同吃同住,在产线当工人。这段经历让他们看到了中国工业数字化的真实样貌。

在苏州一家化妆品包装材料工厂,周宇翔发现了传统生产模式的痛点:工厂从接欧美大牌标准化订单转向小批量、快速反应的订单时,传统管理方式无法适应。
“订单切换时,生产线要等待5个小时,而生产只要5个小时就完成了。等待时间与生产时间一样长,效率急剧下降。”
周宇翔意识到,工厂需要的不是高大上的算法预测,而是一个能让不同工种、机器设备快速互通信息的系统。
找到方向后,周宇翔和团队仅用三周就编写出软件,并选取一个车间测试。三周后回访时,急着找他们的竟是没使用软件的车间工人。
原来,使用软件后,工人每天等待时间缩短,计件工资就能多赚。所以工人们主动要求使用这个能帮他们每月多赚几百元的新工具。
2016年,怀揣“极致降低工厂数字化门槛”的初心,周宇翔在上海创立了黑湖科技。
公司名称寓意深刻——工业领域有大量数据沉没在黑色的湖水中,需要有人将其打捞出来发挥价值。黑湖科技就是要向湖面投入数字化的石子,让有价值的数据随着涟漪奔涌起来。
团队在长宁区一个漏雨的招待所安顿下来。50元一个房间,下雨就漏水,但优势是楼下就是地铁10号线,方便他们坐早班高铁去浙江工厂测试产品。

晚上写代码,白天跑工厂,这个状态持续了八个多月,直到产品跑通,黑湖科技终于有了第一个签约客户。
在融资上,公司官网显示,黑湖2016年获得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从2017到2021年累计获得超7亿元融资。
随着业务扩展,黑湖科技逐渐成长为服务超过3.4万家制造企业的独角兽企业,从上海长宁的招待所走向了全国,在中国云化生产管理软件的市场份额达到了42.7%,稳居行业第一。

小工单,大变革
2020年,面对国内中小工厂普遍缺乏适配生产管理系统的问题,周宇翔牵头研发了“黑湖小工单”,打造“工业管理软件领域的微信”。
这款产品以1万元/每年的成本,解决了中小企业数据采集难、管理效率低等痛点。工厂主刷刷手机,就能实时监控每个订单的生产进度;客户询问发货情况,能立即给出准确答复。
据上观新闻报道,福建一家紧固件厂的“厂二代”郑吉特,在父亲白手起家创办的工厂当生产主管。每天要获取生产数据时,7个规格600多种型号的产品只能靠手抄报表、人工核对。
使用“黑湖小工单”后,他能实时追踪每个订单进度,计算每笔订单成本和毛利,工厂协作效率大幅提升,一年营业额增长10%。
目前,“黑湖小工单”已成为黑湖科技的拳头产品,占总营收的70%以上。

而针对大中型企业,黑湖科技推出了“黑湖智造”工业协同SaaS平台,帮助华润医药、农夫山泉、蜜雪冰城等企业实现了数字化转型。
蜜雪冰城在全球有4万多家门店,每月上新十余种新口味,在云南、广西、安徽分别设有咖啡豆、百香果和草莓基地。
通过“黑湖智造”,蜜雪冰城后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产能,与前端的门店全部打通。门店的热销排行、品类需求和紧俏预警,会提前反向指导后端产能供给。
在“黑湖智造”的助力下,蜜雪冰城整体生产运营效率提高30%,仓库库存周转率提升50%,同产能下生产成本下降15%,跨部门沟通效率提升了80%。
另一家客户蜡笔小新食品,主要生产果冻、布丁、糖果、饮料等逾千种食品。面对零食集合店的小批量订单,生产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黑湖智造”让车间主任在后台能够实时看到整个生产流程,每个相关要素都有自己的展示页面。如果某工序有问题,车间主任能第一时间发现、处理和追溯。

制造强国的底座
“制造强国的底座是千万家工业企业,”周宇翔表示,“作为新时代的民营企业家,我会坚持让前沿技术普惠化,助力更多工厂受益于技术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展现强劲的韧性。”
目前,黑湖科技超过90%的客户是首次启动数字化转型的中小工厂,在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集聚带,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中小工厂转型路径。
周宇翔带领黑湖科技,成功将前沿技术以低成本、普惠化的方式赋能中小工厂数字化转型。
从2018年的第一款产品“黑湖智造”,到两年后的“黑湖小工单”,再到2022年的“黑湖供应链”,黑湖科技逐渐梳理出制造业产业升级的逻辑链路。
市场被不断开拓,越来越丰沛的应用场景倒逼黑湖科技将大模型等前沿技术引入产品,让产品更具性价比。
即使成为了行业领军者,周宇翔仍时常奔赴在偏远地区工业园区和街镇的工厂车间一线。在他的身上,依然能看到当年那个在漏雨招待所里熬夜写代码的年轻人影子。

上海长宁区武夷路333号,黑湖科技总部坐落于此。在这里,每个人都被称为“同学”,充满了激情的创业氛围。
办公室的墙上,或许还可以挂上这样一句话:“向平静湖面投入数字化石子,推动中国制造驶向蔚蓝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