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許多不幸患病需要進行肝臟器官移植的病人來說,最大的夢想也許是:將自己體內的細胞轉化為新的肝臟細胞,再直接移植到自己的肝臟內,替代已經失去功能的肝臟細胞。
在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學院等支持下,中國科學家在“轉化型肝臟細胞”研究領域最新取得的一項開創性成果,有望使人們的夢想變為現實。
12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線上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惠利健研究小組“轉化型肝臟細胞”研究成果。中國科學家首次證明:肝臟以外的體細胞可以被誘導直接轉化為肝臟細胞,並首次證明轉化型肝臟細胞具有體內功能。
這一發現在國際上尚屬首次,為將來將病人身上的體細胞誘導轉化為肝臟細胞、並移植到肝臟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據惠利健介紹,在誘導轉化過程中,研究人員在抑制細胞衰老機制的前提條件下,轉入3個轉錄因子,成功將實驗小鼠尾巴上的成纖維細胞轉化成肝臟細胞。轉化型肝臟細胞具有和小鼠體內肝臟細胞類似的上皮細胞形態、基因表達譜,且具有肝臟細胞功能。
進一步的動物實驗表明,轉化型肝臟細胞在移植到模擬人類“酪氨酸代謝缺陷”疾病的小鼠身上後,可像正常的肝細胞一樣“工作”。
《自然》雜誌的編委和評審專家高度評價中國科學家進行的這項研究。他們認為具有開創性意義,在這項研究中所建立的技術體系,對國際同領域研究工作具有指導意義。
業內專家認為,“轉化型肝臟細胞”研究除了在細胞移植的臨床應用外,在制藥工業有關的藥物代謝和藥物毒理研究中、在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有關多元性的肝臟疾病機理研究領域,都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目前,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已經申請了相關專利,並有意投入開發利用,爭取早日將實驗室的基礎研究成果早日轉化為真正的科研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