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邀请,上海市杨浦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代表团于日前访问了洛杉矶。代表团一行5人于8月5日莅临南加州蒙特利公园城举办招才引智推介会。在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为这次活动精心准备的座谈会及晚宴上,杨浦代表团一行带来了杨浦区高科技企业的部分招聘需求;解答了上海市杨浦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政策;并重点推介上海市杨浦区3310引才策略。
上海杨浦区代表团来宾和美国华裔教授专家们合影
姜镇英教授,陈钧铭教授代表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重点邀请了来自南加州著名高校的华裔教授,科学家,被邀请的还有企业家代表,专业协会主席和代表,以及洛杉矶总领事馆代表等。出席该次推介讨论会的有: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科技参赞张健、科技领事高洪善、姜镇英教授、陈钧铭教授,南加州大学纳米专家周崇武教授、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梁文青博士,加州大学教育技术专家杨鸣博士,加州大学电机工程专家马科悦教授,南加州清华大学校友会会长秦泗钊教授,克莱蒙研究大学冯毅教授,人民日报常驻美国资深记者陈一鸣,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常务副会长沈志钦,南加州华裔资深律师戚博雄等。
姜镇英教授首先致辞,他向远道而来的嘉宾表示最诚挚的欢迎和热情的问候。他说我们虽然远隔万里,但我们的心却时时刻刻关注着母国的发展和飞跃。有人说我们所做的一切服务都是为别人做嫁妆,但我们做的心甘情愿。每当看到我们的教授专家和学者会员在两国作出贡献和成绩时,我们感到比自己做成的还高兴。我们一定会一如既往,辛勤耕耘,为我们的教授专家和美中共赢作出不懈的努力。
张健参赞在欢迎词中表示,一个国家的社会繁荣、经济发展和科技强盛其实主要取决于与对高层次人才的关心、培养、爱护和重视。没有广大海外学子的热情支持和积极奉献,中国飞速的和平崛起是不可能的。据不完全统计,仅南加州就输送出“千人计划”获得者七十多人。他还说,多年来,中国和欧盟各国的官方科技文化交往是健康进取的,但在中美政府之间的交流还是受到一些政治的干扰。好在美国的各大学和很多企事业自建交以来一直同中国有着广泛的民间交流和互动,这一切都推动了科教研等多方面的友好共赢。我们衷心地希望这种势头能良好的保持下去。
代表团长盛俊杰部长对中领馆科技组和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杨浦作为中国工业发展的摇篮之一,一百多年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注重于工业转型和科技创新,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上海十多个区县的GDP,除去浦东之外,又将近一半是杨浦创造的。我们非常高兴的看到已有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和千人计划学者刘轶教授等已经在杨浦成立了科技创新公司,并希望有越来越多的高层次科技专业人才来杨浦安营扎寨、创新创业。
与会的所有专家和宾客就海外华裔高科技人才到上海杨浦创新创业进行了兴奋,热烈的深入商讨和交流。讨论中大家了解到杨浦拨3亿巨资所打造海外人才创业基地,每年吸引了近200个创业项目申报资助,新江湾城2.7万平方米人才公寓建设也正在积极推进中,将为海外人才缓解住房的后顾之忧。
会上来自上海杨浦的盛俊杰部长(中),科技参赞张健(左),姜镇英教授(右)作重点发言
杨浦代表团的发言使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了上海。杨浦区域内有复旦、同济、上海财大等14所高校,150余家科研机构,66个国家重点学科和2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5个国家级科技园区。作为全国唯一一家综合性基地,杨浦创新创业基地有其独特的机制和制度,发挥区域内高校云集优势,实现校区、园区、社区的“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良好格局。以优良的科教资源环境,加上优良的人才发展环境配套,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归国创新创业提供优良的环境
“3310”计划为基地建设和扶持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了经费保障,特别受到海外华侨华人创业者的欢迎。每年有近60个项目得到创业资助,并且集聚了52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上海杨浦区具有的“百年大学、百年工业、百年市政”的历史深度,而杨浦获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和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也为杨浦带来两大机遇。杨浦殷切期待着与诸位美国华裔专家和学者展开深度合作,期待海外同仁到杨浦考察!
上海杨浦区重点推介的“3310”计划:
3310”计划是杨浦作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总体目标,即通过实施三大工程、实现三大目标、并推出与之配套的十项政策:
实施“百千万”工程,实现标志性人才集聚的目标。至2020年,引进在专业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100名;引进电子信息、环保节能、现代设计、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金融服务等产业领域海内外优秀人才1000名;引进各级各类国际化人才10000名。
实施人才环境工程,实现标志性成果突出的目标。既重视硬环境建设,更重视软环境建设,突破政策瓶颈,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一体化的自主创新体系,推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重点支持形成一批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创新创业成果,并实现产业化、市场化发展。
实施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实现标志性产业清晰的目标。依托高校强势学科,在电子信息、环保节能、现代设计、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金融服务等领域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每年重点扶持和孵化20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办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五年内培育5家科技小巨人企业,十年内集聚100家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企业。
提供10项配套政策:提供以降低创业启动成本、提供资金担保与贴息、设立项目风投基金、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实施财政扶持补助、加快落实并推进引进人才的安居工程、优先安排医疗及子女教育、营造良好学术环境、发挥政府采购导向作用、建立便捷高效的服务平台。
相关文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