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在新春茶會中指出,為符合「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今後政府機關用語,一律稱「對岸」或「大陸」,不稱「中國」。
此語可能作兩種解讀。一、「一中各表」中的「一個中國」,是指中華民國,因此不可稱對岸為「中國」;二、「一中各表」中的「一個中國」,是指超越「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三概念」的「中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皆是這個「第三概念」的「中國」的一部分,因此不可稱對岸為「中國」。
將「一個中國」朝向「第三概念化」,也是北京近年來持續探討的方向。台灣的媒體用語已經習以「中國」指稱對岸,這使北京當局頗生警覺與憂慮;因為,這種用語儼然已成「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的洗腦藥水;在兩岸關係上,台灣人民將大陸稱為「中國」,其實反映出一種疏離與區隔的意識。
北京轉變「維持中華民國」
北京方面做過多種嘗試。例如,所謂的「新三句」即稱「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此處所指的「中國」,即有「屋頂理論」及「第三概念」的內涵及外延。又如,謂「(兩岸)現狀就是見之於台灣現行規定及文件的現狀」;此處是指中華民國的「一中憲法」。再如,胡錦濤多次提及「儘管尚未統一,仍是一個中國」;這是視現狀為「上個世紀四年代中後期中國內戰遺留並延續的政治對立」,亦即視現狀為「分治而不分裂的中國」。可以這麼說:在2008後的兩岸新機遇中,北京的兩岸政策已從「消滅中華民國」轉移至「維持中華民國」。
比較馬總統的此次宣示與北京近年所做嘗試,可見雙方都在對「一個中國」的涵義進行調整;主要的方向皆在不再強調「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政府」,而欲創造一個「台灣(中華民國)及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皆是一部分的中國」的新思維;此即將「一個中國」視為「第三概念」或「屋頂理論」。
中程目標 一中各表法制化
兩岸不必排除統一,但統一不易達成。在這個亙古一遇、稍縱即逝的機遇期中,兩岸的「中程目標」,應在設法使「一中各表」或「儘管尚未統一,仍是一個中國」達到法制化及固定化。欲臻此境,「一個中國」即須昇華為「屋頂理論」的「第三概念」;這其實只是馬總統所說「稱大陸,不稱中國」,及北京所說「大陸與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引伸。
一中新解:一個分治而不分裂的中國。建議兩岸朝野皆朝此方向想想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