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個科學獎勝出的18位應氏學者,日前在加州洛杉磯舉行的英特爾科學獎競賽中(The Intel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與來自世界各地60餘國家的1600名科學小將角逐400萬元的獎品及獎學金,共奪得八項被稱為英特爾之星的大獎。
應氏學者2011年成績亮麗,18位應氏學者超過英特爾入圍人數的1%,共贏得2%的獎項,包括八8項被稱為英特爾之星的大獎。其中包括華裔女生周原(Elaine Zhou)在內的15名佛州學生,其餘14人為奧蘭多的雪倫‧史達克頓(Shannon Somer Stockton)、艾蜜莉‧維爾曲(Emily Leona Welch)、史瑞卡‧瑞迪(Srikar Patlola Reddy)、伊莉莎白‧羅斯(Elizabeth Sara Ross)、亞君‧馬素爾(Arjun Mathur);墨爾本地區的裁德‧哈瑞斯(Chad Lawrence Harris)、賈似汀‧羅莎倫(Justin Kenrick Ramsaran)、潘西可拉的德蘭‧德瑞波(Dylan Cooper Dalrymple);佛邁爾斯地區的珊曼莎‧普貝克蘭(Samantha Renae Prabakaran);奧維多地區的尼爾‧佩托(Neel Sanjay Patel);衛瑞區的克里斯登‧克萊頓(Kristen Elaine Clayton);布希諾的亞歷士‧啟樂(Alex Keeler);衛星海灘區的瑞秋‧艾朗森(Rachel Ann Aaronson)及天帕區的潔思美‧薩邁亞‧羅伯斯(Jasmine Samaiya Roberts)。另外還有三名紐約學生:水牛城的瑪莉莎‧蔻曼斯基(Marissa Nicole Komanski)、米勒瓦‧瑞格蘭瓦(Minerva Huang Ringland)和唐娜‧荷根(Dana Victoria Hogan)。
這些高中生都是華裔慈善家應立人贊助的科學獎競賽中的優勝者,包括向中佛州7郡徵選的應立人科學獎.com),應立人博士橘郡科學獎、應立人博士紐約三區24郡科學獎,或是佛州科學獎應立人提供的總冠軍獎得主(www.FloridaSSEF.net)。
應立人推廣科學有成。圖為他(後二排年長者)與部分參加英特爾的應氏科學星星小將合影(余綺瀅提供)
這些科學競賽活動由當地科學家、企業家及慈善家贊助,應立人於13年前在奧蘭多科學中心創辦應立人科學獎,目前已擴展成為向全佛州及紐約州半數以上非紐約都會區的24個郡縣學生徵選的四項科學獎競賽活動。
應立人創辦的應立人科學獎,以相當於鼓勵博士研究生的5000元獎金鼓勵優勝者,必要時甚至由兩人或三人並列,各得5000元獎金,指導老師及學校各得1000元,第二名2000元,最後入圍決賽者三人均各得1000元研究基金。
應立人為了提高大眾對科學研究的關注,以及鼓勵優秀的科學研究學員,不僅在活動中頒發高額獎金鼓勵優勝者,也連帶獎勵其指導老師和學校,並大力向媒體推介優秀的優勝者,讓科學研究蔚為風氣。
他表示,就如美國總統歐巴馬所言,一個學校的運動團體獲勝,總能得到媒體的高度關注,而科學項目獲獎,卻往往不受注意,甚至不在新聞中被提及,讓有心從事科學領域研究的青年,無法成為青少年的標竿。
應立人以「團結可以改變世界」的信念(Together we can make this a better world),自費籌辦科學獎競賽活動,除了各競賽優勝獎外,也成立應氏學者組織獎勵學員,目前應氏學者已儼然成為一個溫馨的大家庭,成員們互相鼓勵祝福。
去年在英特爾之星贏得第一名的珍妮佛‧魯賓(Gennifer Reid Rubin)及奧瑞‧雷秀爾(Audrey Christine Leasure),在休士頓的I-SWEEEP Science Fair贏得銀牌,這次特別到會場探望應氏學者,為他們加油。剛從哈佛畢業,曾三次贏得應氏科學獎總冠軍的席芙‧葛拉倪(Shiv Gaglani),獲得2004年第二名的英特爾之星也已出書,發表參加英特爾科學獎的觀感。
有關詳情,可聯絡應氏基金會主任余綺瀅Cynthia Yu,電話(407)876-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