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最新消息内外互动
关键字  范围   
 
一哄而起“云计算” 乌云密布恐不远 - 云计算须告别“浮云”!!!
作者:张意轩 吴 杨 陈 霈 | 2011/7/20 5:58:30 | 浏览:2155 | 评论:1

  在IT领域,不谈云计算,似乎都不好意思。

  3年前,云计算还仅是一个新概念;现如今,从政府到企业,投资发展云计算热情高涨。截至今年3月,国内宣布推出云计算规划的城市不下20个,而几乎所有的IT设备和软件厂商都宣布进入云计算领域。

  云计算的魅力之所以这么大,在于它被看作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将会给公众的生产、生活以及社会运作方式带来巨大变革。这对于IT企业来说,代表着发展新方向,意味着市场新机会,堪称未来兵家必争之地;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可能是谋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之一,有望成为地方经济健康发展的新增长点。同时,就国际竞争而言,在云计算领域,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努力发展则可能跻身世界一流,拥有核心优势。

  在这样的理念和共识下,多个地方政府出台规划、抛出优惠、快速布局,大量企业纷纷涌入、跑马圈地、加大投资,发展云计算可谓风生水起。然而,风光背后,隐忧阵阵,我们也必须敲响警钟。

  部分地方盲目攀比,一哄而起,同质化严重。建设目标越喊越大,从地区云计算中心、亚洲中心到全球数据开发和处理中心,少了些脚踏实地之气;八仙过海一盘散沙,地方上各搞各的,若没有共享开放,则易导致大量“孤立云”的产生,难以发挥云计算集约化功效、协同的优势;重硬件轻服务,各地多把精力和资金放在云计算平台搭建上,主要包括大量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等,但是对应用研发、如何服务本地优势产业却投入寥寥、重视不够。台子搭得挺好,唱戏者却有限,唱戏水平也不高,造成昂贵的计算和存储资源的浪费。

  如若任其发展下去,不加引导的话,众“云”汇聚之日,恐是乌云密布之时。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要把控发展之潮,防止泛滥成洪,国家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布局,防止各自为政。一方面,出台国家层面的云计算战略规划,因地制宜,避免区域重复投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开启云计算标准统一化工作,加快中国云计算标准的研究和制定,积极参与国际云计算标准规范的研究与制订,真正实现云计算最大限度共享资源、弹性使用的特征。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要营造良好环境,防止“带病”发展,健全法律法规是当务之急,更是长久之计。用户对云安全信任度不高,法律法规机制不够健全,是当前影响云计算发展的关键障碍之一。尽快建立和完善云计算服务及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确保云计算建设、运营、维护、使用、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构建用户对云计算服务的信任。如此,才能推动云计算成为社会公用基础设施。

  发展云计算,地方政府切忌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落入“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怪圈。应该从地方实际出发,结合本地经济发展规律,考虑与当地产业集群的对接。尽管云计算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可以让分布在全球任何地方的企业都享受到云计算服务,但只有与当地优势产业集群的融合,才能牵一发而惠全身,反过来,又可以更快、更理性地推动云计算产业的发展。

  “千万不要把云计算搞成第二个房地产,搞成第二种招商引资的高新开发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的这句话,值得每一位主政者、每一位从业者警惕。


相关评论:云计算告别“浮云”张意轩 吴 杨 陈 霈
今天犯个懒,不想上办公室办公,怎么办?

  没问题,依托GoogleDoc等在线办公软件,你可以在任何一个有互联网的地方工作和协作;

  迷路了?打开手机GPS,按一个键就可以迅速找到目的地,地图、路况等复杂信息并不需要预先装在我们手机中,因为它们“躺”在服务提供商的“云”中;

  ……

  随着应用的逐渐增多,云计算终于从云里雾里的飘渺概念进入实际应用,深入产业链,飞入寻常百姓家。

  “云计算在中国已经进入了应用阶段,云不完全在天上了。”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原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上如是表示。

  目标是全球一朵云

  什么是云计算?

  “打个比方,过去每家每户一口水井,不用的时候就处于闲置状态;现在我们建起了自来水网,用水就可以按照需要来使用,谁都可以用。理想的云计算就像这个自来水网。”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如是形容。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东莞分部所长、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院长季统凯解释说,“通过云计算平台所提供的服务,用户不需要单独购置服务器等大量的软硬件设备,只需要通过互联网将数据计算、存储等业务需求提交给平台,平台完成任务后,再将结果反馈给用户。不管是个人电脑,还是智能手机,只要能上网,都可以变成超级计算机。”

  据《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预计,2012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606.78亿元。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判断,“云计算是未来十年最重要的技术变革”。

  正因如此,近年来国内外各大IT厂商都在加紧云计算布局,纷纷开始“腾云驾雾”,一些应用已经开始推出。

  A8音乐2010年初提出了“音乐云”计划。借助于“音乐云”服务,用户可以将存储在云端的音乐,下载到手机、电脑、电视等多种设备上进行播放分享,无需再费时费力用U盘在这些终端之间拷来拷去。

  瑞星则推出了“云安全”系统,把数以亿计的用户互联起来,只要其中一个用户遭到攻击,智能服务器就会把解决方案提供给所有用户,以解决“杀毒比病毒滞后,病毒库无限增长”的难题。

  中小企业也开始享受云服务。中小企业只需联网就可以获得高水准的信息化服务,实现日常的财务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等,如此一来,中小企业省去了以往架设备布软件的IT运营成本。据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岳强博士测算,企业自建服务器,与通过云计算购买计算服务相比,成本要高出约30%。

  云计算的应用不仅限于音乐、杀毒、信息等领域,还有健康、交通、传媒等广阔天地。理想的云计算,就是“全世界都在一片云上”,只要一个终端就可以什么东西都拿到。要实现设想,目前云计算应用水平还待提高。

  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中心总经理朱近之说,“云计算还在起步的阶段,它是个发展性的技术,这需要从现在能实现的步骤开始,一步步向前走。”

  国际话语权之争

  云计算的热潮涌动不仅在中国,已漫及全球。美国调研公司ForresterResearch最新研究称,今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407亿美元,而2020年将增至2410亿美元。

  云计算已经成为信息产业新一轮竞争点。不仅诸多国际IT巨头已相继布局云计算,一些发达国家也开始制定雄心勃勃的云计算发展规划。

  今年2月,美国发布《联邦云计算战略》,宣布将2012年的800亿美元联邦IT预算中的25%投入到云计算领域。 

  欧盟专家小组在2010年初建议欧盟及其成员国为云计算研究与技术开发提供激励,促进云计算应用。

  韩国政府则决定,在2014年之前向“云计算”领域投入巨资,将韩国企业在全球“云计算”市场中的占有率提高至10%。

  我国政府在“十二五”规划纲要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均把云计算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部分。

  群雄并逐云计算,中国处于哪一个梯队呢?

  在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林润华看来,我国目前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差距。“国内特别大规模的云计算不多,只是在局部领域、局部地区发展得较好,核心技术不够强。运用上,差距也不小。”

  但他同时也表示,“不像互联网起步时,和国外的差距那么大。”对于赶上这种差距,自己“持比较乐观的态度”,“中国有一个巨大市场,又有高带宽的网络,用户需求庞大,这种需求推动力量是很大的。”

  在PC时代,中国没有掌握话语权,在方兴未艾的云计算时代,中国有机会吗?

  “目前,世界上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解决方案,大家发展相对同步。”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委员赵文银说。

  “我们在一些领域已达到或超过海外同行的水平,有必要参与到标准制订当中。中国企业的话语权越来越大了。”中兴副总裁吕阿斌同样也对此充满信心。不仅是中兴,据业内人士介绍,如今,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华为等中国公司已不再是行业的追随者,而是行业标准建立的推动者。

  “中国政府成为了中国云计算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中国云计算有创新超越的可能。”戴尔云计算解决方案架构总监马丁·耶茨说。

  “云端”是否安全?

  谈云计算的发展,安全问题一直是个绕不过去的坎儿。“云安全一直是云计算的一个难题,大家总觉得不放心。”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说。

  国际服务外包咨询公司TPI的调查也发现,目前云计算运用主要在低风险技术领域。有79%受访者认为云安全不充分,49%担心云计算与传统系统的集成问题,而另外49%则担心数据丢失问题。

  “云计算的安全问题背后是信任管理的问题。从技术角度,我认为安全保障没有问题,跟现存的信息系统差别不大。”林润华说。

  林润华认为真正解决安全的做法是建立信任度高的环境,以及完善法律保障。“大家都担心,数据丢了谁来负责,法律能不能保障利益。现在立法还是很欠缺的。”同时,他也表示,“当然这不仅是中国,是世界各国都觉得棘手的问题。”

  在个人及企业的云信息安全之外,云计算高速发展中国家信息安全的保护更让人关注。

  各地政府与跨国巨头合作发展云计算并投入巨资,是否会给我国的信息安全造成冲击,李德毅认为,在推动云计算的过程中做积极的提醒,未雨绸缪是必要的。

  “虽然说网络是世界性的,但也是有边界的,文化和语言就是门槛。在国家安全保护上,我们要采取极其严格的措施,某些核心局部可以像电网一样,形成独立封闭体系。”林润华说。“涉及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信息是不适合采用云计算方式处理的。虽然采取物理隔离会大大降低应用的方便性,但从安全角度出发,涉及高度机密的核心信息必须隔离管理。”

  季统凯则强调,要在云计算发展的过程中,中国需要积极跟国外展开合作,同时必须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加快构建属于自己的“云”,掌握云服务的话语权,这是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

   云开一朵朵:各地争抢成为云计算中心(吴杨)

  2010年10月18日,国家发改委与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拟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5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

  赛迪顾问最新发布的《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中国云计算基础设施集群化分布的特征凸显,已初步形成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为核心,成渝、东北等重点区域快速发展的基本空间格局。

  北京:“祥云工程”

  2010年7月启动,目标从2010年到2012年完成云计算产业链的整体布局,到2015年,形成2000亿元产业规模,建成亚洲最大超云服务器生产基地。

  上海:“云海计划”

  2010年8月,上海市发布“云海计划”,致力打造“亚太云计算中心”,到2012年,培育10家年销售额超亿元的云计算企业,带动信息服务业新增经营收入千亿元,打造“亚太云计算中心”。

  深圳:云计算国际联合实验室

  2011年4月初云计算国际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该实验室由深圳云计算产业协会联合国内外相关企业创建,对各类云计算应用与服务进行市场化验证,加快其产品化进程。

  无锡:中国物联网云计算中心

  2010年11月启用,目标在应用产业链上,提供前端孵化、中间应用服务和后端的云数据中心,未来3~5年力争成为华东地区云计算领域的核心集聚区。

  广州:“天云计划”

  2011年2月,广州部署“天云计划”,力争到2015年,云计算应用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努力打造世界级的云计算产业基地。

  重庆:“云计算”试验区

  2011年4月初,“云端计划”正式启动,计划在3年内,将重庆基本建成中国最大的离岸和在岸数据处理中心,并建成云集上百万台服务器、上千亿元规模的“云计算”基地。

期待云计算真正落地(林润华 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问:有一种说法,云计算不是一种技术变革,而是商业界炒热出来的概念,您认为云计算是偏重技术的变革,还是商业模式的创新?

  答:应该说两者皆有。技术上,云计算对数据进行的挑选、集中、挖掘,提取核心特征,满足几亿人每秒不同请求。从分布式计算、并行式计算,积累到今天,一步步的技术革新,才有了云计算技术的进步。商业模式上,从最早买软件,到现在享受服务不直接付钱,从拥有产品到租用产品,这就是商业模式的一种飞跃。

  问:商业模式的落实是云计算发展中公认的困境,在此领域,您认为中国企业的表现如何?

  答:中国的一些软件商、硬件商、运营厂商反应都算快,希望他们能够更快认识到新变化,接受新思维,主动转型,在起步阶段抓住机遇。私有企业比国有转型更容易,它们承受市场压力,判断和直觉更加敏锐。

  问:云计算竞争中,中国制定行业标准或者占据主导话语权可能性多大?

  答:云计算变化迅速,概念也没在各国统一或成熟,所以尚不好说。可能出现不同标准,但是不同标准之间有接口,比如香港车靠左驶,深圳靠右行驶,从香港开车到深圳一定会有一个交叉型路口,拧过来,云计算也一样。云计算发展可以借鉴电信行业发展经验,因为有巨大市场推动,自主研发爆发起来的力量是很大的。

  问:哪些问题是我们要去关注和解决的呢?

  答:首先,观念上真正认识到云计算对信息化的作用,既不要全盘拥护,又不能全盘否定,清醒判断在哪些领域更合适,在哪些领域不太合适。其次,云计算要真正得以发展,必须依赖国内产科学研结合,大力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形成自己的一条产业链,这样我们既能跟上国外的技术步伐,又不受制于人。

  问:您认为云计算未来发展的思路是什么呢?

  答:未来信息系统发展思路主要有三条:专业化、社会化、集约化。专业化是指专业人做出专业基础设施,社会化指不是某一个集团私有,集约化是集中简约的供应。

  问:对下一步云计算的发展有何期待?

  答:衷心期待是云计算在某个行业真正的“落地”,这种落地是建立在完整的产业链基础上的,比如医疗行业,云计算给产业整体带来升级。

证卷市场动向:云计算迎来高速发展 掘金5只概念股

  编者按:云计算是信息技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是我国重点支持的新兴产业,目前国内云计算相关标准正在研究中,未来新政的出台将促进行业加速发展,同时也为相关个股带来良好的投资机会。

  云计算产业获得国家的重点支持

  云计算作为信息技术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肩负着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任,是新兴产业的重要分支之一。近期有消息称,工信部关于云计算相关标准的研究工作已展开,主要涉及到标准主体、切入点、运营、建设等方面。下一步工信部将利用重大项目支持网络化项目、智能海量中心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扶持龙头企业,打造云计算产业链。

  云计算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其技术和商业模式还未充分成熟,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统一标准,产业发展受到影响。各地政府和企业都在大规模建设云计算的基础设施,但是还缺乏有效的应用实践。同时,我国的企业还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与国际大型企业还存在一定差距。未来,云计算标准化出台有望带动国内产业的规范化的发展,在"十二五"期间,无论是在技术研发、产品推广还是应用示范等方面,云计算都将获得政府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SaaS市场规模最大机会最多

  云计算是一种新的IT资源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是将计算、存储和网络等IT资源进行整合、抽象后,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通过互联网提供给用户。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技术体系,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是继大型机、个人电脑和互联网之后的第四次IT革命。

  云计算按照其提供服务的模式来分,可以分为三种:IaaS(基础设施作为服务)、PaaS(平台作为服务)和SaaS(软件作为服务)。在三种服务模式中,SaaS的市场规模占比是最大的,大约比例为85%左右,这也是我国企业最主要的掘金地;PaaS的占比为10%左右,IaaS的占比为5%。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SaaS,预计2011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212亿美元,2016年将达到928亿美元。

  行业高速发展带来投资机会

  目前国内的云计算市场基本上还是处在IaaS建设阶段,PaaS和SaaS的市场基本上还很小,云计算产业生态链正在构建过程中。各个服务商正在进行技术储备和概念推广,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尚在尝试中,用户对云计算认知度仍然较低,成功案例较少,应用落地成为当前最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云计算生态建设的完善和商业用户案例的日益丰富,未来五年将是云计算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时期。据预测,我国云计算的市场规模将从2009年的92.23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606.7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87.4%。未来政府、电信、教育、医疗、金融、石油石化、电力等行业将会逐步应用云计算,市场规模会进一步扩大。预计中国云计算市场在2016年以前都将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年复合增长率为36%以上。

  云计算市场的快速发展为业内相关上市公司股价提供了上涨空间,结合在云计算产业链的位置及公司本身的竞争力,建议重点关注华东电脑600850)、用友软件(600588)、华胜天成(600410)、浪潮信息(000977)、国脉科技(002093)等。

相关栏目:『内外互动
谁看透了美国大选?企业家为何赢了知识分子 2024-11-16 [68]
美国教育中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比较洞察 2024-11-16 [62]
当代人最稀缺的三种能力 2024-11-16 [64]
是谁让命悬一线的Tiktok 出现一线生机?他又是怎样影响特朗普的? 2024-11-16 [49]
伊拉克历史见证:搞个人崇拜的政府终将走上覆灭之路,家毁人亡 2024-11-16 [54]
一个最清晰的“MAGA”对华政策阐述 2024-11-16 [51]
人民才是老板 2024-11-12 [143]
特朗普胜选后,女性发起美版“四不”运动... 2024-11-12 [136]
以史为鉴,透视中美知识产权之争的现在与未来 2024-11-06 [294]
11个反直觉思维法则,能深刻改变你的人生 2024-11-03 [374]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慕波:爬取7万条帖子  看看人们都是怎么吐槽相亲的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HY说:留言于2011-07-28 23:50:45(第1条)
Here is a report about cloud computing:
http://news.10jqka.com.cn/c/20110725/523033657.shtml

Best regards,
Hua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