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生物医学
关键字  范围   
 
WHO:世界范围内不孕不育率高达15% 建议35岁前生育
WHO:世界范围内不孕不育率高达15% 建议35岁前生育
作者:付东红 喻京英 | 2011/3/27 2:31:16 | 浏览:6228 | 评论:0

  一份来自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特别规划署的报告显示,目前,世界范围内不孕不育率高达15%,成为继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之外,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

WHO:世界范围内不孕不育率高达15% 建议35岁前生育

不孕不育涉及多学科病症

  生殖是人类繁衍永恒的主题,精子、卵子的发生、成熟、运行、受精卵的形成、胚胎着床及胎儿生长发育,是人类生殖的生物学基础。由于环境污染、精神和心理压力、生育年龄后延等因素的影响,世界范围内不孕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世卫组织1990年制定的不孕症诊断标准为,正常性生活一年而未能受孕者为不孕症,也称生育能力低下。

  不孕不育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疑难杂症,其中女性不孕约占40%,男性不育约占40%,不明原因约占20%;有时相当一部分是男女双方同时出现问题。病因涵盖女性排卵障碍、盆腔病理、男性不育、免疫因素和不明原因不育等五大类;学科涉及妇产科、男科、遗传学、胚胎学、伦理学、心理学等。乔杰说,人类生殖功能除与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外,亦受社会-心理因素及环境、职业因素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在整个生殖生理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受到干扰,就可能导致生殖功能障碍或不良生殖结局,主要表现为性功能障碍、月经异常、排卵功能障碍、不孕不育,甚至生殖早衰。

女性不孕因素多种多样

  首先,女性排卵障碍发生率约占不孕症的25%至30%,最常见的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先天性性腺发育不良、黄体功能不足、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综合症等。

  女性生殖功能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控制。环境及心理的不良影响通过干扰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导致排卵功能障碍,同时有害物质使黄体功能不足或毒害胚胎致畸而增加自然流产机会,导致不良生殖结局。

  其次,盆腔因素占女性不孕原因的30%左右,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生殖道畸形、慢性炎症所致的输卵管不通畅以及生殖道肿瘤等。其中子宫内膜异位是女性不孕和慢性盆腔疼痛的常见妇科疾病,在不孕症患者中,25%至35%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不孕率可高达40%。盆腔感染性疾病包括特异性感染和非特异性感染两大类,主要引起输卵管病变而导致不孕。输卵管性不孕是继发不孕的最常见原因,与盆腔感染、性传播疾病及多次人工流产等有关。

  第三,其他常见不孕因素包括异位妊娠史、免疫因素、子宫肌瘤以及高龄妇女生育等。

  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加,其卵子数量与质量均呈下降趋势,在受精和胚胎形成过程中,存在遗传缺陷的高风险,导致众多卵子染色体异常而增加流产或胎儿畸形的机会。因此,女性最佳生育年龄在35岁之前。

男性不育因素两种类型

  性功能障碍和精子异常是男性不育最常见的病因。

  性功能障碍包括生殖道畸形、射精障碍、阳痿、逆行射精等情况。精子异常则包括少弱精子症及无精子症。另外还有内分泌性疾病,就是继发于患者体内激素的失衡,包括下丘脑疾病、垂体疾病、内源性或外源性激素异常。

  高龄成为不孕祸首:女性35岁之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怀孕几率急剧下降;警惕不良生活方式:女性多产次数与不孕不育的发生几率成正比;治疗不孕不育应去正规医院,临床表明只有10%-20%的人需借助试管婴儿技术。

相关栏目:『生物医学
全球首款「代孕机器人」亮相 引爆争议 教会如何回应这场科技风暴? 2025-08-15 [323]
认知刺激与音乐刺激:预防痴呆症的潜力 2025-08-13 [285]
天津大学校友团队:实现人类与肠道工程菌远程“对话” 开辟肠道健康监测与疾病治疗新路径 2025-08-12 [424]
Nature确认:1/4肺癌患者没吸过烟,背后竟是它惹的祸 2025-08-05 [683]
美国家庭掀起了“麻将在手,健康常有”的潮流建议中老年人以麻将社交保持健脑防老 2025-08-05 [400]
日本厚劳省批准使用AI的医疗器械,可基于脑回路客观诊断抑郁症 2025-08-01 [815]
谷歌突然免费开放"医生级"AI!医院连夜抢装,医疗界彻底变天 2025-08-01 [1234]
9种看似在“放松”,实则让大脑越来越笨的行为 2025-07-23 [692]
JAMA子刊:睡前刷手机的代价!成人睡眠时长缩短、质量下降,夜猫子风险更高 2025-07-23 [1379]
北大医学专家胡大一:睡觉,一个让你延长生命的革命性新秘方 2025-07-23 [72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