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生物医学
关键字  范围   
 
密歇根大学科学家发现HIV可感染造血干细胞 为治疗艾滋病提供新可能
密歇根大学科学家发现HIV可感染造血干细胞 为治疗艾滋病提供新可能
作者:赵路 | 2011/5/7 8:27:05 | 浏览:2054 | 评论:0

  尽管当前的艾滋病病毒(HIV)/艾滋病(AIDS)治疗力争能够控制这种疾病,但任何治疗的最终目标都是完全消灭这种病毒。不幸的是,完全消灭HIV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因为这种病毒在休眠的CD4+ T细胞中建立了潜在的储藏库。美国科学家日前研究发现,HIV能够传染造血干细胞(HSC),因此,HIV的储藏库可能比之前的预想更为持久。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发现为拓展新的艾滋病疗法提供了可能。

密歇根大学科学家发现HIV可感染造血干细胞 为治疗艾滋病提供新可能
美国科学家发现,HIV可隐藏在造血干细胞中

  之前的研究表明,造血干细胞能够抵抗HIV的感染,然而已知的病毒储藏库却不能完全解释艾滋病的发病情况,这意味着还有其他潜伏性感染的储藏库。美国安阿伯市密歇根大学的Christoph C. Carter和同事在2010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HIV能够感染造血祖细胞(HPC),但所使用的试验却无法将造血干细胞与造血祖细胞中的其他细胞类型区分开来。

  如今,利用一种多向移植实验(也就是说,造血细胞被植入接受了尚不足以致命的辐射的小鼠体内,从而形成了多重血系,并持续了4到6周,这是对干细胞潜能的决定性测试),Carter等人发现,HIV确实能够感染造血干细胞。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HIV用来侵入细胞的细胞受体是否影响了被感染的造血祖细胞,从而开始了目前的研究。HIV的包膜蛋白(Env)与CD4受体和趋化因子联合受体CXCR4或CCR5的相互作用使得HIV进入细胞。Carter等人在一个系统中形成了有缺陷的无毒HIV,在这里,他们能够变换Env蛋白的趋向性。此外,研究人员用GFP标记了HIV基因组,从而能够用流式细胞术隔离被感染的细胞。

  研究人员发现,包含有一个翻转CXCR4 Env蛋白的HIV微粒能够感染具有特定表型的细胞。相比之下,利用翻转CCR5 Env蛋白,病毒只能有效感染更多分化型细胞。接下来,研究人员利用群体集成试验发现,被翻转CXCR4 HIV感染的细胞能够形成源自未成熟造血祖细胞的群体,其中包括造血干细胞。相比之下,被翻转CCR5 HIV感染的细胞只形成很少的群体。

  为了证明翻转CXCR4 HIV能够感染造血干细胞,研究人员进行了多向移植试验,将被翻转CXCR4 HIV感染的人类造血祖细胞引入被辐射的小鼠体内。在移植20周后,在小鼠血液中检测到源自人类的淋巴和骨髓细胞。这意味着最初被HIV感染的细胞实际上是造血干细胞。

  研究人员在最近出版的《细胞—宿主与微生物》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因此,治疗HIV的方法需要在缓慢分化的造血干细胞中消灭潜在的HIV储藏库。然而,研究人员指出,由于HIV的有效感染导致造血干细胞产生了细胞凋亡,因此与标准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相结合,造血干细胞疗法或许对于减少HIV储藏库是有效的。

相关文章:『艾滋病
『生物医学』 美出现罕见案例:艾滋病毒可在女性之间传播 2014-03-16 [2187]
『学人动向』 何大一愛滋藥 1針擋3個月 2014-03-06 [3417]
『生物医学』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研發輻射炸彈 可清除體內艾滋病毒 2013-12-08 [1904]
『生物医学』 美欲允许移植被HIV感染器官 2013-11-18 [1982]
『生物医学』 俄勒冈卫生与科学大学治好“猴子版”艾滋病 美新疫苗有望造福人类 2013-09-14 [2442]
『海外近报』 全美艾滋病监控系统:110万美国人染艾滋病毒 超20万人不知情 2013-06-18 [4212]
『生物医学』 英尝利物浦大学用纳米技术挑战“世纪瘟疫”艾滋病 2012-12-19 [2027]
『生物医学』 美国和泰国新研究找到艾滋病病毒外壳上易被攻破的弱点 2012-09-14 [2300]
『生物医学』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CNRS)用艾滋病病毒对抗癌症提高治癌药物功效 2012-08-30 [2604]
『生物医学』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中心:等离子能治疗感冒 或抑制艾滋传播 2011-12-07 [3446]
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栏目:『生物医学
蹊跷!美国亚裔女性多种癌症发病率飙升!医生也无法解释原因… 2025-04-02 [140]
这个部位越粗,寿命就越长!不是大腿!赶紧自测一下吧 2025-04-02 [78]
我是哈佛大学急诊科医生,长期大量服用这三类药物,或将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脑损伤 2025-03-27 [166]
《自然》:mRNA疫苗打造超长待机抗癌T细胞!RNA新抗原疫苗可激活胰腺癌中的T细胞,激发针对胰腺癌的长期免疫活性 2025-03-27 [128]
英国同卵双胞胎颠覆实验:狂吃脂肪 VS 猛炫碳水12周,结果震惊所有人! 2025-03-22 [241]
在海外,“倒爷”撑起创新药半边天 2025-03-22 [233]
背薄一寸,年轻十岁! 2025-03-10 [614]
人类首次发现逆转衰老的“总开关”!科学家揭秘细胞返老还童密码 2025-03-07 [735]
《自然》重磅发现:阿司匹林还能阻止癌症转移!作用机制找到了 2025-03-07 [683]
斯坦福神经科学家:认知训练是一生要做的事,给普通人的认知训练手册 2025-03-03 [839]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