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哈佛学者朱小棣推出“闲书”系列之二——《地老天荒读书闲》
来源:侨报 | 作者:林菁 | 2011/5/29 6:00:29 | 浏览:2205 | 评论:0

  华裔作家朱小棣继去年在中国大陆出版《闲书闲话》后,今年推出“闲书”系列之二——《地老天荒读书闲》。

  第二本书与第一本一样,是借读书抒发感想,畅谈对人对事的见解,它其实不是传统的书评,而更像文人闲暇时信手拈来的杂评,其写作路数可以说是“读他人的书,写自己的散文”。

  朱小棣说,这两本书是散文,而不是书评。一般的书评要对书进行价值评判,而他是用一本书或几本书打开话头,说自己想说的话。这种写作方法来自于王尔德的启发,王尔德认为,好的文学批评应该是一种创作。朱小棣认同这种观点,他随手拿起一本书来读,不一定因为这本书写得多好,而是借读书来催生自己的感想。

  朱小棣把这种写作路子比喻作自己发明的“拐杖”,这把拐杖尤其适合闲书闲话的框架和风格,他用起来得心应手,并成了他的散文特色。

  朱小棣用英文写过传记《红屋三十年》和《狄公故事新编》,散文却是用中文写成的,虽然二十年生活在英语环境中,他用中文写作一下笔便顺畅无阻。他解释说,这是生活沉淀使然,三十岁时人生阅历少,底子不及五十岁的人深厚,他发现进入中年后,自己处于一个特别适合写散文的状态。

  朱小棣的散文继承了前辈散文家的沉稳老练,敏锐练达。他形容自己“少年老成”,一个五十岁的人,能说出八十岁人的话。这与成长经历有关:他出生时父亲已44岁,论辈份他与幼儿园小伙伴隔了一代,他的父辈相当于小伙伴的祖父辈,因此从小他觉得自己是个小大人。

  朱小棣说,文革时父母被抓,他自己一个人在家里读书,书架最高一层是马恩全集,够不着,他只好从第二层鲁迅全集开始读,那时他十岁,挑着看,读懂的读,读不懂的翻过,十二岁,已经把鲁迅全集翻了几遍。从六十年代中开始,他着迷于报纸上的评论,看不同见解的人打笔战,看得很过瘾,潜移默化地,他自己写的文章也透出机敏,偶尔带着婉转的讥讽。

  朱小棣一直保持读书的习惯,他说,书就像一个“敲门砖”,借这个机会串串门,话不投机可以转身就走。

  他虽然写的是“闲”书,生活中其实一点也不闲,他在哈佛大学从事住房研究,零星时间里,忙里偷闲地写作,但一坐下来写文章便气定神闲,遂以“闲书”命名。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康德诞辰三百年|苏珊·奈曼:为什么这个世界仍需要伊曼纽尔·康德 2024-04-23 [22]
两个老头儿写的神奇算法,统治了全世界! 2024-04-23 [82]
所罗门诺夫:大语言模型的先知 2024-04-23 [27]
顶尖名校近7亿美元经费被冻结,只因一教授忘交结题报告 2024-04-20 [152]
张寿武:方程无解,求之不得 2024-04-20 [111]
关于陈算法的背景以及更新 2024-04-20 [90]
他们正在离开学术界 2024-04-17 [162]
孙立平: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大分岔 2024-04-16 [150]
阿贝尔奖得主阿维·威格德森三年后再获图灵奖!; 丘成桐:我们对基础科学的重视程度仍待提升 2024-04-16 [142]
周文星 | 美国战略界“保台派”的兴起、批判及其未来走向 2024-04-15 [250]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