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足以毁灭整个地球的“核巨兽”的安全使用问题,是全球生灵共同面对的课题,“安全”已不再是局限于某一国范围内的议题,而是所有国家的共同责任。
因日本9级特大地震引起的核辐射危机的阴云再次笼罩在整个人类的上空,福岛核电站接连传出的爆炸声,让日本邻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绷紧了神经,“谈核色变”并非夸张,福岛核危机已经造成了全球性的恐慌。这也再次说明,核安全再也不是一国一地的事情,而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艰难课题,成为全人类头顶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福岛核阴云勾起了世人对核危机的痛苦回忆。发生在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爆炸至今让人心有余悸,其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二战时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另外,1979年宾夕法尼亚州萨斯奎哈河三哩岛核电站亦发生一次严重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
目前,发达国家已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反核浪潮,在灭顶之灾的危机面前,核能经济、稳定等等特性都显得微不足道。最新消息称,德国已经决定关闭7座核电站,并且不排除退出核能产业的可能。正在大力发展核能的中国也紧急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包括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并强调核电发展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曾几何时,在人类征服自然的进程中,初期利用核能时让人充满了惊喜与新奇,均作为开启新时代的振奋人心的标志。伴随着核战争、核事故而来的恐慌才真正让人们意识到,人类在尚没有“核巨兽”挣脱牢笼后再轻易将其俘获的足够把握前,已开始大规模对其进行开发、利用了。如果不能有足够有效地危机管理机制,那基本上可以说,核电站出现问题仅仅是时间问题。
此次核危机,让世界再一次从负面角度认识核能。核能一直都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取代传统化石燃料的新能源,而且在很多国家是最重要的新能源。任何一国在开发核电时,都会罗列出核能的绝对优势。平心而论,从统计学意义上讲,核工业有着良好的安全记录,数十年来,死于挖煤或开采石油的人数要多得多。但核战争和核事故的阴云,带来的痛楚留在历史深处,像一个伤疤,时刻警告着核的毁灭性危险。因此,核能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把安全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更严重的是,本次核危机,除了源于天灾,还有人祸的成分。尽管目前无法断言这一问题是由日本政府的监管失误造成的,但是人们已经开始质疑,“国策民营”的监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问题的严重性。已有迹象表明,作为核电站的所有者东京电力公司,在此次危机处理上,有瞒报事态的嫌疑,而企业和政府最初的乐观心态也助长了危机的升级。
全球化时代,足以毁灭整个地球的“核巨兽” 的安全使用问题,是全球生灵共同面对的课题,“安全”已不再是局限于某一国范围内的议题,而是所有国家的共同责任,在此背景下,各国尤其是核技术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从而携手合作保护地球生态环境,防范毁灭性危机的发生。全人类所有的一切努力,都应着眼于人类共同的未来。
另一方面,另一场危机也在逐步显现,眼下核危机造成的恐慌——流言已经开始在世界范围内疯传,恐慌也在不断蔓延,真相难以捉摸。这也暴露了普通民众对核的无知以及由此带来的恐惧,多国民众已经开始抢购所谓抗辐射的碘片,其中当然有不良商家的炒作,但不可否认的是,普通民众对核安全、核辐射常识严重缺失。因此,是时候让核安全揭开神秘的面纱,走向普罗大众了。
在携手防范核危机、加强核安全的同时,世界也应防止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要被不负责任的传言、没有根据的恐慌所击倒。否则,就会在被灾难击败之前,先被自己所击败。毕竟,人类在与自然博弈的过程中,自身的力量也在不断增长。
侨报评论员:灾难面前,不要先被自己击倒
人们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但有时候,流言与恐慌的蔓延比放射性物质的扩散本身更加可怕。灾难面前,人类必须学会冷静、理性与科学,而不要先被自己的无谓恐慌与无知盲从所击倒。
连日来,日本9级大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危机牵动全球人的神经,似乎很少有一起局部的自然灾害,有如此强的“冲击波”与如此广的“辐射面”:美国“碘荒”了,中国“盐荒”了,全世界都恐慌了。
在美国,因为公共卫生署长雷吉娜·本杰明一句“我们怎么做准备都不为过”,也因为层出不穷的关于“核辐射物质正飘向太平洋”报道,西海岸的民众坐立不安了。于是,防毒面具、碘化钾药片等抗辐射产品全成了热销产品,仿佛是在为一场核战争做准备。数家出售碘化钾的药品公司库存告罄,无论华人还是美国居民纷纷到药店抢购这种防辐射药物。
在韩国,关于日本核辐射警报的虚假消息到处流传,引发恐慌,抢购海藻亦成热潮。
在中国,碘片抢光了,碘盐又成了抢手货。无论是大陆、香港、澳门还是台湾,都掀起了一波抢购食盐的风潮,甚至连距离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有3200公里的重庆及成都也闹盐荒。除此之外,日本奶粉、海鲜、酱油、甚至榨菜也在抢购之列。而参加抢购的人群中,除了知识不太丰富的老年人,也不乏青壮年与大学生。网上还传言称一位不明真相的男子因为服食过量的加碘盐而不幸死亡。如果这是真的,该是多么令人扼腕与痛惜。
好在这次中国官方反应迅速得体,中国国家发改委、各地政府和盐业公司紧急辟谣和保证货源充足,学者也纷纷用科学解释吃盐防辐射的不靠谱,才算刹住了百姓的盲目抢购。很快,网络上流传出各种关于抢盐的段子,比如“大‘核’民族与‘盐荒’子孙”,比如“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人没了,盐还没有吃完”,充满了对这些荒唐行为的自嘲与自省。
不可否认,核污染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是极少接触的“新鲜事物”,人们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但有时候,流言与恐慌的蔓延比放射性物质的扩散本身更加可怕。它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些荒唐的行为,更有一系列心理的负面连锁反应,让人丧失基本的判断力,也给生活带来混乱,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与浪费,甚至给人类的发展造成影响。
面对全球各地的抢购潮,各国央行官员和投资者都在担心,由此而诱发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的几率相当高,有可能先出现通货膨胀,而后演变为通货紧缩,进而引发程度更为严重以及更无法控制的通货膨胀。这让各国的经济政策决策者们更加举棋不定,也让在金融危机之后尚未完全恢复元气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
比起外围人群的恐慌,“核”心区的日本民众反而更加淡定。作为一个地震多发国家,日本人在防震抗震与国民教育方面一向受到外界推崇,但在处理核污染问题上却非“老手”。不过日本政府和国民仍表现出超常的冷静态度和顽强的忍耐力,令世界折服。尽管物资匮乏,日本市民却非人人自危、惶惶不安,生活秩序几乎一如往常,也并未出现抢购食盐场面。即便是排起长队买水和食物,也是静静地,偶尔有人彼此撞到胳膊都要点头哈腰相互致歉。至于核泄漏到底有多少危险,民众选择信任政府。
更让人钦佩与动容的是那180多名“死士”。这些把生死置之度外的无名英雄,有的是临危受命,有的是自愿加入的退休人士,他们甘愿承受极大的辐射工作,是因为他们知道倘若炉芯熔毁,大量辐射尘将散布空气中,届时死伤人数将数以百万计。当恐惧无助于解决问题,而死亡可以换来他人安全的时候,他们选择了慷慨赴死,从容作业。
灾难面前,人类必须学会冷静、理性与科学,而不要先被自己的无谓恐慌与无知盲从所击倒。历史早已证明,自然界对人类的每一次打击与教训,或许会让人类付出惨痛代价,但人类文明的脚步却从不会因此而停滞。我们总都会从中总结与反省,认知与探寻,找到某种规律,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在对灾难的反思中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