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余丰慧:清醒!第二大经济体不等于第二经济强国
来源:QiaoBao USA | 作者:余丰慧 | 2011/2/17 7:28:03 | 浏览:2102 | 评论:0

  日本内阁府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按可比价格计算,2010年日本名义GDP为5.4742万亿美元,在美国、中国之后排名世界第三。这也是1968年以来,日本经济首次退居世界第三。

  中国国家统计局1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GDP总量为39.798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按照现时汇率计算,接近6万亿美元。这充分说明改革开以来特别是近十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之快,中国经济发展成就之大。经济总量快速增长,推动了国家实力的快速提升,国家财政收入已达8.3万亿元,居民收入长期保持在接近两位数增长,中国国际地位迅速提高。

  在为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国而高兴之时,也要冷静看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经济结构还存在较大问题,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水和资源还比较高,经济质量还有待提高。再者,虽然总量比较大,但人均数量仍然比较低。按照国际经济组织人均GDP的排序,中国排在100位以后。日本人均GDP为4.24万美元,中国人均GDP仅4412美元,前者是后者的9.62倍。世界银行2009年的数据显示,在213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的人均国民总收入在124位,日本排在19位。而最为现实和实惠并不是看总量而是人均,人均占有GDP与财富才是实实在在的。

  日本经济财政相与谢野馨14日举行记者会时回应:“日本将不会与中国竞争GDP排名,我们搞经济不是为了争排名,而是为了使日本国民过上幸福生活。”

  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老二的中国,百姓的幸福感全球第几呢?去年8月份全球知名调查机构盖洛普世界民意调查显示,中国大陆在“全球最幸福的国家和地区”排名中位列125,排在155个国家的倒数30名。同为金砖四国的巴西排名12位、俄罗斯排名73位、印度排名115位,均高于中国。

  按照世界银行人均每天消费低于1. 25美元的标准计算,中国的贫困人口总数超过2.5亿,高居世界第二位。高房价、高物价、高学费、高医疗费、高失业率给民众带来的压力前所未有。

  从经济结构看,近40万亿元GDP背后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5万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5万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万亿元,增长9.5%。标志国家经济发达程度、容纳就业最多的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仍然不高。

  同时,2010年,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7.3%,拉动GDP增长3.9个百分点。资本形成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54.8%,拉动GDP增长5.6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7.9%,拉动2010年GDP增长0.8个百分点,加在一起是10.3%。消费仍然是中国经济的短板,对经济拉动仅有37%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0%以上。而与此同时,投资对经济拉动仍然保持在50%以上,说明中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拉动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

  在产业内部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物流总费用过高,已经对上游和下游产业链条形成巨大挤压,造成整个产业利润空间少,打击了大部分生产力的积极性,对整个经济形成巨大隐患。据中国交通部介绍,物流总费用占GDP总量的18%,高于发达国家一倍多。而高速公路收费又占物流总成本的1/3。加上高油价等,整个运输成本过大、过高,对国民经济良性发展已经构成威胁。而高油价、高速高收费都是国家定价而非市场形成,其根本是行政计划经济手段阴魂不散,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隐患、新瓶颈。

  中国GDP跃居世界第二位的背后存在的对就业拉动不协调、惠及民生不够、通胀居高不下、百姓收入提高缓慢、民众生活成本快速增大、环境污染加剧、城市拥堵严重出行难等问题都是经济发展不协调、质量不高导致的。

  因此,对于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中国千万不可沾沾自喜,更不要过度炫耀。一方面从内部看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不少,没有沾沾自喜的资本,另一方面过度炫耀的结果只能招来发达强势国家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

  此外,仅仅是GDP总量指标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位,就戴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桂冠是否合适、准确也值得怀疑。总量全球第二大不等于人均第二大经济体,更不等于第二大经济强国。

  一句话,中国经济总量超日本,中国需冷静、冷静、再冷静,低调、低调、再低调。


相关评论 1:“谁说中国GDP世界第二没价值 “ (冯海宁)

  日本14日公布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4742万亿美元。日媒报道说,尽管美元贬值有利于日本GDP换算美元时数值提高,但抵不过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势头,日本已经正式让出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位置。

  中国GDP超越日本排行世界第二,其实不是什么新闻。根据去年二季度中日官方的统计数据,中国GDP已经超过日本了。今天,比较去年全年的数据,舆论再次聚焦这个话题,说明仍有关注和讨论的价值。摩根大通驻纽约首席经济学家卡斯曼将此捧为“全球经济的一座里程碑”,而更多的中国公众,不是兴奋而是冷静反思。

  笔者注意到,绝大多数人认为中国GDP世界第二没有什么价值,理由是,看中国经济“家底”远不如日本的雄厚。据有关数据,中国资产规模还远未达到世界第二;看人均GDP与日本还有很大差距,还不足日本的十分之一;而且,中国GDP超过日本还与日本经济停滞不前有很大关系。

  实际上,人们忽略了中国GDP世界第二带来的价值。比如,GDP世界第二说明了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增强了中国经济的话语权;再如,为分“蛋糕”创造了条件,为扭转廉价劳动力创造GDP、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契机。尤其是,今天对GDP诸多的冷思考也是因为GDP“赶日超美”引发的讨论。

  中国经济取得今天的地位,一方面得益于多年的改革开放,另一方面,也与过去长期的“惟GDP论”有关。因为“惟GDP论”,考核官员关键要看GDP指标,宁可牺牲环境和公民权利也要GDP,以至于GDP“万亿俱乐部”不断扩容,还出现了GDP “四万亿俱乐部”。但今天,官方民间都开始反思GDP崇拜。

  无论是“十二五” 规划淡化GDP,还是商务部在回应GDP超日时称人均GDP仅全球105位,都说明官方已经理性看待GDP增速了。尽管还有部分地方政府依然顽固地崇拜GDP,但“唯GDP论”的范围在缩小,且比以往更重视GDP质量。这些积极变化难道不是中国GDP不断超越所带来的价值吗?

  而且,公众对于GDP的认识,越来越理性、越来越深刻。多年前,很多人对GDP增长漠不关心,认为宏观经济数据与个人利益无关,但如今很多人参与讨论GDP增长的民生问题,比如,GDP增长与国民幸福感是不是同步,GDP丰产老百姓是否丰收等。公众反思GDP民生价值,原因之一就是中国GDP不断创造奇迹。

  另外,中国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在收获海外经济界语言奉承的同时,也收获了不少质疑声音,这些声音恰是需要倾听的。比如,有外国研究者指出,中国GDP超过日本是统计假象,理由是:日本虽然在GDP上被中国超越,但如果扣除通货膨胀的水分按实际GDP来计算,那么日本仍是中国的3倍。

  毫无疑问,对“中国GDP世界第二”进行反思很有必要,但不要总看负面,还要看到积极意义。这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收入分配改革、环境拯救和资源分配、挤掉GDP统计水分、改革官员考核等方面,都有不少正面警示意义,关键在于反思过失,把握改革机遇。


相关评论 2:“中国经济总量超日本”之忧思(彭兴庭)

  随着日本内阁府近日公布的数据,“中国经济超日本”这一消息立刻飞遍各大媒体,牢牢占据头条的位置。

  对此,瑞信银行的分析师认为,“这具有新闻价值,但没有经济价值。” 新闻价值的背后,是历史意义,是中国数百年来的积贫积弱和饱受日本军国主义的蹂躏。在笔者看来,“中国经济超日本”,不仅意味着中国的崛起,更意味着各种压力也将随之而来。

  1958年,日本GDP超过意大利,1961年超过中国大陆,1962年超英国, 1968年超西德,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在“世界第二”的帽子下,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一片繁荣,同时日本也面临着来自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巨大压力。

  1985年,在美国等国的压力下,日本签订《广场协议》。协议的目的是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的下调,以解决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从此,日元开始大幅升值,从1985到1987,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美元对日元贬值了50%。1986年,日本出口下降了15.89%,日本经济出现不景气。为了减轻日元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日本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流动性的增加以及日元越来越“值钱”的信心膨胀,很快在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中体现出来,日本经济被拖入了越来越大的泡沫中。

  最终,在内外交困之下,日本经济泡沫破灭,银行业、证券业相继陷入萧条,实体经济也急转直下。从1998年至2008年,平均实际GDP增长率只有1%。

  今天的中国与当时的日本何其相似。人民币面临同样的升值压力;中国早已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包括房地产在内的资产价格同样疯狂上涨;所谓“中国模式”成为追捧的对象;在《中国不高兴》、《大国崛起》的氛围中,每一个国民都当然地相信明天一定比今天更好……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经济超日本”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此,中国面临的不仅仅是人民币的升值,还将面临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的压力、碳排放的压力等等。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日本的悲剧已经上演20年了,中国的悲剧会不会开幕?

  中国与日本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相似点,就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比如,以金融行政、主银行制度和间接金融结构为特征的政府主导型金融体制,曾创造了日本金融机构不倒的神话。然而,政府主导型的金融体制随着日本经济的起飞而逐渐僵化,并失去创新的活力,最终成为泡沫经济的元凶和经济改革的绊脚石。相比日本,中国经济发展中“政府主导”的色彩更浓,需要随时警惕、加以变革。

  读日本近20年的经济史,感觉像在读中国当下的经济史,唯一不同是,当时的日本已是发达国家,有了健全的法治,泡沫破灭后尽管经历了20年萧条,但民众生活依然富裕,社会秩序正常运转,但在中国,如果任由泡沫生长,一旦衰退来临,出路何在呢?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普林斯顿教授“辛辣”点评中国学生:一个普遍的「坏习惯」阻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2024-11-16 [72]
朱民: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2024-11-06 [347]
巫宁坤:活下去,并且“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2024-11-04 [383]
周其仁:中国经济高位下行的根本原因 2024-11-03 [412]
张维迎:让我最痛心的是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2024-10-31 [518]
达龙·阿西莫格鲁: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2024-10-31 [472]
钱满素:献身精神本身不足以成为一种美德 2024-10-31 [470]
战争琐思录(一):关于诺娃 2024-10-31 [466]
​“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2024-10-27 [633]
后生可畏!这位华裔才俊掌控着全球顶尖公司AI模型训练! 2024-10-21 [722]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