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生物医学
关键字  范围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新艾滋疫苗可适应不断变异病毒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新艾滋疫苗可适应不断变异病毒
来源:新浪科技 | 作者:孝文 | 2011/4/3 8:27:22 | 浏览:3413 | 评论:0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表示,一种可以骗过致命艾滋病毒的疫苗,可能会在明年进行人类临床试验。一个国际科研组设计的这种“镶嵌疫苗”能够适应不断变异的艾滋病毒。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新艾滋疫苗可适应不断变异病毒
这个实验室电子扫描图显示的是白细胞壁上的免疫缺陷病毒(HIV-1)芽接(绿色)

  艾滋病毒能够迅速变异,这使当前的药物对它毫无办法。美国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贝特·科伯是该科研组的一名成员,她已经在这个项目工作20多年。她说:“研究艾滋病毒就如同踏上了一条进化快车道。要是你只用一种药物,艾滋病毒能通过进化轻松避开它。这也是治疗这种疾病同时要用3或 4种药物的原因。”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新艾滋疫苗可适应不断变异病毒
贝特·科伯的两位好友因艾滋病去世后,她献出毕生时间研究艾滋病毒疫苗

  艾滋病毒主要由蛋白质组成,它能引发艾滋病,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导致患者极易感染疾病和患上肿瘤。2009年,这种疾病导致全球180万人丧生。传统艾滋病毒疫苗通过刺激人体免疫系统,让它能够识别出艾滋病毒里的特殊氨基酸。而镶嵌疫苗由很多通过电脑排序的人造蛋白质组成。它们会暗示人体免疫系统,令其对多种艾滋病毒变种产生反应。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科伯及其同事利用自己制作的一个巨大的数据库,把这些蛋白质拼接在一起,这个数据库包含几十万个艾滋病毒片段的信息。

  这种镶嵌疫苗将打破25年来的尴尬僵局,找到治疗艾滋病的办法。每天有7500人感染艾滋病,每年有200万人死于艾滋病。以前的所有艾滋病毒疫苗临床试验均以失败而告终。根据早期电脑模拟结果预测,镶嵌疫苗会比天然艾滋病毒基因表现更出色。去年这一说法部分得到证实,当时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研究成果显示,镶嵌疫苗促使老鼠和猴子产生很强的免疫响应。一个国际科研组现在希望2012年对镶嵌疫苗进行人类临床试验,该研究由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资助。

  科伯博士已经有几位朋友死于艾滋病,她表示,她迫切希望这种新方法能取得成功。“我用毕生时间研发这种疫苗。此刻根据动物实验结果,我深信这是一种好方法,是有益的人类试验。”如果早期阶段的安全试验显示人类使用这种疫苗很安全,科学家将会进行第二阶段的试验,在更多人身上测试这种药物,评估它的效果。据估计,有7.3万名英国人是艾滋病毒携带者,其中2.1万人并不知道自己体内含有这种病毒。

相关文章:『艾滋病
『生物医学』 美出现罕见案例:艾滋病毒可在女性之间传播 2014-03-16 [2468]
『学人动向』 何大一愛滋藥 1針擋3個月 2014-03-06 [3843]
『生物医学』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研發輻射炸彈 可清除體內艾滋病毒 2013-12-08 [2185]
『生物医学』 美欲允许移植被HIV感染器官 2013-11-18 [2172]
『生物医学』 俄勒冈卫生与科学大学治好“猴子版”艾滋病 美新疫苗有望造福人类 2013-09-14 [2822]
『海外近报』 全美艾滋病监控系统:110万美国人染艾滋病毒 超20万人不知情 2013-06-18 [4631]
『生物医学』 英尝利物浦大学用纳米技术挑战“世纪瘟疫”艾滋病 2012-12-19 [2216]
『生物医学』 美国和泰国新研究找到艾滋病病毒外壳上易被攻破的弱点 2012-09-14 [2637]
『生物医学』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CNRS)用艾滋病病毒对抗癌症提高治癌药物功效 2012-08-30 [3062]
『生物医学』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中心:等离子能治疗感冒 或抑制艾滋传播 2011-12-07 [3843]
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栏目:『生物医学
全球首款「代孕机器人」亮相 引爆争议 教会如何回应这场科技风暴? 2025-08-15 [311]
认知刺激与音乐刺激:预防痴呆症的潜力 2025-08-13 [271]
天津大学校友团队:实现人类与肠道工程菌远程“对话” 开辟肠道健康监测与疾病治疗新路径 2025-08-12 [414]
Nature确认:1/4肺癌患者没吸过烟,背后竟是它惹的祸 2025-08-05 [673]
美国家庭掀起了“麻将在手,健康常有”的潮流建议中老年人以麻将社交保持健脑防老 2025-08-05 [391]
日本厚劳省批准使用AI的医疗器械,可基于脑回路客观诊断抑郁症 2025-08-01 [807]
谷歌突然免费开放"医生级"AI!医院连夜抢装,医疗界彻底变天 2025-08-01 [1225]
9种看似在“放松”,实则让大脑越来越笨的行为 2025-07-23 [685]
JAMA子刊:睡前刷手机的代价!成人睡眠时长缩短、质量下降,夜猫子风险更高 2025-07-23 [1372]
北大医学专家胡大一:睡觉,一个让你延长生命的革命性新秘方 2025-07-23 [71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