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9日报道,当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2011美国蓝皮书》,对美国过去两年来的内政、外交政策,以及中美关系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美国蓝皮书》作者之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员院长王缉思认为,美国的国力具备继续往上走的条件。
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短期内不会动摇
2009年和2010年美国的经济增长分别是-2.6%和2.7%。2010年联邦财政赤字达1.29万亿美元,其规模在美国历史上排在第二位。洛克菲勒基金会的研究认为,当前美国经济的不稳定性,要比近25年来的任何时期都更严重。而美国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今年4月首次将美国主权债务信用评级前景从“稳定”将至“负面”。“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美国是衰落还是复兴”这个话题国际上存在争论。
《美国蓝皮书》作者之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员院长王缉思认为,美国的国力具备继续往上走的条件,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在未来二三十年内不会动摇。
王缉思:“她的移民社会带来的一些人才优势,他原本使美国实力一个世纪内保持上升姿态的这些因素依然存在,那么这些因素比如法治传统、多元化等等这些如果没有变化美国它本身是不会往下走的,使美国实力上升的因素现在还在。美国如果比喻的话像坐平顶山,就是他已经走到顶峰了,但是顶峰是个平顶还在上面且折腾着呢,什么时候真正下来我现在看不到,就不能因为一时一事的发展就做出一个判断。”
美国的科技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不可忽视
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陈宝森认为,目前学术界持“美国衰落论”的学者忽略了美国市场经济的一个最大优势。
陈宝森:“我认为现在讲美国衰弱的许多学者,都比较强调了美国金融资本所造成的祸害,这当然是对的,但是他们比较忽视美国市场经济的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科技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以及由此带来的美国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的提高,我认为只要美国继续保持这个优势还谈不上衰落。”
2011年的中美关系以“胡奥会”这一重大事件开局,此后两国关系看似风平浪静,但这种稳定局面是可逆的。蓝皮书认为,对中国而言,新时期的对美外交需要更加复杂、平衡、细腻的运筹。
中美博弈呈现出全面性、高危性的特点
蓝皮书作者之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助理兼美国研究所所长袁鹏认为,过去一年来,中美博弈呈现出全面性、高危性的特点,稍不注意会酿成更大的危机。
袁鹏:“就是你能想到的领域,包括像说谷歌网络这些,都出了问题,这在中美关系史上是第一次,这证明中美关系现在是一个很全面的态势,稍不注意会酿成更大的危机。以前是一超和多强之一的竞争,现在变成了是一超和世界经济老二的竞争,所以导致今后再发生炸馆撞机等类似事件,可能危险性要远远大过以前,何况中美博弈都是在南海、黄海、金融等等高危领域。”
蓝皮书分析认为,去年中美关系之所以出现这种戏剧性变化,深层原因是“后危机时代”中美关系延展的时空背景发生重大变化。
袁鹏:“一个最深刻的原因还是力量对比的变化,由于中美的力量对比恰恰跟世界权势东移新兴大国崛起这个国际大背景联系在一起,所以他显得比较深刻。第二个原因是心态的变化,我们是自信心增强,美国是焦虑感上升,所以在看待同一个事物的时候双方心态是不一样的。第三是战略变化,不能否认奥巴马上台后,确实出现关注亚太关注新兴大国的趋势,这种趋势无形之中使中国过去比布什那几年成为他关注的焦点。第四个原因是第三方因素,越南、印尼、菲律宾、韩国、日本、朝鲜第三方利用中美矛盾在谋求他们的利益。第五个原因是偶然事件,天安号事件、渔船事件等等,包括核心利益说等等。”
中美关系正处在战略抉择的“十字路口”
“胡奥会”确立了中美“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可是在迈向未来的过程中,大家发现中美之间的矛盾一个也没解决。因此蓝皮书认为,中美关系正处在战略抉择的“十字路口”,到了必须重新界定关系模式的关键时期。
袁鹏:“在双方的领导人希望稳定关系,双方两国战略也需要稳定关系的同时,怎么让这个关系在经过了四十年的正常化的过程中,进入第二轮的正常化。它的前景我觉得还是谨慎乐观的。双方的高层和战略界对中美关系的把握是比较清醒的。未来5到10年双方的战略还不是一个相互对冲的战略,中国只是美国未来5到10年面临的的4到5大挑战中的一个,而不是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