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钟海之:防灾,少不得国情教育
来源:侨报 | 作者:钟海之 | 2011/3/18 5:59:48 | 浏览:2860 | 评论:1

  日本的经验不一定完全适用于中国,无须生搬硬套。认识自然,认知国情,科学防灾,这也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必修课。

 

  日本东北部地区遭遇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及核泄漏,举世震惊。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日本国民镇定有序的疏散、自救行动让人印象深刻,给其他国家上了一课。尤其对刚刚经历过云南盈江地震的中国人来说,防震教育显得尤为必要,有人顺势呼吁,应该向日本学习,将防震教育纳入中小学,从娃娃抓起。

  这样的呼声不是第一次出现。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的中国同样地震多发,但在防灾自救常识普及方面远不如人。虽然各地都举行过像模像样的地震知识学习和防震演习等,但多半是“一阵风”或者“蜻蜓点水”,流于形式,这让有识之士忧心忡忡。防震教育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

  不过,笔者认为,日本人在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素质,不止是简单的防震教育做得好,更与国情教育有关,比如整个民族的忧患意识强、对国家总体情况熟悉等。日本的经验不一定完全适用于中国,无须生搬硬套,但提高中国民众国情教育水平和面对大自然的科学理性素养,增强防灾意识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还以地震为例。日本是岛国,国土狭窄,全国范围都有频发的地震,地震是威胁其生存的最主要灾难。中国国土广大,一些地区根本不是地震多发区,甚至有记载的几百年间都没有地震,在这样的地区搞“一刀切”的防震教育难免走过场。对中国许多地区来说,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是应对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而去年底上海的一把大火警示人们,城市里的高楼防火教育、人群集中地区遇事故后的疏散演习等,更具有紧迫性。

  仅仅做到常识普及还不足以做到临危不乱。相比日本人“随时准备面对灾难”的忧患意识,中国人对灾难多少有些麻痹思想。与灾害作斗争,需要平日对可能发生的灾害提高警惕,及时排除隐患,不能等灾害发生时才临时抱佛脚。这种防灾意识,比防灾技能更加重要。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日本的国民素质,面对灾难仍能保持秩序,不拥挤、不妨碍救灾,避免了踩踏等二次伤害,让政府和社会各界救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与自然不断抗争、认识和调适的过程。自然灾难不可避免,认识自然,认知国情,科学防灾,这也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必修课。

相关文章:『钟海之
『学人动向』 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C)听证会:应对两岸新局势 加强美台关系 2014-05-22 [3473]
『海外留学』 斯坦福大学恢复“中美学生交流论坛” 2013-11-11 [2194]
『签证移民』 中国“绿卡”别中看不中用 - 从“老外持卡 时时碰壁”谈起 2013-10-14 [3273]
『人才交流』 大陆对海外引智应“软硬”兼施 2012-12-16 [1996]
『学人动向』 钟海之:『“不公平“焦虑』隐藏中国社会风险 2012-09-04 [3181]
『大陆评述』 钟海之:不舍“小家” 才有“大家” 2012-06-03 [3051]
『学人动向』 钟海之:靠“优惠”吸引不了真正的高端人才 2011-06-11 [2553]
『学人动向』 钟海之: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正在成为“权力通吃”的游戏 2011-05-29 [3098]
『学人动向』 钟海之:大陆高校造星式的“211工程”、“985工程”……早该停了 2011-03-10 [3639]
『学人动向』 钟海之:大陆官位“臃肿”谁之责?! 2011-02-20 [3523]
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已故耶鲁教授、美籍院士马佐平:中国芯片产业应韬光养晦,而非空谈第一 2025-10-12 [202]
中国工程院院士坦言:在国际顶级会议当中,85%的人选择在美国就业,只有4%留在中国,人才储备严重不足 2025-10-13 [195]
坐醋坛子里观天!教育专家熊丙奇批国内报道:不提诺奖得主的国籍 2025-10-09 [401]
岭大科研 | 周敏教授团队解码美国“走线”群体生存策略:网络个人主义的功能与局限的剖析 2025-10-06 [434]
哲学家李泽厚:苏轼的意义 2025-10-06 [348]
李泽厚:我希望我们的作家不必太着眼于发表,不要急功近利 2025-10-06 [295]
古斯塔夫·勒庞:群体屈从于权威,却不怎么会为善良动心! 2025-10-04 [351]
管涛:三方面因素支撑人民币汇率走强 2025-10-02 [445]
古斯塔夫·勒庞:应试教育在社会底层创造了一支无产阶级大军 2025-10-02 [411]
易中天:没有信仰的人,该何以自处和处世? 2025-10-03 [418]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