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科技前沿
关键字  范围   
 
美国宇航局“机器人着陆器”飞行测试  完成多项高难度动作
美国宇航局“机器人着陆器”飞行测试 完成多项高难度动作
2011/6/29 15:36:02 | 浏览:2045 | 评论:0

  美国宇航局的机器人着陆器近日完成飞行测试,在测试中,着陆器完成了多项高难度飞行动作,为下一步进入实战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在空中盘旋停留对于美国宇航局的机器人着陆器来说,可算得上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如果在空中自主飞行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视频中展示的画面,即机器人着陆器转到红外影像的瞬间。而恰在此时,从着陆器的推进器中发出的热量,突然间产生出了以前从不曾见到过的漩涡,在“爆发”的瞬间被一览无余的拍摄了下来。

美国宇航局“机器人着陆器”飞行测试  完成多项高难度动作
从着陆器的推进器中发出的热量,突然间产生出了以前从不曾见到过的漩涡,在“爆发”的瞬间被一览无余的拍摄了下来

美国宇航局“机器人着陆器”飞行测试  完成多项高难度动作
研究人员还计划在未来为该机器人着陆器进行更多的自主飞行测试,很可能会尝试让其完成飞行100英尺的高度,并在空中持续60秒钟

美国宇航局“机器人着陆器”飞行测试  完成多项高难度动作
此机器人着陆器原型还会为开发和测试算法式、传感器、航空电子设备、软件、着陆支架以及整合系统元素提供一个平台

  这台机器人着陆器在6月8日时也曾做了一次试验,但当时自主飞行盘旋只达到了1.5英尺的高度,仅仅持续了15秒。在那次试验中,为了防止着陆器在飞行中遇到紧急事件,研究人员还专门执行了一项名为“立即降落”的异常终止命令,以应对飞行过程中的试验“流产“。而这组视频是于今年6月13日在美国阿拉巴马州亨茨维尔市的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拍摄到的,画面中显示了美国宇航局机器人着陆器原型的首次成功自由飞行。在这次的飞行中,机器人着陆器在27秒中成功的完成了7英尺的向上飞行高度,这就证明它完全可以执行自主飞行的任务了,例如在空中完成一段持续时间的盘旋,并自主控制位置和方向,以成功着陆。据描述,当着陆器轻轻的成功返回着陆后,控制室中想起了热烈的掌声。目前,研究人员还计划在未来为该机器人着陆器进行更多的自主飞行测试,很可能会尝试让其完成飞行100英尺的高度,并在空中持续60秒钟以上。

美国宇航局“机器人着陆器”飞行测试  完成多项高难度动作
机器人着陆器在27秒中成功的完成了7英尺的向上飞行高度,这就证明它完全可以执行自主飞行的任务了

  这些测试将会对未来开发新一代小型智能的多用机器人着陆器起到很大的帮助,科学家设想,未来的一天,这种新型机器人着陆器会在月球或者其它一些人类不能够登陆的星体表面(包括地球附近的行星),进行相关的科学和探测试验。且此机器人着陆器原型还会为开发和传感器、航空电子设备、软件、着陆支架以及整合系统元素提供一个平台,以支持在那些大气制动和没有降落之地的无空气星球上自主着陆。该试验程序也会促进美国宇航局在太阳系中那些无空气星球上的科学引导和开发探索活动。

相关文章:『宇宙
『科技前沿』 英科学家称“瘦长”虫洞或可实现时空旅行 2014-05-28 [4104]
『科技前沿』 我们的太阳系究竟位于银河系的什么位置?太阳没吞噬地球已算是万幸 2014-05-25 [7838]
『科技前沿』 NASA发现迄今最冷褐矮星:温度接近地球北极 2014-04-30 [2330]
『科技前沿』 现有的宇宙并非唯一 NASA发现最类地行星Kepler-186 比地球大10% 2014-04-22 [2856]
『科技前沿』 美国宇航局:太阳爆发超级耀斑 能容纳下35个地球 2014-04-02 [2141]
『科技前沿』 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发现宇宙诞生时涟漪 或可印证大爆炸模型 2014-03-31 [4105]
『科技前沿』 SETI:化学物质大气层揭示行星生长过程 2014-03-27 [2266]
『科技前沿』 哈佛科学家提出寻找流浪黑洞新方法 2014-03-25 [2419]
『学人动向』 史丹福大學天文物理學副教授郭兆林:宇宙起源 找到證據 2014-03-18 [6172]
『科技前沿』 NASA即将发送高速探测器 从彗星取样 2014-03-05 [2597]
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栏目:『科技前沿
联合国人居署发布的《2024 全球城市人工智能评估报告:利用 AI 构建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 2025-04-02 [11]
为躲避花粉过敏,海森堡逃到一个小岛,却意外掀起量子革命 2025-03-27 [120]
他的公司被稱作黑匣子-他希望矽谷為美國而戰 2025-03-27 [122]
那些让你更聪明的科学新概念 2025-02-26 [908]
31组超有趣的创意对比,带你看清世界的神奇反差! 2025-02-21 [1035]
2025年,AI到底会给科学界带来怎样的变化? 2025-02-21 [1103]
献分享|Angew. Chem.| 超分子切换液-液相分离以协调酶动力学 2025-02-21 [1016]
原子核的利用 2025-02-21 [1035]
科幻小说中的硅基生命,就要实现了吗? 2025-02-21 [1034]
想搞懂宇宙如何演化或许只需要……10亿年? 2025-02-20 [109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慕波:爬取7万条帖子  看看人们都是怎么吐槽相亲的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