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生物医学
关键字  范围   
 
超級淋病 驚現日本 恐傳美國
来源:世界新聞網 | 2011/7/12 15:40:02 | 浏览:2262 | 评论:3

  科學家已在日本發現一種對目前建議使用的各種抗生素具有抗藥性的淋病「超級菌株」,可能使這種全球最常見,可是原來很容易治療的性病,變成全球公共衛生威脅。

  頭孢菌素(Cephalosporins)是目前最後一種廣泛用於治療淋病的的抗生素,而公衛官員一直擔心淋病會對此產生抗藥性,現在隱憂成真。

  淋病是透過性行為傳染,如果不予治療,會使婦女骨盆發炎、子宮外孕和不孕。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表示,美國每年估計約有70萬人感染淋病。

  頭孢菌素有口服(cefixime)和注射(ceftriaxone)兩種,而CDC最新的報告指出,美國的淋病病例對這些藥物產生抗藥性的比率正在提高。

  國際性病研究學會10日在加拿大魁北克開會時,一個日本和歐洲研究團隊也提出資料,公開宣布發現對ceftriaxone表現強大抗藥性的淋病新菌株H041。

  這種菌株是在日本一名性工作者咽喉首先發現,而研究人員發現它對ceftriaxone的抗藥力,比迄今所知任何菌株高出四到八倍。把H041與其他淋病菌株放在一起培養,因此出現的基因重組更使這些菌株的抗藥性增加多達500倍。

  專家對此表示不安,因為咽喉淋病病菌只能用ceftriaxone注射劑治療,口服劑毫無效用。更可怕的是,根據歷來趨勢,H041菌株很快就會傳進美國。

  專家強調目前還不需恐慌。只要提高劑量,並把頭孢菌素與阿奇黴素(azithromycin)或多喜黴素(doxycycline)混合使用,目前的絕大多數淋病都可以治好。


相关讯息:全球首見 日超級淋病沒藥可醫 (編譯陳世欽)

  科學家在日本發現全球首見的超級淋病病菌,對所有治療淋病的抗生素都有抗藥性。這種代號H041的超級病菌,恐使過去輕易可治癒的淋病成為全球性公衛威脅。

  淋病是由淋病雙球菌引起,主要經由性交傳播。現有各種淋病療法,對新變種的H041淋病雙球菌均莫可奈何,可能迫使醫學界只能以未經實際驗證的碳青黴烯類抗生素嘗試治療,但效果未知。

  瑞典病原性淋病雙球菌參考實驗室的烏內莫與日本學者合作,在京都採集的檢體樣本中發現H041。他表示,這項最新發現「令人震驚」卻「可以預料」。他說:「抗生素1940年代成為治療淋病的標準藥物後,這種病菌即已發展出足以對抗各種藥物的機制。目前仍無法斷言這種新病菌是否已擴散,然而病菌產生抗藥性的紀錄顯示,如果醫學界未能及時研發新藥及有效的療法,它可能迅速擴散。」

  研究發現,H041對治療淋病的最後防線頭芽孢菌素抗生素具有極強的抗藥性,醫藥界目前只能用號稱歷來最強效的碳青黴烯類抗生素嘗試治療,然而烏內莫強調,這種藥從未用於治療淋病,效果有待觀察。

  烏內莫指出,科學家在日本發現H041之餘,也發現另一項驚人的模式。他說:「長久以來,日本一直是各種抗藥性淋病病菌首次出現的地區,病菌隨後就擴散到全球。」他說,根據過去的模式,抗藥性淋病會在10年至20年內在國際間擴散。研究結果11日在加拿大魁北克舉行的國際性病研究學會學術會議中發表。

  淋病是全球最普遍的性病之一,女性感染者半數不會出現症狀,男性也有2%至5%不會出現症狀。如未經適當治療,淋病可對婦女造成骨盆發炎、異位妊娠、不孕等後果。淋病在南亞、東南亞、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最普遍。香港、中國大陸、澳洲及亞洲其他地區的衛生當局近年來都發現對某些抗生素具有抗藥性的淋病病例,且數量明顯增加,但從未出現過像H041這樣能抵抗所有抗生素的淋病病菌。

相关栏目:『生物医学
蹊跷!美国亚裔女性多种癌症发病率飙升!医生也无法解释原因… 2025-04-02 [35]
这个部位越粗,寿命就越长!不是大腿!赶紧自测一下吧 2025-04-02 [10]
我是哈佛大学急诊科医生,长期大量服用这三类药物,或将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脑损伤 2025-03-27 [147]
《自然》:mRNA疫苗打造超长待机抗癌T细胞!RNA新抗原疫苗可激活胰腺癌中的T细胞,激发针对胰腺癌的长期免疫活性 2025-03-27 [106]
英国同卵双胞胎颠覆实验:狂吃脂肪 VS 猛炫碳水12周,结果震惊所有人! 2025-03-22 [194]
在海外,“倒爷”撑起创新药半边天 2025-03-22 [187]
背薄一寸,年轻十岁! 2025-03-10 [565]
人类首次发现逆转衰老的“总开关”!科学家揭秘细胞返老还童密码 2025-03-07 [687]
《自然》重磅发现:阿司匹林还能阻止癌症转移!作用机制找到了 2025-03-07 [638]
斯坦福神经科学家:认知训练是一生要做的事,给普通人的认知训练手册 2025-03-03 [792]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