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大胆预测,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最早将在2016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这似乎又给西方一些观察分析人士有关中国崛起是美国衰落主因的时髦说法增加了“新的证据”。
“美国真的在衰落吗?”“是中国崛起主要导致美国衰落了吗?”北京的国际问题专家指出,美国正在衰落的命题和判断颇具争议,即使它确实正在衰落,中国的崛起也不是其主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显示,以购买力平价计算,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到2016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将增加到19万亿美元,而美国的经济规模将增加到18.8万亿美元,届时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从不同的视角观察,我们会对‘美国衰落’这一命题得出不同的结论。我认为,更确切的说,美国实力目前处于绝对增长和相对下滑的状态。”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倪峰说。
他表示,按照横向对比,美国近十年来的经济增长势头明显,领先于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但按照纵向比较,新兴经济体更为迅猛的发展确实带来美国实力相对下降的现象。
不过这位美国问题专家同时强调指出,美国实力的相对下降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但是在政治、军事、科技等方面,下滑的趋势并不明显,某些表现还更加超群了。
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0年间,尽管有2001年网络泡沫破裂以及2008年至2009年金融危机造成的严重下滑,但以不变价格计算,美国GDP还是增长了21%。
但和世界其他一些国家相比,美国在一些指标上出现了下滑。2000年,在二十国集团中,美国GDP占其余19国GDP总和的61%,到2010年,这一比例下降到42%。2000年,美国GDP规模是中国的八倍多,但到了2010年这一数字跌落至不到三倍。
“二战后美国GDP占全球总额一度超出一半,现在则维持在四分之一左右。从GDP角度衡量,美国实力确实是相对下滑的,这也导致美国从之前的‘一方独大’转向‘多边合作’来处理国际经济问题。”倪峰说。
成员包括美国、日本、中国、印度等的二十国集团如今已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平台。去年4月,在世界银行改革中,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了 3.13个百分点投票权。去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方案决定,将向包括新兴国家在内的代表性不足国家转移超过6%份额。随着中美关系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等机制应运而生。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家杨斌表示,爆发金融危机、经济影响力下降可以视为“衰落”的一种表现,但是,美国“衰落”的主因不是“他者崛起”,而是自身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根本缺陷和病症所致。
杨斌认为,目前的美国,金融垄断资本持续壮大,经济“金融化”“虚拟化”“空心化”持续加深,投机在经济活动中占比越来越大,财富资产高度向金融寡头集中,失业率居高不下。
“金融危机只是一个讯号,如果美国不改变新自由主义经济制度和模式,经济实力的衰落将会持续发展。”他说。
长期困扰美国经济的“三高”(高财政赤字、高外贸逆差、高额债务)现象愈演愈烈,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美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债务国。倚仗美元的世界金融霸主地位,美国靠大量举债和印制美钞维持经济运行和过日子,造成其金融业畸形发展和制造业日趋衰微。
当前,作为实体经济主体的制造业只占美国GDP和企业总利润的10%左右,而以金融业为主的服务业则占美国GDP的80%左右,其中金融业、房地产服务业的利润总额占企业利润总额的40%以上。
美国经济的“金融化”,实际上是其经济的虚拟化与寄生化。现在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已呈明显跌势。当美元贬值突破警戒线,失去世界金融霸主地位时,外资通常会加快撤离美国,美元和美国经济将有“崩盘”之虞。
“一批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加之本身的经济麻烦不断,导致美国经济实力和影响力不断下滑,”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锋说,“但是,GDP毕竟只是一个衡量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如果从创新实力、核心技术拥有量乃至军事实力等多方面综合观察,美国并未衰落。”
多年来,美国的军费开支相当于世界其他所有国家军费开支的总和。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日前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美国2010年军费开支居全球之首,增长2.8%至6980亿美元。去年全球军费开支总计增加206亿美元,其中美国占196亿美元。
得益于庞大的经济规模、商业领域的强大优势以及技术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美国多年来一直在全球竞争力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而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数据,2010年国际专利申请数量排名首位的国家依然是美国(44855件)。
中国社会科学院去年发布的《中国国家竞争力报告》蓝皮书指出,美国整体竞争优势依然较大,特别是全球联系、人力资源结构层次等方面优势更为明显。
蓝皮书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需要的是公平、合作、开放,属于“包容性增长”,不能把中国经济的强盛、竞争力的提升和所谓的中国“威胁论”等同起来。
朱锋表示,即使中国GDP成为世界第一,也不会带来国际安全体系的实质性变化。衡量国际安全体系,更多要考虑同盟关系、海外驻军、军事力量投放能力、全球安全合作伙伴的广度和密度等多个方面,中国当前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去改变现有的国际安全体系。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年初访美时强调,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继续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
IMF预测2016中国超美 冷静面对“国际大忽悠”
“中国何时成为世界第一?”
“2016年!”
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次为中国经济超越美国所预测的具体时间,也是至今为止,所有对这一命题做出过预测的机构中,最为大胆的预测。
4月26日,《华尔街日报》评论称,IMF已经为“美国时代”的终结设定时间表。《金融时报》则以《中国崛起,美国让位》为标题为中国“造势”,但中国的各路专家却对这一预测表现冷淡,均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这一类预测多如过江之鲫,计算准确性且不言,更要警惕世界第一预测背后的“高处不胜寒”。
多个世界第一预测
中国距离世界第一到底有多远?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几乎已经成为各家相关金融机构所无法避免甚至热衷的话题之一。
日前,花旗银行全球首席经济学家Willem Buiter和他的研究团队在一份名为《全球增长引擎》的报告中预计,再过9年,也就是2020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高盛预计,中国将在2027年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而汇丰集团则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
“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焦点,而各类金融研究机构发布其研究成果总是希望吸引公众的广泛关注。显然,类似‘中国即将超越美国’等观点,总是会吸引‘眼球’的。”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而通过发布此类预测来达到或帮助达到某些政治经济目的,则更是显而易见的。”
其实,世人更应该意识到全球经济格局的转变已是大势所趋,新兴市场经济总量超过发达市场也是在所难免。高盛也曾预计,印度将在2011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巴西超过英国跃居第八位。
世界第一如何计算
目前比较通用的是用名义汇率的方式来计算各国的经济总量,而这也经常成为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指责“人民币汇率被人为低估”的借口。
不过,IMF此次摒弃了以名义汇率进行计算的方式,而是采用了“购买力平价”指标(PPP)。根据PPP指标,中国经济的规模将从今年的 11.2万亿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19万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国经济的规模将从15.2万亿美元增加到18.8万亿美元。这将使美国经济在全世界产出的比重下降至 17.7%,跌至现代史上的最低水平。而中国在全球经济产出中的份额将升至18%,且还会继续上升。
中国今年初全面参与了新一轮世界银行组织的国际比较项目活动,因此中国GDP可以通过购买力平价换算,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不过,北京大学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中国实际GDP如果按照过去的市场汇率计算方式就没有这么高。”
对此,奚君羊表示,理论上,购买力平价的计算方式的确较名义汇率的方式更为科学且实际,毕竟汇率不稳定性和受干扰性比较突出。
但奚君羊同时指出:“在使用购买力平价方式中,产品价格的具体计算方式不恰当、所选取的购买产品不恰当,都会出现计算偏差。显然,选择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选择高技术产品所计算出来的购买力平价是不同的,进而推导出的中国经济超越美国的时间也是不同的。”
被利用的“世界第一”
其实,即使IMF此次对中国经济的预测并没有以名义汇率为计算方式,从而抹掉了将矛头直指人民币汇率的嫌疑。但这一结论西方的有心人士自会“善加利用”。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亚洲事务资深顾问车维德(Victor Cha)表示,中国相邻的亚洲国家可能是最先被“利用”的群体。这一地区大多数国家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指望着美国的合作。
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的研究教授戈莫里(Ralph Gomory)表示,目前有两套相互冲突的体系,一种是中国的国家指导型资本主义,另一种是形式上更为自由的美国资本主义。他说,西方民众看到的是,大量的发展潜能在从美国向中国转移,现在工作机会转移到中国去了,美国的发展潜能逐渐消失,而中国的发展潜能却在不断增长,也是造成美国社会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的一大原因,毕竟获利的人和丢了饭碗的人的情况大不相同。
“其实,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的官员并不是不知道中国人均经济在全球排名依旧靠后这一点,这是他们选择性地避免谈及而已。而这些国家的普通民众对中国是缺乏切实的了解的,因此很容易受他们的政府的言论所影响。”因此,奚君羊认为, “中国必须在国际社会活动中,抓住适当的机会和场合,向世界展示真实的中国。不需要过度的回应,否则会被认为是在狡辩;但也不能一味地不作回应,要敢于向世人展示中国落后、困难的事实,否则按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会被视为中国默认了西方的说法。”
相关讯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重磅炸弹”:2016年中国经济超美国
余东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5日宣布的一项预测在美国犹如投下“重磅炸弹”:按照购买力平价(PPP)测算,中国经济规模在2016年将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这一预测比原先的各种估计快大约10年。原先的估计都是根据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做出的,而美国人认为人民币被低估,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要高得多。
根据IMF以PPP所做的测算,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从2011年的11.2万亿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19万亿美元,而美国同期GDP将从15.2万亿美元增加到18.8万亿美元。
正值美国国会与奥巴马政府就预算案炒得不可开交,标准普尔降低美国政府长期债务前景评级之际,IMF这项预测仿佛宣告“美国时代”结束日的提早来临,引起美国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华尔街日报》的专栏文章说,不管是奥巴马连任,还是罗姆尼,抑或房地产大亨特朗普当选,他都将成为这个当下世界最大经济体的“末代总统”。
美国大西洋理事会高级研究员盖保德(Albert Keidel)说,如果考虑国力的话,这个预测的意涵并不大。PPP用于评估生活水平更有用,并不代表中国的国际购买力,而且还要考虑人均因素,中国仍然远远落后于美国。
这位曾在美国财政部和世界银行工作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预测,中国在2016年后至少仍需10年才能在汇率计算的GDP上超过美国,那才是真正的里程碑,但美国在技术发展层面仍比中国高得多。他指出,2016年PPP的里程碑意义主要体现在发出中国快速发展趋势的信号,以及全球商业力量的再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