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30年的经济快速成长,已让她跃升至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来日本因地震而引发的核灾,对原已陷入泥淖的日本经济无疑雪上加霜,加上近年美国经济不景气,因此,中国从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经济火车头似已为期不远。然而,从追求自身经济发展,到在世界经贸体系中扮演举足轻重角色,中国企业值此转型期,如何从量的优势过度到质的优势,易言之,如何从偏重亮丽的销售数据,转变为追寻消费者长期认同与忠诚度,是中国企业在现阶段发展中所应思考的课题。
彭博商业周刊去年公布的2009年世界百大科技公司,名列第一和第三的是中国的比亚迪(BYD)及腾讯(TENCENT),但这两家公司的国际知名度却远不及排名第二和第四的美国苹果(APPLE)和亚马逊公司(AMAZON),显示中国企业在放眼世界,迈向全球化的道路上,迫切需要良好企业形象的加持。
所谓企业形象,主要指的是企业经由与其利益相关者(stake holders)以及其所运作环境之间的互动,呈现出特质,而在广大消费者心中留下的印象。因此,企业形象的建立,并非由企业主导,而是源自于企业将其目标、优势与愿景不断与外界互动交流的结果。
企业应能紧抓时代或社会的脉动,快速反应调整,甚或创新引领风潮;然而,对市场变化的灵活掌控,必须建构在发挥特长,以及维护中心价值,才能令消费者留下鲜明印象,并获得认同。
具良好形象的企业,在危机发生时的生存机率较高,美国苹果公司每推出新产品都能引起全球疯狂热销,甚至在其招牌产品iPhone 4G出现功能瑕疵而遭批评时,都能安然度过,即为明证。
对许多大举进行海外投资,准备迈向国际化的中资企业而言,企业形象与品牌这种无形资产确能藉由提升当地消费者心中对其在本地市场运作的合法正当性,以克服跨越不同国家体制环境的鸿沟,强化企业融入本地文化及获取战略性资产(strategic asset)的能力,进而加速全球化。联想2004年购并IBM个人计算机事业部门使其成为中国企业进军海外的开路先锋,此举除为获得技术,更为移植 IBM的企业品牌,并整合利用IBM已有的销售通路,协助联想打开美国及国际市场。
华人企业老板多认为将资源运用在建立企业形象,不符合经济效益,因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效果难以用具体数据衡量,但降低成本,拚市占率、冲业绩等方面,效果立竿见影。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遇见瓶颈,若无自身的品牌形象,无法建立消费者忠诚度,只要在厮杀激烈的商场上有更具价格优势的产品出现,消费大众可能立即转向。
「Made in China」的产品曾为中国 赢得得世界工厂的名号,但消费者对于制造这些产品的中国企业却不甚了解,甚至有时还存有负面偏见, 当中国制产品横扫全球背后所倚赖的优势不再,如何藉由创立优良品牌及企业形象,获得广泛认同,提升企业永续竞争力,将是华人企业晋升为全球知名企业所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