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十年一度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并发布了第1号公报。国家统计局同时表示,“这次人口普查取得了关于我国人口总量、素质、结构、分布等大量的基础数据,是一笔极为宝贵的信息财富……将陆续予以公布”。其实,人口普查更像是给面临老龄化威胁的中国经济敲响了一声极为宝贵的警钟。
从4月28日公布的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来看,有以下几点值得警惕。
一是人口总量和自然增长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且略低于此前的抽样调查数据。2010年,中国(不含港澳台)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2000-2010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下降0.5个百分点。考虑到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0.5个百分点并不是一个小数目,意味着每年少增长600多万人。
在2001-2009年的非人口普查年份,中国每年都进行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抽样比例大致在万分之九左右),其中,2005年还进行过1%人口的抽样调查。国家统计局根据这些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10年人口总量为13.41亿人,低于此次人口普查数据。不仅如此,联合国在2008年的全球人口展望中,曾预测2010年中国总人口会达到13.54亿。目前看来,中国人没想象的那么多。
人口总量和增速的放缓,也从侧面反映了出生率的下降。从0-14岁少年人口占比来看,2010年为16.6%,相比2000年的22.89%下降了6.29个百分点,而2000年比1990年仅下降了4.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过去10年少年人口占比在加速减少。
二是确认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趋势。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8.87%,相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数据,2009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8.5%,如果按照2005年以来每年提高0.2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2010年应为8.7%,这比人口普查数据略低。同时,联合国的人口展望数据,预测201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8.2%,更是大幅低于人口普查数据。这意味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似乎比大家想象的要快一些。
三是城镇人口高于抽样调查的数据,但仍然偏低。根据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城镇人口占比为49.68%,这意味着中国城镇化率接近50%,高出此前官方公布的47.5%。这是一个不小的变化,过去10年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推算的城镇化率,大概以每年接近1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现在比预期的高出了2个百分点左右,意味着多出了约3000万城镇人口。
但这一速度仍然略显缓慢,也和日常新闻中经常看到或听到的农村空巢现象不符。有学者测算,中国真实的城镇化率应在55%-60%之间。因此,如果人口普查数据是真实准确的,则意味着中国近几年的城镇化速度并不尽如人意,土地、户籍制度以及城镇的高生活成本正在制约中国的城镇化进程。
对于前两点,如果乐观地静态地看,可以这样解读──尽管中国从2000年开始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但由于人口总量的低预期增长(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低出生率),导致总的抚养比(0-14岁与65岁以上人口之和除以15-64岁人口数)依然在下降通道,从2000年的42.6%连续下降到2010年的34.2%,让中国经济在过去10年依然享受所谓的“人口红利”。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人口政策可能是成功的,推动了经济增长。
但是,如果悲观地动态地看,这种所谓的成功只是暂时的,因为人口出生率连续20多年(自1988年开始)下降,至少人为减少了5000万人口,如果这种状况继续下去,意味着未来15-20年间,在一面加速老龄化、一面劳动力减少的此消彼长作用下,人口红利将快速衰减。根据联合国的数据推测,2025年中国的人口红利(以15-64岁劳动人口占比衡量)将下降到全球平均水平。
如果再加上上述第三点则更令人担忧。如果城镇化率由于各种制度障碍低于预期,从而导致不能充分释放农村的土地和劳动力,那么这意味着中国目前在“糟蹋”人口红利,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劳动力资源。等他们在贫穷中衰老了,而新增的劳动力又不足,那么中国在15-20年后或许真的要面临未富先老了。
人口普查给中国经济敲响的警钟正在于此,在未富先老之前,经济增长必须以保障就业为核心,同时,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基础上释放农村劳动力,根据人口流动的趋势合理推动城镇化建设,而不是让他们带着血泪“被城镇化”。只有安居乐业了,进一步放宽计划生育政策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即使放宽了,也会因为“养不起”孩子而导致出生率继续走低。人可以老,但国家不能老,没有孩子,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人口普查结果:内地13.4亿人 老龄化加快
凤凰卫视,2011年4月28日
国家统计局周四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内地人口已经增加至13.4亿人。数据还显示,男女比例更加平均,受教育程度显着提高,但老年人口比例大增,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
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总人口数为13.7亿。其中内地的登记人口数,为13.4亿,较2000年的第五次普查增长5.84%。这十年来人口年均增长0.57%,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其中,男性比重较十年前有所减少,占比51.27%,女性48.73%。男女比例更趋於平衡,以女性为100的基数计算,性别比从上次普查的106.74降至105.2。
从年龄构成看,0-14岁人口占比急减6.29个百分点至只有16.60%,但60岁以上人口占比大增2.93个百分点至13.26%,65岁以上人口比率升至8.87%,表明老龄化问题在恶化。
内地受教育程度提高,每10万人中,有8930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文盲率也由6.72%降至4.08%。
同时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只有3.10人。但城镇人口大增,占比增加13.46个百分点,已经将近总人口数的一半。
中国人口东移迹象明显 内陆常住人口比重下降
山东商报,2011-04-29
国家统计局29日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2号),广东省常住人口达到104303132人,成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东部地区占全国人口比重比10年前上升2.41个百分点。
广东人口唯一过亿 山东人口规模居次
公报显示,广东省常住人口为104303132,是全国常住人口最多的省份,占7.79%,成为我国人口数量唯一一个过亿的省份。
我国另外两个人口大省是山东和河南,常住人口分别为95793065和94023567,占全国常住人口总数的比重分别为7.15%和7.02%。
从公报显示的情况来看,广东是目前唯一一个常住人口过亿的省份。排名前三的人口大省中,广东省常住人口的比重在过去十年中上升了1.16%,山东和河南的比重分别下降了0.02%和0.29%。
东部人口比重 上升2.41个百分点
东部地区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上升,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比重下降。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东部人口占全国常住人口的37.98%,比2000年上升 2.41个百分点;中部占26.76%,下降1.08个百分点;西部占27.04%,下降1.11个百分点;东北占8.22%,下降0.22个百分点。
西藏自治区的常住人口为3002166,占全国常住人口比重为0.22%,是全国常住人口数最少的省(市、区)。
现役军人 为2300000人
公报解释,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公报显示,我国现役军人为2300000人。此外,还有4649985人难以确定常住地。
人口往东部迁移 是个双赢的事情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指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沿海发达省份的常住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增加,内陆欠发达地区常住人口比重下降。这也就是说,更多的人口从内陆西部往东部发达地区迁移、流动,这是个双赢的事情。
除了按省份公布常住人口外,国家统计局还公布了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出的现役军人人数230万人,难以确定常住地人口人数465万人。
东部人口多和经济结构有关
广东、浙江、北京的常住人口比重上升,主要原因是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增加比较快。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陆杰华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广东一跃成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与此关系也特别密切。而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快速增加的原因,和经济结构有直接关系。广东和浙江的制造业、服务业都比较发达,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北京的情况略有不同,主要是服务业比较发达,对人员的需求量大。
外籍人口数量反映商贸往来
第六次人口普查是我国首次调查在境内居住的境外人员。在我国境内居住的外籍人员数量排名靠前的,包括韩国、美国、日本、缅甸、越南、加拿大等。其中韩国、美国、日本排名前三。
陆杰华分析,这基本反映了我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商贸、文化等方面的往来密切程度。我国和美国、日本之间的商贸关系尤为紧密,韩国在我国境内居住的人员数量此番排名第一,除了商贸关系外,陆杰华认为,和近年来到我国学习的韩国人员众多不无关系。
大陆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超百万 在华“老外”韩国人最多
据新华社电数据表明,居住在大陆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超过了100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首次将居住在大陆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纳入普查范围。在这次普查中,1020145名居住在大陆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接受了登记。
这次人口普查首次将居住在大陆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纳入普查范围。包括在普查标准时点在大陆居住三个月以上或能够确定将居住三个月以上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但不包括出差、旅游等在境内短期停留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根据数据,居住在大陆并接受普查登记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234829人、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21201人、台湾地区居民170283人,外籍人员593832人。
按国籍分,在我国境内居住的外籍人员数量排在前十位的国家是:韩国120750人,美国71493人,日本66159人,缅甸39776人,越南36205人,加拿大19990人,法国15087人,印度 15051人,德国14446人,澳大利亚13286人。在我国境内居住的其他国家人员181589人。
统计报告指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02万人中,以商务为目的204962人,以就业为目的201955人,以学习为目的202482人,以定居为目的186648人,以探亲为目的100113人,其他目的123985人。
全国常住人口 前十位省份数据
地区 人口数(人) 2000年占全国比重 2010年占全国比重
- 广东 104303132 6.83 7.79
- 山东 95793065 7.17 7.15
- 河南 94023567 7.31 7.02
- 四川 80418200 6.58 6.00
- 江苏 78659903 5.88 5.87
- 河北 71854202 5.33 5.36
- 湖南 65683722 5.09 4.90
- 安徽 59500510 4.73 4.44
- 湖北 57237740 4.76 4.27
- 浙江 54426891 3.69 4.06
1300多万人 还没有户口
新华社电 针对社会关心的我国劳动力供给量问题,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全国劳动力资源人口为92148万人,比10年前增加了近1亿人。
“至少是‘十二五’期间,应该讲劳动力供应总体是充裕的。但是确实从2013年以后,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会逐步下降。”马建堂在接受网络在线访谈时说。国家统计局人口专家预测,中国未来10年每年适龄劳动力资源都能稳定在9亿人左右。
人口专家介绍,劳动力资源人口指的是年龄在16岁至59岁之间的人口。
此外,马建堂还透露,这次经过普查员努力,全国登记到没有户口的人有1300多万,约占全国总人口1%。
2032年前后 人口零增长
在28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分析,中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继续得到有效的控制。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之间,中国人口净增长1.3亿,两个十年相比,后一个十年比前一个十年人口净增长减少了约5600万人,表明中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得到了较好的执行,这也缓解了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张为民在发布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中国的人口增长将继续下降,预计中国将在2032年前后达到人口零增长。此外,此次人口普查发现有1370万人没有户籍,原因涉及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