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2011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江苏行•南京人才项目合作洽谈会”在宁揭幕。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市长季建业会见了全体代表团成员。南京市领导钱继红、刘以安、赵晓江会见时在座。
杨卫泽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南京人民对大家来宁表示欢迎和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他说,南京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独特的山水城林组合、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四大优势于一身,在国内城市中软资源名列前茅。在新一轮发展中,南京要抢抓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战略、以创新型经济为主攻方向的第三次机遇,就要充分发挥软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充分依靠科教人才资源支撑的产业和企业,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人才引领的产业和企业,其中吸引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是关键。作为党委政府,要做好“移栽大树”和“育苗造林”的工作,特别是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环境和制度,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和科技创业企业在南京聚集发展。各类人才在南京集聚之时,也就是南京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更加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时候。衷心欢迎你们来到南京这块热土创新创业,实现你们科技报国的愿望。
海外嘉宾
季建业市长向代表团成员着重介绍了南京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打造创新平台的情况,以及13个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产业特色。他表示,欢迎各位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到南京参与平台建设、创办科技型企业,南京将为大家回国创新创业提供一系列支持保障和服务。
161位来自美国的专家和博士参加了这次跨及江苏11市的考察洽谈活动。由杨鸣博士带队的高科技团队的专家们,分别参加了长三角的宁波、杭州、南京、无锡、常熟、江阴等市的活动。杨鸣博士和方平所申报的“基于云数据中心的城市智能交通和智能物流”项目,成为这次杭州和南京项目洽谈中的亮点。他们所申报的第三批杭州5050大型项目,已经在杭州与开发区初步形成深度开发协议,得到余杭开发区领导“一事一议,上不封顶”的政策鼓励;团队申报的“城市智能交通综合治理”项目,已经在南京麒麟开发区立项落地,并得到南京两大电视台、三大报刊媒体的采访。该项目预计将在2011年7月15日在美国硅谷举行签约仪式。并且届时将有南京市长季建业亲自到会祝贺。
杨鸣接受媒体采访
代表团成员表示,江苏和南京重视海外高层次人才,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理念和做法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南京是他们回国创新创业的首选地之一,希望在活动中找到合作的可能,在南京实现创新创业的愿望。
在随后的揭幕仪式上,市委常委、副市长赵晓江致辞。据了解,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的60多位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在市侨办的安排下,将分别前往新城科技园、浦口开发区、雨花软件园、江宁开发区,与政府、开发园区、科技园区、高校、企业等,进行以人才项目对接为主题的交流互动。
相关报道:
选择常熟 落户福地
——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江苏行常熟合作洽谈会侧记
文/《常熟日报》记者 陈竞之
6月23日,虞山福地人才云集,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江苏行苏州站在常熟启动。常熟以良好的生态和人文环境、优越的招才引智政策,吸引了众多怀揣项目的海外人才,当场就有10个创业创新项目签约落户常熟。
“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江苏行”是省侨办的侨务引智品牌活动,主要为海外有博士学位、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回国创业意向的高层次人才到江苏创业发展提供良好平台。常熟已连续两年成为“江苏行”活动苏州站的首站。
江苏行嘉宾代表、江苏美力光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王立军博士在参加活动时告诉记者,跟常熟结缘是巧合,也是必然。今年3月,远在纽约的他从网上看到国内将举办2011“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江苏行”活动,便提交了一个高端医学成像设备项目申请。之后,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园的领导迅速给予反馈,并热情邀请他考察常熟。“政府在项目运作过程中公平、透明、比较开放,常熟的区位优势明显、产业配套比较齐全,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还在打造一个高端的医疗器械产业链,这样的环境非常适合推进我们这个项目的产业化。”据王立军博士介绍,他和团队带来的这类医学成像设备是目前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国际上售价高达350万元。他希望能把这样一个高端产品引回国内的产业化,让更多人受益。
常熟以悠久的人文历史和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成为53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江苏行嘉宾眼中的福地。他们向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抛出一个个“绣球”,“云服务数据中心对城市密集区域交通的智能控制”“纳米材料与节能环保应用技术”等10个科技含量高、生产实践性强的项目当场签约,海外人才与本市各经济板块达成合作意向。他们认为,这次活动为他们创新、创业创造了很好的机会。
江苏行嘉宾、美国华裔教授专家协会郭繁夏博士对此次活动在常熟的成功举办表示非常满意。他说,各行业、各领域、各个专业背景、各个地区的高端人才在常熟集聚,大家充分交流,在相近的领域互相探讨对接,无论对产业化和理论研究都有促进作用。郭繁夏在美国工作多年,这次带来了城市智能交通管理项目,并和东南经济开发区签约合作。他说,这个项目的前提是要有过硬的基础建设,起步的台阶非常高、周期非常长,常熟的硬件环境和政策措施让他和他的团队感觉到有非常大的潜力和机会把这个项目发展起来。
正如郭繁夏所言,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推进与产业化都需要政府的支持,而在来常创新创业人才的眼中,常熟市政府的做法甚至超越了他们的预期。2009年以来,常熟共引进42个创业创新人才团队,资助金额达6120万元。在去年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江苏行活动中,共有6个创业类项目在常熟注册落户,今年又吸引了更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