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资源宝库和最后空间,未来经济的增长点将在海洋,已为世界所认同。在此背景下,山东蓝色半岛经济区成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新产业的建设、高新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都需要人才提供智力支持,而海洋中所蕴藏的机遇也为海归创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政策:海洋中的机遇
2011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何谓蓝色经济区?它是依托海洋资源,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这将成为未来10年山东乃至全国经济的新增长点。《规划》在给山东未来经济发展助力的同时,也给海归创业提供了无限的机遇。
机遇一:海洋高端人才的创新平台
《规划》中称:“加快海洋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以此为纲,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各市陆续出台了一些引才计划,如青岛市的《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计划》和《300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烟台市的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双百计划”。各地市的引才计划,充分考虑了本地产业的实际需求,表现出对海洋及其相关产业发展领军及高端人才的渴求。
引入人才重要,留住人才更重要。人才引进后,如何让他们将自身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这需要政府搭建平台。为此,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将建立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基地)和引智示范基地。同时,尊重人才的科技创新成果,助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化也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遇二:海洋产业链人才的创业平台
《规划》中称:“打造海洋优势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海洋生物产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能源矿产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运输物流业等产业。”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一条以海洋为纽带,辐射上中下游相关产业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依托于海洋而又不囿于海洋。可以说,一条协同发展的蓝色经济之路正在山东半岛慢慢拓展延伸,它将以海洋产业链为根,以相关辐射产业为枝,构成各个行业共同发展的经济面。无论是否与海洋相关专业的人才,都能在这条产业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机遇三:中小科技企业的成长摇篮
《规划》中称“制定和实施扶持中小科技企业成长计划,健全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机制,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扶持中小企业的成长,专门为其制定了成长计划,为创业者免去后顾之忧。同时,这也将形成经济区与企业共同成长的发展模式。
机遇四:20亿专项资金助力半岛发展
《规划》中称:“财政税收政策、投资融资政策、对外开放政策”均向经济区倾斜。
山东省政府在制定蓝色经济区规划时,将资金保证列为最重要的一环。山东省政府围绕落实国家重点扶持政策,2011年由山东省级财政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蓝色经济区内7市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总共20亿元资金支持经济区的建设,并且以后每年省、市两级财政支持经济区建设的专项资金都会有所增加。无论是在集资融资方面,还是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山东省政府都为海归人才在蓝色经济区创业就业提供了最佳的发展时机。
优势:到山东去吧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依托于山东省,与其他经济区相比较,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最大的优势在于经济基础好,基础设施完善。
交通:全国高速路网全国第一
现代社会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物流发展的基础之上,而物流的发展则依托于交通发展。山东的交通四通八达,尤其是便捷通畅的高速公路网。烟台每日都有四班高速客轮去大连,青岛、威海、烟台,还有前往韩国、日本的定期客轮。
经济:2010年GDP全国第三
据《2010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3941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5%,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GDP总量仅次于广州省和江苏省,居全国第三。
环境:山东省省域环境竞争力全国第一
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环境竞争力绿皮书——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显示,在对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环境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后,山东以58.5分名列省域环境竞争力第一位。山东省从提升环境监管水平入手,提升环境竞争力。城镇污水处理厂达标率达到94.6%。
外贸:外贸吞吐量全国第一
山东的亿吨大港有3个,2010年其沿海港口的总吞吐量是8.6亿吨,外贸总吞吐量是4.9亿吨,居全国第一位。此外,山东半岛与韩国一衣带水,因此韩国成为山东省第一贸易伙伴,并且与欧美等对外贸易关系紧密。
创业者:恰逢其时
“目前正是海归来山东创业发展的黄金期,我衷心地欢迎有志来山东工作或创业的海归。”青岛市侨联副主席、青岛市留学人员协会副会长、2009年入选中央“千人计划”的尹学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尹学军1996年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机械系获得博士学位后归国,1997年创立了青岛隔而固振动控制有限公司,2007年6月他又创办了青岛科而泰环境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十四年沧桑巨变
“我1997年回国创业时,自主创业的海归很少。”尹学军在回顾自己创业之初所遇到的阻碍时,感慨良多,“当时我办企业得到了一些领导的支持,但是整个大环境还不完善,比如融资、风险投资不健全、组建核心人才队伍困难、人们思想观念陈旧等。”
今非昔比。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出台,不仅给创业者带来了新的机遇,而且使山东的创业环境为之一新。尹学军说:“现在大不一样了,政府各种优惠政策的陆续出台,为海归人才铸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从企业到政府,从政府到社会,都关注着海归的成长与发展。
需要各种海归人才
当被问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提出是否会惠及非海洋专业的海归人才时,尹学军说:“肯定会的。作为一名企业家,我能够切身地感受到《规划》的实施虽然是以发展海洋优势产业集群为重点,如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等,但也包括并带动了新材料、新能源、环境保护等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千万不要片面地理解为《规划》仅局限于与海洋相关的产业的振兴。”
以自己创办的企业为例,尹学军说,像传统的船舶制造、装备制造、交通运输等行业一样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天时地利人和
“我愿意用天时地利人和来形容现在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尹学军说:“目前我们国家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时期,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又被批准为新年的第一个区域发展战略,此乃天时,山东省是海洋大省,地处东北亚的战略要冲,此乃地利;山东人以诚实豪爽热情真诚闻名天下,并且目前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科技优势,有1万多名海洋科技人员,占全国同类人员的40%以上,此乃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