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大陆评述
关键字  范围   
 
《人民日报》时评:复旦与交大“招生掐架”暴露教育功利化之害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人民时评 姜赟 | 2011/7/3 7:01:12 | 浏览:1798 | 评论:0

考生有自主选择权,高校应凭自身影响力吸引人,而不是用欺骗、攻讦和利诱等手段“绑架”考生&

  高校招生,往往被喻为“大战”。近日,这场大战再起硝烟。复旦大学称有人假冒该校老师欺骗考生修改志愿,更有教师在微博上直指“李鬼”来自上海交大。上海交大则紧急回应,称不存在上述行为。

  且不论真相如何、谁是谁非,这样的过招,在某种程度上折射高校招生时争夺优质生源的乱象。从自主招生的“北约”、“华约”抱团“掐尖”,到去年北大清华公布的新生状元数相互“打架”,高分考生作为“稀缺资源”,屡屡让各个学校费尽心机。

  的确,优质生源是决定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是,考生有自主选择权,高校应凭自身影响力吸引人,而不是用别的什么手段,如果罔顾规则甚至触犯法律,则不仅损及学校声誉,更会给学生留下令人失望的“第一课”。

  乱象产生,源于招生已成一些高校的“面子工程”。比拼状元数,比拼分数线……一旦生源被看成衡量高校实力的重要标准,学校下任务、定指标、许重奖,承受巨大压力的招生工作出现无序竞争,也就在所难免。从一些高校为提高分数线只设一个招生计划,到一校猛打另一校招生热线致使线路繁忙,各种奇招、怪招迭出,便是明证。

  一些情况值得注意:招生的过程和结果表面上公开透明,但是招生人员“私下”的活动——包括动用各种关系进行的种种许诺、游说等——却始终暗潮涌动。而对于高考招生,缺少法规细则进行引导规范,也没有相关罚则让“越轨者”止步。既有重重压力,又有规则缺失,不正当竞争怎能不愈演愈烈?

  实际上,“生源崇拜”只是“分数崇拜”的延续。高分不等于优质,招收的高分考生多也不等于学校一流。这样的常识,我们已经讨论了很多年,却还是难成共识。这当中,有选材标准单一的原因,有评价体制不够合理的原因,也有高校自身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原因。

  如果把高校招生看成基础教育的终点,招生掐架背后的“生源崇拜”会反馈到基础教育的过程,“分数至上”、“应试为先”的魅影,将难以挥去。而如果把高校招生看成高等教育的起点,那么,这样极端功利化竞争也会影响到高校的教育方向,让一些学生从一开始就曲解了成功的含义。

  一切以优质生源为先,这样的认识本身正佐证着对于教育结果的功利化评判和对于教育本质的功利化认知。从“被就业”牵扯出的高校就业率造假,到各种大学排行榜背后的利益链条,再到号称“没有4000万身价不要来见我”的教授,这种种事件,与招生乱象一样,都反映着教育功利化的迷思。

  大学是创造社会理想的地方。当津津乐道于“分数线”、“状元数”,当为了“掐尖”而不惜掐架,高校不妨问一问自己:我们的社会,究竟需要怎样的大学?说到底,高校追求的不应是“分数化政绩”,而应是文化传薪人、社会守望者的使命和责任。

 相关评论:复旦交大抢生源,都是高校“掐尖”惹的祸?和平论坛))

     复旦交大抢生源“口水战”暂停,其实这一争斗只是高招畸形竞争冰山一角,“好学生都去了香港和美国”凸显出国内高招的无奈之境。继1日复旦大学招生办发表措辞严厉的《关于部分省市考生受骗修改志愿的严正声明》后,2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通过其官方微博上进行回应,称“本校招生老师无人冒充其他院校老师通知考生取消其与他校所签协议,对一切捏造事实、诋毁我校的行为,依法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7月3日《南方都市报》)

      从去年北大清华的“状元门”,到今年复旦交大的“微博门”,都是高校“掐尖”惹的祸。“掐尖”本无错,只可惜中国高校只掐高考中那些拔尖的学生,只掐分数。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不去“掐尖”属于异类。从小学开始,中国的家长和孩子一路经历这样的“掐尖”过程,这是进名校的必由之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得不放下原有的兴趣爱好,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学习上,放在分数上。

       据媒体报道,内地已有17名省级和市级状元被香港大学录取,其中包括北京文科三名并列第一的考生。香港大学今年在内地约招300人左右,而申请者逾万人。内地考生还是很看得上港大的,当然还有其最高达48万港元的全额奖学金。

  去年“掐尖”的主角——北大和清华今年很低调,但老大老二不干仗了,老三老四老五老六什么的不想消停。这不,另据媒体报道,复旦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最近打起了抢夺生源的口水战。先是复旦大学发表声明称,有人假冒该校老师 怂恿复旦“预录取考生”改志愿;而打去电话的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则连发4条官方微博,称没有这回事,并将对造谣者追究法律责任。昨天最新的消息是,此事已经上报给了当地的教育部门。看来,不仅是企业之间玩儿阴的,高校之间对此也是心领神会。不过顺便插一句,神仙打架,小鬼遭殃,考生个人信息的泄露好像无人问津了。

  而在前段时间,围绕着南方科技大学的是是非非更为引人瞩目。先是45名学生集体缺席高考,再到教授离开、学生退学等等事件,搞得大家对于南科大这一“自主招生、自授学位”的前景颇为看淡。

  看似信马由缰的三条不相干的新闻,其实说的都是学校生源的那些事儿:第一个有点趋之若鹜的感觉,甚至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第二个则是“抢亲”,不抢不行啊,好的生源永远是紧俏货,在这一点上甭管是211还是985;第三个则不是抢不抢亲的问题了,而是以后还有没有亲事的问题了。

  世界上有意思的事情,都是比较出来的。不同的生源境遇,在于不同的教育DNA。港大属于“外体制”,学校是没有行政级别的,讲究的是“有歧为贵,不取苟同”,声名赫赫之下自然让学习尖子心向往之;复旦、交大属于“体制内”的名校,虽然没出来什么大师,也不像北大、清华出富翁和高官,但以后至少饭碗有得保障;南科大属于“体制外”,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牛则牛矣,没得保障。

  每年的高考结束,总是少不了港大的新闻。似乎大家都愿意这么做标题——多少“状元”跟着港大走了。抢眼归抢眼,一个港大,虽然是一条鲶鱼,毕竟触动不大,可能只是让北大、清华哥俩更上火一些,因为他们两家原本才是尖子考生的不二之选。南科大其实也是一条鲶鱼,而且是一条可以很“搞”的鲶鱼,但步履维艰,不仅上蹿下跳的“鲶鱼效应”无从发挥,而且自己能否生存下去也是个问题。于是,没压力,自然没动力,高校之间的竞争也就是每年7月掐个尖,掐个架。

  年复一年的高校之间的“掐尖”大战,不是对人才的重视,而是为博取政绩,这很“悲催”。体制之下,我们的考生只能够获得一个高校的录取通知书,这也注定了对于人才所谓的争夺,只限于高考之后、填写高考志愿之前这么一小段时间,录取以后,这股“礼贤下士”的劲头也就没了。学生看似被抢,其实跟去工农中建任何一个银行存钱一样,没多大差别。但是,高校之间的竞争,电光火石的应该是教学质量,而不是仅仅表现在对生源热热闹闹的争抢上。如果治学一流,像港大那样对尖子生充满磁力,夫不抢,故天下莫能与之抢。


  名校“掐尖”虽然只是一种招生过程中的无奈,但作为中国最好的几所大学,如果把中国老百姓的注意力集中在极少数的高分考生上,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都在喊减负,都在呼吁实现素质教育,看中国的大学如何评判学生,难道中国的优秀人才就集中在这极少数的高分考生中?

  他们的这种“掐尖”,让高中的校长、班主任只能唯分数论,只能靠高考的数字说话,数字甚至跟老师的奖金、福利挂钩,高中要实现素质教育谈何容易?他们的这种“掐尖”,让家长焦虑,争先恐后抢跑,为分数而奋战。

搶尖子生 高校諜對諜趙一海、陳鳴、黃秀麗)

《人民日报》时评:复旦与交大“招生掐架”暴露教育功利化之害
名校亂搶生源,學生何去何從?圖為復旦大學招生面試現場
中國高校招生戰打得火熱,招生人員長期駐點,展開偵察和反偵察,挖角和反挖角,已經使高校招生越來越像一場諜戰。

復旦、交大的招生互掐大戲,讓中國高校變異的招生戰火爆上演,這場「暗戰」變成「明鬥」揭示高校競爭背後分數至上的政績觀,高校自主招生和學生自主選擇依然長路漫漫。

2011年7月1日,復旦大學招生網在顯要位置發表了一則《關於部分省市考生受騙修改志願的嚴正聲明》,披露「有人冒充復旦老師致電考生稱此前與復旦所簽協議取消」。復旦招生組官方微博進一步指明,「上海某理工類院校諮詢人員冒充復旦老師」,並稱此舉導致部分省市考生被騙,轉報其他院校。

7月2日晚,上海交通大學招辦網站迅即做出反應,稱該校招生老師無人冒充其他院校老師。

在聲明裡,復旦稱兄弟院校的行為「其性質之惡劣,行為之嚴重,道德之敗壞,無異於詐騙」。而交大則宣稱「對一切捏造事實、詆毀我校的行為,依法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以上兩篇聲明在7月4日下午均已撤下,上海市教育主管部門介入協調。

復旦和交大一向被視為上海最好的兩家高校,放在全國,除了北大清華牢牢地霸守高校排名前兩位,第三把交椅之爭即在復旦、交大、人大等數家高校之間展開。

一位復旦大學招生辦人士稱,「騙考生改志願」的事最早在山西發現,當時有一名報考復旦的考生,連續接到數個自稱復旦招生老師的電話,打聽該考生的估分成績,還建議該考生將志願改為「上海交大」。據該考生表示,來電者為女性,但復旦山西招生組人員皆為該校哲學系男性教員。

此後,復旦方面又連續接到雲南、廣東等地考生長途電話,詢問是否取消了之前簽署的預錄取協議。復旦大學招生辦火速向全國28個招生組致電,要求立即通知所有已簽預錄取協議的考生不要上當。

但是類似傳言還是在昆明其他幾個重點高中傳播開來。

昆明市一重點高中的老師王文(化名)向復旦大學招生辦致電詢問,得到的答覆是,「回撥過去已顯示『號碼不存在』」。已不存在的電話號碼使真相愈發撲朔迷離。王文認為,學生接到的冒名電話也有可能是家長所為,「招生暗戰早已不局限於高校,學生之間、家長之間相互拆台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而被指為欺騙者的上海交大自稱在廣東同樣也遭遇到復旦的「狙擊」。一位上海交大招生組工作人員說,在志願填報系統臨關網前,已和上海交大簽署預錄取協議的學生陸續接到來自復旦招生組的電話,「此舉意在讓學生『反水』」(變卦、背叛之意)。

●半夜搶到人 天未亮被挖走

究竟有多少考生接到冒充者的電話,多少考生因此更改志願改填「上海同城另一理工科院校」?時至今日,上海交大與復旦均未充分的「證實」和「證偽」。但這場被教育界稱為「撕破臉皮」的對抗,雙方都氣勢洶洶。

在目前招生工作激烈背景下,各類被招生院校視為危險的流言並不罕見。

6月26日,清華四川招生組在微博上闢謠,提醒那些被清華大學認定的自主加分同學不要通過提前批次志願報考其他學校,不要輕信所謂入學後轉入考生滿意專業的說法。時隔僅兩天後的6月28日,北大四川招生組又透過成都商報記者闢謠,稱有人向高分考生散布不實短信,北大聲明從未出現過違背預錄取協議及招生承諾的情況……

老師畫「戰區」打人情牌

高校招生辦法各異,高招迭出。長期駐點,保證情報通暢,研究學生家長心理,宣講和闢謠,偵察和反偵察,挖角和反挖角,已經使各地的高校招生越來越像一場諜戰。有的高校按院系畫分「戰區」,分工負責各個省,有的則把招生老師派往籍貫所在省份,充分發揮鄉土人情優勢。

復旦大學招生組一位徐姓老師說,2010年為了能招收到徘徊在北大錄取線上下的學生,復旦重慶招生組特地和北大訂了同一間賓館,住下之後才發現「這道理大家都懂」,裡面已經進駐了六所著名高校,每天樓上樓下爭奪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

馮瑋是復旦大學湖北招生組組長、該校歷史系教授,他因為連日來猛力發微博,揭露名校「招生內幕」一時成為網路紅人。

他透露,招生組入住的酒店地理位置都十分考究,他們在湖北選擇的酒店鄰近省政府,正對省教育廳,「老百姓再不認識路,能不知道省政府在哪裡?」並且該酒店是中國電信投資建設的,「可以保證網路暢通」,在信息時代這一點十分重要,網路卡殼帶來的可能是重大的生源損失。

目前,考生的志願填報都是在互聯網上完成。學校向學生表達錄取意願的方式是簽署預錄取協議,而學生表示誠意的方法則是把志願填報密碼「交出來」。

事實上,凡是簽署了預錄取協議的學生,該校招生組人員都要求學生告知登陸密碼,這是為了避免考生私下做任何變動,招生組人員亦能全天進行「動態監控」,馮瑋將這比喻成為「隨時觀察敵情」。

招生組人員一旦發現進入不了系統,這就是一個強烈的信號:密碼被更改——這名學生「反水」了。

情報迅速傳達比什麼時候都更重要。在各個省份,按慣例,北大清華兩校都會在第一時間拿到排名表。隨後是復旦、人大、交大等高校。「我們大致就能夠圈出300名進入我們視野的考生,然後第一時間通過『飛信』軟件發送短信。」馮瑋說。

時效的把握上清華一向是佼佼者。2011年湖北省理科狀元王震霆在凌晨5時多接到班主任李軼的電話,班主任尚不知自己的學生已經成為了狀元。而事實上,王的父母早在凌晨3時便接到了清華大學招生組的報喜電話。而當時距離分數公布時間尚有十幾個小時。

校方調虎離山 狀元叛逃

反面案例也有,復旦重慶招生組的徐老師稱,有一年,復旦曾在半夜12時30分談下一名學生,凌晨2時就被人大挖走。

招生界最著名的「挖角」事件發生在2007年,當時的重慶市文科狀元黃文帝已答應就讀北大,其後被清華大學勸說「反水」成功。

等北大重慶招生組的老師再次聯繫黃文帝時,他已經被清華「調虎離山」,邀請至清華園的荷塘邊參加為期十天的「狀元夏令營」。

●北清霸權 復旦交大難招架

在一位上海的招生工作老師看來,此次復旦交大的口水戰更像是友軍擦槍走火,他認為更應該去反對北清(北大清華)霸權。「每年都是北大清華先挑,再撿些剩飯剩菜吃。」

實際上最近幾年,復旦、交大在北大、清華的強勢招生攻勢面前,已經很難招架,甚至面臨著上海本土狀元也被「洗劫一空」的境地。

在湖北一著名重點中學,馮瑋按照考生信息表上的聯繫電話打過去,接電話的居然是班主任,馮瑋要求見一見學生,這名班主任態度強硬的予以拒絕。而在黃岡中學,甚至考生信息表上的聯繫電話都是空白。

宜昌夷陵中學的理科生高明全省排名第57位。直到7月1日上午之前,馮瑋還在慶幸為學校招來了一位高分考生。一位同事卻突然沖進門來報告——高明「反水」了!

考出高分 說客擠破門

6月27日拿到了學生排名名單之後,馮瑋即電告高明要找她見面。兩個人約在下午兩點在酒店大堂會面,談話尚未結束,就連續有三個電話催促高明回校。

6月28日,高明在父母的陪同下來和馮瑋簽預錄取協議,復旦所承諾的是高明心儀的經管實驗班。回家之後,文弱的高明給馮瑋發了一條短信:請保密。誰知悲劇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最終高家未能頂住壓力,改報了北大。

馮瑋立即給高明的父親打了一個電話。電話那一端,高父大哭道:「我受不了了,我已經崩潰了。我家房子漏雨的時候,他們在哪裡?現在我女兒考了好成績,他們全都出來了!」

7月6日,照馮瑋的轉述,高明的父親在電話裡稱,自從孩子考出高分,家裡就從未「消停」,由各路人馬組成的說客紛至沓來,其中有區領導、教委領導、學校領導、高父所在單位領導、「能說上話」的親戚、朋友和同學……。

暗渡陳倉 勝利大逃亡

也有竭力自救最終暗渡陳倉的例子,今年中部某省一位簽署了復旦大學預錄取協議的理科考生,按照學校的意願填報了北大醫學部,數日之內,他的志願填報系統上都寫著北大醫學部,然而臨近關網前兩小時,他突然改填了復旦大學某專業,成功實現了「勝利大逃亡」。

「高校的唯一目標就是拿到學生,有時就會做出喪失教師尊嚴、原則和良心的舉動。」

其實,入讀北大清華,不論對當地政府還是老師都是一項了不起的成績,對學生通常也有經濟上的獎勵。

考進北清 老師獎8萬

湖南石門縣安監局出台了三條激勵「創學」措施,凡幹部職工子女考取北大、清華的獎勵1萬元。湖南師大附中海口中學曾為分別考上北清的兩位學生各頒發10萬元獎金。在重慶某縣的行情是,考進一個北大清華,獎勵老師8萬元。此外,該考生的任課教師和班主任也能拿到幾萬的獎金,獎金的額度每年都在遞增。

至於這個獎金從何而來,以重慶為例,有重慶市級獎勵,還有所在的區縣級獎勵,再有高中給的獎勵,至於學校的獎金從何而來,自然就來自於這些自費借讀生,構成了一個循環。

在清華招生辦主任于涵看來,亂搶生源是系統問題。于涵認為「在這個體系下,學生成了賣家,高校成為買家,高校的唯一目標就是拿到學生,有時就會做出喪失教師尊嚴、原則和良心的舉動。」

「我們的教育制度就是等級制度,有一本二本三本,高校自己有正部級副部級,還有985、211、普通本科。」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說:「這種等級化深入中國所有辦學體系之中。」

「現在甚至連高中也在互掐,這個局面很危險,完全突破了底線,已經背離了教育的本質。再這麼下去,我們會有很大的危機。中國所有的大學會失去所有人的信任,人才可能會全部流走。」熊丙奇說。

相关栏目:『大陆评述
惠誉太会戳痛处了! 2024-04-15 [160]
重磅!中国高校职称评审小同行评价研究报告(2023)发布 2024-04-14 [97]
揭秘清华近2年留学去向! 2024-04-10 [279]
985高校副教授非升即走失败,留给我们7大教训! 2024-04-06 [230]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已是一个假故事 2024-04-02 [163]
中国国安部:警惕!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调查咨询活动暗藏国家安全风险__ 2024-03-29 [320]
财政部对中央部门和地方财政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提出明确要求 2024-03-29 [195]
2024年“老人年龄标准”公布,超过这个年龄,就可被叫老年人了 2024-02-04 [369]
450万考公人数捅破天,他们中间出不了马斯克,也不会有包青天 2024-03-20 [250]
320张老照片:看中国女性百年变化史 2024-03-09 [42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推荐:2019年底前中国高校重要学术论坛(10月 - 12 月) :黄奇帆:今后10年,中国经济将发生5个历史性变化 :为了在外太空住,人们都设计过怎样的房子?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