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为美国最大债主是中美两国经济发展模式互补的必然结果,对中国人来说,没必要为此沾沾自喜。中国经济要再保持30年的稳步发展,归根结底需要靠国内市场。在此过程中,外汇储备多少,是否最大债主,并非经济是否强大的标志。
美国财政部最新修订的数据显示,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数量大大超过原先的预期。到2010年12月底,中国累计持有116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比原先公布的数据多出3成,比第二名日本多近2800亿美元,从而牢牢坐在了“美国最大债主”的位置上。
如果加上中国持有的美国机构债券、短期债券和股票,根据美国财政部的统计,到去年6月底,中国已累计持有16110亿美元债券。传统基金会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史剑道更是估计中国其实持有两万亿美元以上的各类美元债券。
这些数据的公布在美国和中国都可能激起新的复杂情绪。不少美国人担忧中国会将其持有的庞大美元资产作为掌控美国经济命脉的“杀手锏”,影响美国经济和金融政策。有些中国人也附和这种说法,认为中国必要时可以抛售美元资产,作为发动经济“超限战”的“经济核弹”。
其实,对美国人来说,大可不必对中国持有巨额美债忧心忡忡。在美国经济低迷、债台高筑的背景下,中国继续增持美国国债,已经发出了明确的信号:中国不会做抛售美元、扰乱市场那种损人害己的事情。中国坚定持有庞大美元资产,更是有力回击了五角大楼2009年6月份的内部报告称中国与一些反美组织有意发动经济“九一一”,搞垮美国金融的说法。
对中国人来说,更没必要为成为美国最大的债主而沾沾自喜。在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美元走低前景堪忧的今天,努力实现外汇储备多元化的中国却仍然大量持有美元债券,是因为在现行中国外汇管理体制下,不断膨胀的外汇储备没有更好的出路,只能投资于风险相对较小,市场比较成熟的美国。
中国成为美国最大债主是中美两国经济发展模式互补的必然结果,也是中美两国经济关系密不可分的活生生写照。
30年来中国靠出口驱动的外向型经济高速发展,由此解决就业问题,成为世界加工厂的同时,也逐步积累了近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作为中国商品最大的出口市场,美国经济打个喷嚏,中国出口企业就要得重感冒。人民币国际化改革进程的滞后则使得中国无法藏汇于民,必须寻找外汇储备保值增值的稳妥途径,美国国债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国外汇投资的首选。
美国人长期以来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与美国经济主要靠消费拉动的增长模式,给“中国制造”提供了巨大空间,美国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早已离不开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与此同时,高消费、低储蓄导致美国赤字扩大,债台高筑,不得不依赖外来投资求得开支平衡,并维持低利率,让美国人继续放心消费。中国人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辛辛苦苦打工挣来的外汇,再拿回来买美国国债,助长了美国人的铺张消费之风。
虽然从国际关系的角度讲,美中之间的经济互补决定了两个大国的利益交织,对世界稳定与和平的好处远胜于冷战时期美苏靠“核威慑”形成相对的平衡,但美中各自不平衡的经济之间形成的互补,已被过去两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证明是难以持续的。
就中国而言,首先全球市场容量终究有限,已占有很大份额的中国商品不可能无限扩张;其次,中国商品出口不断扩大带来的贸易纠纷,已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的重要因素;第三,外汇储备持续膨胀升高了中国通胀压力,加大了央行调控货币政策的难度。
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承认“贸易顺差过大是通胀的源头”,因为中国经常项目顺差过大,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央行必须购回美元,从而被迫投放基础货币近20万亿元人民币,从而推高了通胀。
为了保护和用好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国除了扩大民生物资进口,鼓励对外投资,采购重要资源,放宽国民用汇限制之外,更重要的是加紧外汇体制改革,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和完全可兑换的进程。
中国经济要再保持30年的稳步发展,归根结底需要靠国内市场,变出口推动为内需拉动,变投资冲动为消费驱动。在此过程中,外汇储备多少,是否最大债主,并非经济是否强大的标志,经济结构转型与创新能力提升才是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