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大陆评述
关键字  范围   
 
从蒋方舟给清华大学的一封信说起
作者:王烜 | 2011/4/19 2:16:34 | 浏览:2418 | 评论:0

  蒋方舟,垂髫之年即享大名的文苑新蕾,成长的道路上被赋予了太多的关注,这位荆楚才女最近引起人们注意不是因为文学,而是她致以母校的一封信。

  水木清华,悠悠百载。这所中国最高学府即将迎来她的期颐寿诞,校庆自然是沉浸在喜庆祥和的氛围中,蒋方舟却在这样的时刻发出了另类的声音。“北大清华的学子一路都是教育和体制的少年既得利益者,成熟了,自然也是要沿着同一轨迹,而不能跌落到食物链的底端。于是,大学成了掠夺政治资本的地方。”这番言辞不可谓不犀利,用她的话说,“拿人不手软,吃人不嘴短。”中国的大学如今已成为公众热衷关切和讨论的对象,从教育制度、大学精神到象牙塔里的各种 “八卦”,无不成为街头巷尾的谈资,这在中外教育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笔者看来,蒋方舟的信虽是写给清华的,却也是写给所有高校的。身为现行教育制度的产物,蒋方舟所描述的现象恐怕每个人都感同身受。

  蒋方舟的言论不无稚嫩偏颇,但毕竟抛出了一个大课题,即大学的作用何为?随着高考扩招,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对提升国民素质无疑是件好事,可问题也随之而来。试问:我们为什么上大学?恐更多人回答:为高考而上大学,为求职而读大学。文凭以傍身,知识以立世,天经地义,无可指摘,但如果将求学目的止步于此则难免有视域狭隘之嫌。单纯传授谋生技能,大学则与专门技术学校无异,她的独特魅力在于精神的绽放、人格的锻造。大学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定型时期,今日莘莘学子能否成为明朝国之干城,在漫漫人生旅途能否读好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取决于是否具备健康的人格。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之际,曾告诫学生:“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中国的读书人自古有许多瑰丽幻梦,“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学而优则仕有积极的一面,关键在于入仕动机是否纯正,为国家民众谋福祉者应当肯定,如为一己之私而做官则大大不可取。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今天不少大学生在学校里所参加的种种活动并非为了服务师生,“官本位”思想在很多青年心中根深蒂固,重禄位,轻学识,不是个别现象。某著名学府校长曾喟叹:现在的青年学者宁可当处长,也不愿当教授。言语中浸透着无尽悲凉。学术圣殿若沦为官僚训练营,那么,这不是一个合格的大学,更不必奢谈世界一流。

  近日,笔者就此事问教于清华大学,他们的回应倒颇令人欣慰。某负责人称,自己阅读了蒋的文章,对于她提出的问题,清华会进行反思。学生对学校有意见建议,对人生有多种感悟不是坏事,学校会认真对待并加以改进。听闻此言,相信很多人的心里为之释然,这才是一所名牌大学应有的风范和襟怀。清华以“厚德载物”为校训,梁任公云:所谓厚德载物,“盖惟有容人之量,宽厚犹大地之博”。蒋方舟的故事会在清华园里流播下去,因为大学,尤其名牌大学是要有性格、有回忆的,这里不只有授业解惑,也有思想交锋,更要有特立独行的奇人高士。陈平原君在著作中写道,“真正对大学传统起延续乃至拓展作用的,不是校长院长的训话,也不是校史馆里陈列的图片,或者校训校歌什么的,而是校园里广泛流传的大学故事。假如一所大学没有‘故事’可以流传,光靠那些硬邦邦的规章制度,那是很可怜的。”实至名归的一流大学不能只靠硬件单翼发展,作为另一翼的人文关怀同等重要,两者可相颉颃才能振翅高飞。一个要实现伟大复兴的民族,需要抬头仰望星空的人,毋忘大学有精神!


附:

蒋方舟给清华大学的一封信

发表于《看历史》2011年4月1日出刊

清华,你好!

  和你的故事要从头说起,虽然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开头可言。2008年,我参加自主招生考试,被清华降分录取。夏天自己拎着大包小包来学校,报道的地点已经有媒体围追堵截,要求我畅想校园生活,我那时说“记录生活的日子结束,生活开始了。”——奋不顾身飞蛾扑火,有“时间开始了”的自我感动劲儿。

  如今我已大三,却还没有真正融入校园生活。现在在学校还常常迷路,同学讨论的成绩与保研,我也大都一头雾水。嘟嘟囔囔对学校的不满却说了很多,拿人不手软,吃人不嘴短。时值百年校庆,我想说给学校的,也不是感恩与颂圣,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怨言。

  因为身在学校,所以不能仅抱怨些片儿汤的话。白衣飘飘的年代没了,就别再紧紧拽住时间的裙角嗫嚅呻吟;学术之不知礼之不存,也已经没有再捶胸顿足的必要;大师离去,微斯人吾谁与归。大势如此,学院当然不能幸免,所以也别再长歌当哭了罢。

  然而,除去以上这些,我对大学仍有抱怨,仍有不满,仍有震恐,仍有大惊小怪,仍有不情之请。

  大一、大二的时候,我喜欢拽着人聊政治。当然,大部分情况是我支离破碎地复述着我在网上看到、饭局上听到的只言片语,骇人听闻。我的同学们总是左顾右盼坐立难安,一副盼着人把他们解救走的样子,实在被逼急才敷衍笑道:“中国就是这样的。”

  我那时还觉得奇怪,二十出头正是对政治敏感的时期,即使是纯生理上也应有些喷张和兴奋,可他们是如此漠然或畏葸。那时,常常涌到我嘴边的话是:“你们到底在怕什么?”

  现在我发现,他们并不是漠然,我的同学们不是不关心,而是自动维护着政府——仿佛维护着自己将要继承的遗产。清华人是可爱的,愤青少,领导多,内心大概还是有天下兴亡为己任的悲壮,表现出来却是高屋建瓴,虚头八脑的老干部摸样。

  陈冠中的小说《盛世》里有个叫做韦国的青年人,理想是进入中宣部,因为“一个国家民族不能只靠物质力量,还要有精神力量,人民才会团结在一起。硬实力重要,软实力一样重要……我是学法律的,可以替中宣部的每一项决策提供坚实的法律依据,配合依法治国的国家政策。”

  韦国加入读书会,组织同学有系统的驳斥网上反动言论,举报反动网站,举报“危险”教授。是年青一代的美丽领袖。 韦国说:“我今年已二十四岁。二十岁那年我做的十年计划,正一步步实现,但我不能自满。毛主席三十岁的时候在做什么?中共中央局五个委员之一。这样一想,我知道我要加倍努力了。”

  我身边就有韦国这样的年轻人,越是高等的院校,就越多的如斯荒谬。这也不难理解,北大清华的学子一路都是教育和体制的少年既得利益者,成熟了,自然也是要沿着同一轨迹,而不能跌落到食物链的底端。于是,大学成了掠夺政治资本的地方。

  我曾经旁观过学校的干部们做事,与教育和世俗标准下少年得志的成功者打过交道,他们毫无障碍地接受学校给予的一切价值观,自诩主流,一百年不动摇、一百年不怀疑;他们青出于蓝地运用官场技巧与规则,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有时,我看着他们滔滔不绝地在课堂、在会场说些“主流价值观”的话,心想:“他们真相信这些,真可怕。”过了一会儿,又打了个寒战:“他们其实并不相信这些,那就更可怕了。”

  天真与成熟、愚昧与清醒、单纯与复杂、糊涂与揣着明白装糊涂,我无法分辨他们是哪一种,也无法分辨哪种更可怕。

  可是,你分辨,或者不分辨,他们就在那里。我的同学们,我的精英同学们,以后必然会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学术圈或者官僚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手握生杀大权。空气中有种紧张的成分,未来里藏着某种令人毛骨悚然的东西。

  百年校庆快到了,学校里大兴土木黄沙飞扬,新的大楼和建筑一天天显现规模,学术成果在日夜赶工,我刚路过操场,看到四千人规模的团体操在训练彩排。

  百年建筑清华学堂去年年底在修缮过程中被烧,现在仍罩着绿色的大罩子,依稀只能看见脚手架。忽然想到,文革时清华“百日大武斗”中损毁的建筑,也早就被修复痊愈了吧。记忆失,而永远不会复得。回顾既往岁月,将会把历史理直、理顺,甚至磨灭,下一个百年,又不知后人会怎样回忆起现世。

  百年校庆快到了,逢此盛世,锦上添花的话也不缺我一个人来说,泼冷水却是我所擅长的。往小了说,“母校就是你每天骂八百遍,但不许别人骂一句的地方”;往大了说,“为何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那么,就此搁笔,是动情是矫情,就听收信人的吧。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蒋方舟
2010年3月20日

相关文章:『清华大学百年校庆
『国内动态』 清华百年华诞 胡锦涛:个性充分发展是创新的必由之路 2011-04-24 [2229]
『学人动向』 对话清华最年轻女教授颜宁 清华怎么对待创新型人才? 2011-04-20 [6298]
『内外互动』 清华百年:中国的大学当有怎样的情怀? 2011-04-20 [2446]
『社区报道』 大华府地区两岸清华校友共庆母校百年华诞 2011-04-03 [2114]
『社区动态』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南加州大型庆祝活动通知(4/17 City of Industry) 2011-03-20 [4271]
『学人动向』 共商百年校慶 兩所清华大学校長 聯手打造「秘密武器」 2010-07-18 [2421]
『社区报道』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筹委会访问洛杉矶 2010-03-12 [5733]
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栏目:『大陆评述
上海比北京文明,但不及北京有文化 2024-11-06 [292]
破“四唯”、“五唯”后,评职称变简单了吗? 2024-11-06 [270]
新中国75年出国留学大事记(1949年-2024年) 2024-10-06 [914]
现存的国自然基金申请书的歪风邪气有哪些? 2024-09-22 [302]
35岁副教授:科研没劲,不如当官 2024-08-27 [528]
被“双开”的李佩霞, 揭开了女官员群体的一个内幕 2024-08-25 [488]
中国最早的人是谁?云南元谋人?北京人?其实都不是!因为专家说...! 2024-08-20 [625]
大学生最佳就业城市排行榜出炉,杭州排第三,南京排第八,第一名真的实至名归! 2024-08-21 [607]
被官媒点名批评的4所大学,毕业证形同废纸,每年大量学生被坑! 2024-08-18 [287]
高校每次改革从不触碰行政人员,只拿教师开刀! 2024-08-18 [30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