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到2015年,北京市要用5年时间引进10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北京市日前下发的《加快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行动计划(2011-2015年)》指出,为达到引才目标,北京市鼓励用人单位自行建设人才公寓、支持央属单位向市属单位“柔性流动”和建设新型研究机构等新措施。
据《北京日报》报道,《行动计划》指出,北京市要贯彻落实中央“千人计划”,加快实施“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用5年时间引进10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聚集3-5万名海外留学人员。
为达到上述目标,《行动计划》提出了6大建设工程。除了《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已经提及的设立北京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金、代建实验室等措施外,《行动计划》还提出了一些新措施。
针对人才特区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发展需求,《行动计划》提出要广开选才用才视野,支持央属单位人才资源采取项目合作、联合攻关等形式向市属单位“柔性流动”,面向全国吸引一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
在平台搭建上,除了强调要加大对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系统作物设计前沿实验室的扶持力度,以及推行与国际接轨的科研管理制度外,《行动计划》指出,要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创建新材料领域的新型研究机构,引领前沿科技自主创新活动。这意味着,又一个类似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科研机构有望在北京市落户。
在人才比较关心的住房问题上,《行动计划》除了重申将力争用3年时间建成不少于1万套人才定向租赁住房外,还鼓励用人单位自行建设人才公寓、动员各产业园区开发建设人才公寓,并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市、区(县)两级政府统筹布局,协调落实房源和建设项目,定向建设一批人才公寓。
北京市还首次提出要组建人才特区建设促进中心,设立“人才接待日”,认真听取和研究各类人才反映的意见建议,对重要事项“特事特办”,提高服务人才的质量和效率,并加快建设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大厦,打造重点项目的集成孵化平台。
中关村“海归企业”数量冠中国
中新社,2011年04月26日
位于北京西北部的中关村聚集了一批具有创新活力的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这里是中国留学归国人员创办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平均每个工作日就有2家“海归企业”诞生。如今,中关村技术交易额达到了中国内地的三分之一,有80%的技术交易量输往北京以外地区。
20年间,中关村飞速发展,6年成就“百度”,10年成就“新浪”,20年造就“联想”。在《福布斯》杂志最新公布的“2011年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中,“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成为中国大陆首富。作为来自中关村科技行业的上榜富豪,李彦宏的排名高于身家83亿美元的苹果掌门人乔布斯。
此外,柳传志的联想集团、邓中翰的中星微、张朝阳的搜狐、严望佳的网络安全……一家家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地快速成长,在中关村上演了一幕幕传奇,创造了一笔笔财富神话。
这些勇于创新、不畏风险、志在领先的世界知名企业家,率领企业创新发展,研发和转化一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使中关村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辐射全国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如今,中关村技术交易额达到了全国的三分之一,有80%的技术交易量输往北京以外地区。
据中新社报道,中关村始终把高端人才作为实现自主创新的第一资源,采用“走出去招揽人才”和“请回来吸引人才”的方式,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吸引大批海内、海外高层次优秀人才到中关村创新创业。
截止目前,中关村汇聚了2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近万名海归人才创办了5000多家企业,海归创业人员数量占中国大陆的近四分之一,是国内留学归国人员创办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有数据显示,中关村每年诞生新企业3000家,每个工作日就有2家“海归企业”诞生。
“在选才引进方面,中关村打破传统观念,看淡学历、职称,注重业绩、能力、潜力和贡献。”北京市人力社保局流动调配处副处长白玉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国际知名企业曾担任高级职务的,在跨国公司总部担任副总经理职务2年以上的,或主持过省部级大型科研或工程项目的均可以直接引进。年龄也从过去的45岁放宽至55岁。
白玉杰说,对入选的人士给予100万元奖励,提供签证居留权、子女入学、社会保险等便利和待遇。一年的时间,中关村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845人,配偶628人,子女随迁563人。
为了吸引更多的海归人才创新创业,从今年开始,中关村用3年时间,建成1万套高层次人才公共租赁住房。目前,分布在海淀科技园、亦庄科技园的一期公共租赁房约有6000套已经建成,第二期、第三期工程项目正在规划。
中关村立志在未来10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要赢得国际地位,高素质的人才必不可少。“人才智力高度密集、机制体制真正创新、科技创新高度活跃、新兴产业高速发展”,这是中关村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人才特区所描绘出的宏伟发展蓝图。
根据规划,“人才特区”将分“两步走”:2011—2012年,聚集包括“海归”人才在内的3万名左右高层次人才,初步形成机制新、活力大、成果显著的政策体系;2013—2015年,聚集5万名左右高层次人才,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全面提升。
中关村的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正在火热展开,作为中国“硅谷”的中关村将“孵化”更多知识英才。而千千万万的人才大军,注定会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一战略目标,描绘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才现状不容乐观 中国仍需高端“海归”
中新社,2011年04月25日
据中新社报道,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日考察清华大学,会见了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计算机专家、图灵奖得主姚期智,结构生物学家、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学奖得主施一公等知名学者。89岁的杨振宁、65岁的姚期智、44岁的施一公,代表了三代不同的“海归”,顶尖归国人才越来越年轻已经成为一个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杨振宁回北京定居是在2003年,姚期智在清华任全职教授是2004年,施一公受聘清华则是在2008年,时间都在2000年之后。
这不是巧合。1998年8月,清华大学校务会议通过了《“百名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办法》,决定在跨世纪的几年内,从国内外引进100名左右的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使他们成为21世纪学校的学科带头人。2008年6月,该校统计入选“百人计划”引进的人才,已报到98人,国外引进约占总人数的70%。
姚期智回国后办起了计算机科学实验班(俗称“姚班”)。如今6年多过去,“姚班”的学生已遍布世界上以计算机学科著名的大学。姚期智的回国还带来了一系列计算机科学高端论坛在中国的举行。一位外国教授甚至说“姚的回归本身就是清华计算机系跻身世界前列的信号”。
施一公回归母校时正当壮年。这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回到清华,成为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最年轻的院长,并在清华百年校庆前成立了结构生物学中心,让中国结构生物学站在了一个新的制高点上。
其实,作为一所脱胎于“留美预备学校”的百年名校,清华一直不乏出国留学的人才,也一直不乏回国兴业的精英。据一份1926年的史料统计,早期清华赴美学生9成以上学成后均回国效力。他们是各大学的校长、教授,政府部门的官员,还有的成了实业家。清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辉煌也大部分得益于这些“海归”。
改革开放后,中国再次涌动出国潮。30多年中,中国有逾百万人出国留学,而学成回国人员却不到3成。针对人才外流的现象,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出台措施,吸引人才回流。在施一公回国的2008年,整个中国海归人数超过5万,约占改革开放30年海归总人数的六分之一。
但中国的人才现状仍不容乐观。施一公用中国足球类比中国科技人才的现状,“是人才大国,但远非人才强国”。施一公强调,他所说的人才,不是普通的人才,而是高层次的世界级人才,那些在本研究领域、本行业具有战略眼光的高端领军人才。
杨振宁对胡锦涛说,国内科研环境明显有了改善,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大大增强。胡锦涛则表示,还要进一步为包括海外归国人员在内的各方面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更好的环境。也许,这可以成为更多“海归”、尤其是高端“海归”回国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