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张智新:让世界工厂不再海外血拼
2011/3/27 15:32:25 | 浏览:2626 | 评论:0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日前表示,我国将采取促进竞争,完善物流体系,转变和创新零售模式,减轻零售企业负担等措施,解决部分国际品牌奢侈品在我国的销售价高于海外价的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游客海外购物血拼多年来一直是一道靓丽的“国际风景线”:血拼对象其实不仅仅是国际品牌奢侈品,更蔓延到包括奶粉、服装、鞋类等日用品;不仅仅是海外原产地商品,更包括许多“Made in China”的出口产品;血拼地点不仅仅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近年来甚至延伸到包括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并不发达的区域;血拼手段从被限制前的大包小包,发展到海关5000元关税新政后以拆包装、戴身上等方式“裸装”闯关;血拼金额则从一般游客的几千上万元,发展到有钱人几万几十万的沿街“扫货”…… 一方面,GDP、财政收入长期高速增长;另一方面,物价和收入相比的相对物价居高不下;一方面,无论是知名品牌奢侈品,还是一般日用商品,海外的相对物价却多数都比中国要低,血拼购物的中国人遍布全球,中国人成为知名品牌奢侈品甚至所有商品的“知名买家”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廉价的中国商品更是早已遍布全球,中国成为廉价商品的“世界工厂”,也无疑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为何出现这种“高增长高物价”、“世界工厂海外血拼”的怪现状?即使没什么经济学知识的人,也能略知一二:我们有钱了;我们的钱更值钱了。可是世界工厂的人们在国内辛苦劳作,然后疯狂出国购物血拼,层出不穷的海关限制仍旧阻挡不了对海外商品两眼放光的饕餮客,仅仅是两句“我们有钱了”、“我们的钱更值钱了”所能解释得了的吗? 稍稍结合一下经济学等专业知识,可以删繁就简地对此予以解释: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中国税收占消费品价格的比重竟然高达64%)、物流费用居高不下(物流成本占GDP比重接近20%,美国只有3%多一点)、流通环节层层盘剥(商品从生产者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至少要经过七八道甚至更多的环节)、出口退税有利可图(低工资生产的出口商品有退税这一利润保障,自然可以低价甚至亏本出售)。

  与此同时,即使是同样的“中国制造”,在国内不仅却面临着大量假冒伪劣冲击,无论打假成本还是销售策略都使得真品本能提价,而且其成本从来都是云山雾罩,从生产到流通各个环节都充斥着暴利冲动。而同样的“中国制造”到了海外,不仅质量安全均有近乎完全的保证,而且不用担心鱼龙混珠,那些海外生产的知名品牌商品在这方面更是富有信誉,这也是国人热衷于海外血拼的重要原因:购物无假货、价格无欺诈,使得购物真正成为一种享受。

  此外,通胀预期挥之不去、企业垄断抑制竞争、地方保护分隔市场等因素也同样是幕后黑手。将上述原因再加以简化,其实就是四个字:“失衡”即出口和内需之间、投资和消费之间乃至国强和民富之间均程度不一地失衡,“失序”即国内无论是要素市场还是消费市场都远未达到透明、公正、开放、有序的市场经济基本要求。 更进一步简化,上述成因最后都指向一个主体——政府。政府唯有切实简化税制降低税负,有效减轻物流费用,逐步停止出口奖励政策,有力打击垄断、假冒伪劣和地方保护,在让经济重归平衡的基础上强化政府的市场监管责任,方能在提高居民收入的同时有效阻遏通胀,让世界工厂价廉物美的商品不仅惠及海外,更让国内民众喜欢得上、购买得起。陈德铭部长所言的前述措施,正是体现并落实这些政府责任的开始。

  让高增长的中国不再高物价,让世界工厂的人们不再痴迷海外血拼,各级政府落实责任已刻不容缓!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包振山、卢东祥、刘波:激发八小时外经济活力打造扩内需促消费长效机制 2025-08-12 [172]
许倬云走了,他曾喊话中国青年:我劝你们振作 2025-08-05 [284]
瑞士商会名誉主席:职业教育如何作为国家竞争力引擎 2025-08-05 [310]
梁文道:励志书读多了,人会变傻的! 2025-08-05 [266]
《陈志武教授:思辨能力才是核心能力,多数中国学生不善表达》 2025-08-05 [274]
耶鲁大学教授给博士新生的真诚建议:博士之路,选择与坚持的艺术 2025-08-01 [389]
张维迎:经济自由会带来政治自由吗? 2025-08-01 [434]
66届IMO中国全员金牌荣获团体冠军,满分学霸曾在北大蹭课韦神 2025-07-25 [754]
张斌:宏观经济学的多重困境和反直觉真相 2025-07-23 [735]
余永定:解析美国“大而美”法案 2025-07-23 [103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