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東亞系暨哈佛訪問人文學者協會日前在燕京圖書館會議廳舉辦「中文書寫典範的追尋—哈佛人文學者訪問研究成果學術工作坊」,11位來自中台兩地的訪問學者於會上發表論文,並針對彼此研究之課題,進行討論與提出建議。
哈佛大學東亞系系主任伊維德(Wilt L. Idema)首先以「哈佛學人訪問傳統在2010-2011年」為題發表演講,為研討會揭開序幕,接著工作坊分文學類型與書寫典範、文化政治與書寫典範、時代地域與書寫典範、聲音影像與書寫典範等四大段進行。
哈佛大學東亞系暨哈佛訪問人文學者協會廳舉辦「哈佛人文學者訪問研究成果學術工作坊」,王德威(右一)教授針對學者論文發表內容提問。左起:伊維德、曹淑娟、江寶釵、徐艷(李靜雯/攝影)
台灣大學中文系教授曹淑娟談「晚明文人的園林書寫與生命體驗」為題,探討晚明文人如何繼承園林發展趨勢,結合社會文化脈絡與自身生命經驗,完成中國古典園林的最終美學型態,並以園林作為一種自身生命的隱喻。曹淑娟以祁彪佳、汪汝謙等人作品為例解釋,透過園林書寫,文人透露了審美體驗、身分認同、價值抉擇,也映照出個體在亂世變局中的努力與侷限。
曹淑娟更以辛棄疾的「東岸綠蔭少,楊柳更須栽」作為一種隱喻說明,即使面對國破家遷,也要努力讓人間更「綠意盎然」。
復旦大學古籍所教授徐艷則以「中國散文語言音樂美的古今演變」為題報告,解釋當前文學語言音樂美的討論中存在著一個誤解,就是將規則語音效果看做是文學語言的音樂美。徐艷則認為,文學語言的音樂美就是文學語言組織所表現的情感流動。
台灣中正大學中文系與台文所教授江寶釵則以「清代文人宦台旅行書寫中的抒情形態於中國詩學典範的承變」為題發表論文,表示渡海對安土重遷的中國文人來說,提供了一個「視域」(horizon),的確建構了一種新的抒情形式,但尚不足以成為新的書寫典範。
此外,當天發表的論文還包括:陳相因「初探『家庭、公有制與共產政府的起源』以柯倫泰的『家庭與共產政府』一文生成與傳播為例」、李松「『樣板戲』傳播的狂歡化現象及其成因」、杜英「一種『新』文藝典範的建構:對1949年前後中國文藝作品的考察」、張重岡「中國現代詩學的典範轉移:從『人的文學』到『心的文學』」、黃一「『異』審美視野中的香港文學」、林秀玲「英國漢學草創時期對中國詩與藝術及美學的研究1990-1930:跨國研究與中國文學與藝術的典範轉移」、毛尖「兩個美學傳統:以謝晉電影為例」、李娜「台灣原住民古調的復興與價值重建」等。
論文發表之後,並有「美國經驗與中國文學研究」座談,由哈佛大學教授王德威主持,毛尖、江寶釵、張業松、李娜、李松等學者參與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