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寅岁末,中国大陆正在修订中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拟用法律规定子女须“常回家看看”,河北魏县规定拟提拔官员必须出具父母写下的《德孝意见证明书》,两件事再度引发了人们对传统“以孝治国”观念的关注和争议,其中绝大多数观点对此持否定态度,这让笔者颇为疑虑和不安。
在中国文化中,孝敬父母是基于血缘和人性基础之上的自然情感,经由儒家的提炼和诠释,如“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等,变成人无所逃于天地间的道德责任,同时通过“晨醒昏定”等社会礼制和“丁忧”(即公职人员为父母服丧)等官方法制,演化成“以孝治国”的文化传统。可以说,孝道既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也是中外文化的重要区别所在。
近代以来,人们因追求“自由”和“平等”,把孝曲解为“愚孝”甚至“奴性”而予以批判,孝道传统受到解构和颠覆。在这种情况下,“常回家看看”进入法律,与孔子“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主张和《大清律例》“游荡他乡、远离父母者,均属忘亲不孝之人”的条文,主旨极为相似,无疑是对传统孝道理念的一种肯定和重建。
事实上,考虑到因计划生育导致的少子化、生活质量提高导致的老龄化、社会流动导致的“空巢化”等现象,以及个人工作“单位化”、社会养老体制不健全等原因,敬养老人已成为中国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重建传统孝道未必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但却是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
如果说“常回家看看”进入法律反映“以孝治国”对普通民众的要求,那么河北魏县把孝德列入官员选拔的规定则反映“以孝治国”对官吏的要求。批评者认为,后者混淆了公德和私德的界限,且有以“德治”取代“法治”的倾向。这是误解。
首先,儒家认为,“孝者,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无论是民众还是官吏,都必须致孝于父母。孝德对官吏更为重要,是因为很难想象一个连亲生父母都不加敬养的人,会尽心公职、惠爱百姓。所以,儒家一贯强调治国先治吏、治吏必重德,而重德必以孝行为先。
其次,孝德是官吏选用“有之不必可,无之必不可”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绝不是说只要有孝德即是合格的官吏,即可提拔任用,更不是不注重官吏的实际才能和治理绩效。相反,一个优秀的官吏,必定是一个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人。
第三,仅靠法律或道德,都无法实现有效的国家治理,正如孟子所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强调官吏的孝德,确乎是提倡“德治”,但绝不是提倡“人治”,更不是取消“法治”,而是为官吏依法治理奠定道德上的自觉意识。
笔者认为,目前中国在国家治理方面,最紧迫的问题不是通常所认为的法律不健全,而是公民缺乏法律上的自觉意识,尤其是一些官员执法犯法,道德缺失,造成了政治公信力的下降。重建“以孝治国”传统,必将有助于改变这种局面。
当然,无论是“常回家看看”进法律,还是强调官吏孝德,都不能仅停留在法定条文或者制裁性措施上,而是应该予以实际的保障。比如,父母生日或去世时,给予一定的假期回家尽孝。
解决空巢危机,生活保障体系需完善
“精神赡养问题已经构成了老龄问题的深层挑战。”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老龄化问题专家穆光宗认为,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经济上具备自我养老能力的老年人在逐步增多。不过,他们强烈的心理需求还不能得到及时满足,这正是大多老年人出现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尤其在居家养老为主的格局中,如何赋予社区精神赡养的功能,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政策性问题。
有关部门正在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精神慰藉”一章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以解决目前日益严峻的空巢危机。
这一做法凸现了老人精神困扰的现状和令人担忧的社会不良形态,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孝敬”意识的淡薄和退化,立法保护,理所应当。反对者则认为,司法虽然具有强制力,但若用来维护社会道德,并不是一件合适的工具。律师王晓燕表示,“常回家看看”将精神赡养从道德层面提升到法律层面,对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从金钱支付扩展到精神慰藉,如果赡养人因与老年人有矛盾而不去探望,双方情绪上对立,法院判决赡养人履行探望义务,但在执行程序中恐难实现老年人期望的探望效果。
很多业内人士都认同,养老除了靠儿女,还要靠自己、靠社会。心理医生翟伟表示,老年朋友不要把感情只围着儿女转,要广交朋友,倾诉内心的压抑与不快是放松身心的最佳良药,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社会多接触。
北京市民政局局长吴世民说,目前政府正在努力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社会福利制度,而在北京等老龄化较为突出的城市,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个人自愿”的原则,创新了一系列养老政策和办法,重视老年人精神关怀,共同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孝老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老年生活保障体系。
儿女们少探望,情感冷漠还是力不从心
养儿防老,如今不大靠得住了,是怎样的原因导致这种观念渐行渐远呢?
法官王雪分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的频繁,常年在外的子女无暇顾及年老父母,很多老人得不到应有的生活照料,生病无人照顾,情感慰藉更是无从谈起,客观上造成空巢老人的增多。
据调查,由于中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当前“421”逐渐成为主要的家庭结构,很多独生子女回家的身影日渐被“为生计、工作忙”所驱逐时,进一步加剧了老人独守“空巢”的现象。在一些大城市里,由于孩子少小离家出国求学,以至很多父母还在中年就进入了空巢时期。
除了力不从心之外,一些子女的冷漠做法也让老人们难以接受。像去年11月,北京房山区83岁的老人朱海洋将子女告上法庭,据报道,他的6位子女大多住在北京。而近些年来逐渐壮大的“恐归族”,将不愿回家的理由总结为:“一怕饭局车轮战,太累;二怕春运压力大,太惧;三怕父母逼婚事,太窘;四怕往来人情债,太烦;五怕节后综合征,太愁。”
新时期“孝道”的首要标准,应该是给予父母更多的精神关怀。工作忙、生活压力大、路途远,都不是难以回家的理由。也有网民回应道,亲情面前,有什么事放不下的呢?无论你的生活有多艰辛、有多繁重,那个给你温暖食物和灯火的居所,或是世上最亲近的血脉相连,也是民族的价值体系、最为坚实的精神归属。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孝正则认为,当下社会因教育、财富等资源分配不均使得人口过于集中在城市,都市整体出现物质、浮躁、虚华的气息,但青年人不应以名利作为衡量自己的重要或者唯一标准。“年轻人要知道,父母最想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的快乐,而非你的名和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