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
201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昨天對外公布,一篇「從今以後不候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的博文,再度引發公眾對院士話題的熱議。北京晨報報導,博客作者是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饒毅,他在中國科學院昨天公布的初步候選人名單中落選。饒毅對此表示,「早就預計到了這個結果,任何學生物的人都會知道原因。」中國科學院相關部門則尚未回應。
饒毅是北京大學終身講席教授、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兼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學術副所長。回國前曾任美國西北大學Elsa Swanson講席教授、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所長。2007年9月全職回國。
輿論將饒毅的回國與上世紀50年代錢學森、郭永懷的回國相提並論,因為他們都是在海外成名後,壯年歸國效力的科學家。報導說,但公眾更熟悉的是他大膽、犀利的言論。
饒毅在博客中寫道:「鑑於推崇中國科學院前身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學方面代表性科學家林可勝等,敬佩中國科學院第一批學部委員如神經生理學家馮德培等…我於2011年初接受推薦候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他說,「在表達了尊重和感謝後,從2011年8月17日候將不再成為候選人。」在落款時間上,饒毅寫的是,「2011年3月5日寫,2011年8月17日添加日期」。
對於為何早在3月已經寫好博文,而在昨天才對外發出,饒毅解釋說:「我總要等到別人公布結果後才發吧,其實我早就預計到了這樣的結果。」
就在昨天博文發表的兩天前,他的一篇《減少中國科學界浮躁的一個必要步驟》的博客文章似乎透露了蛛絲馬跡。「對於行內來說,都清楚中國生命科學這20年的基本情況:海外做過博士、博士後,回國立即做正教授,再做一兩篇Nature、Science、Cell,或幾篇同領域最好雜誌的論文,就可以做院士。」
「中國科學界浮躁是自然的,不浮躁倒奇怪:因為職稱高,沒有『後顧之憂』,不怕評審,就熱中透過搞關係奔經費、而不是靠學術。中國生命科學界,90%以上的教授在90%以上時間不聽學術報告……。」
報導指出,饒毅和現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的施一公,去年年底還在美國《科學》雜誌刊出社論,認為中國現行的科研基金分配,更多的是靠關係而非學術水平高低,「浪費資源、腐蝕精神、阻礙創新」。
一些網民對饒毅落選深表惋惜。有網民稱,饒毅落選是中國院士的悲哀,他放棄了美國國籍,為人坦蕩。報導說,方舟子對此也評論說:「饒毅居然第一輪就被刷下來,純屬侮辱人。」
新华网评:饶毅落选真的是“院士的悲哀”吗?(刘少华)
8月17日,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落选。饶毅称早已预计到结果并表示不再参选院士。网友称饶毅落选是中国院士的悲哀。据悉,饶毅曾撰文质疑中国中长期科技规划,也曾批评科学界浮躁、教授搞关系奔经费不搞学术等问题。(8月18日《北京晨报》)
海归的身份和北大的光环,无疑让饶毅的落选充满了一丝悲情。在各类评奖“官员当家”、“潜规则”不断的现实语境下,饶毅“不再参选院士”的豪言壮语也颇能引发公众的共鸣。但反过来想,如果饶毅进入了初选名单,他还会如此毅然决然吗?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中科院院士的评选也是如此。只要中科院院士的评选过程公开、评选标准严格、评委独立公正,我想评选结果是能服众的。“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三次落选中科院院士曾引发对中科院院士评选的强烈质疑,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何尝不说明中科院院士评选对自身标准的坚持呢?
其实饶毅的落选和其他落选的科学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中科院院士说到底名誉的效应恐怕要大于能力。当选了,固然可喜,但落选了,并不意味着低人一等,学术水平不行。规则之下,难免有遗珠之憾。饶毅或许就是那颗珍珠。
透过今年的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在网上公开,我们看到了中科院院士评选的可喜进步。饶毅落选,或是遗憾,但却无须夸大。饶毅落选是中国院士的悲哀,这有些夸大其辞,饶毅悲哀,那落选的那些人哪一个不悲哀?
一个饶毅改变不了中科院院士的评选规则,更何况在强手如林的院士候选人中,饶毅到底算不算得不上顶级高手,谁也不知道。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假如中科院院士评选真的不公正,饶毅落选岂不是一种解脱?
其他相关评论 1:饶毅出局,未尝不是幸事(刘效仁)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发布,此前呼声极高的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出局。饶毅随后发表博文,在表达了尊重和感谢后,决定 “从2011年8月17日后将不再成为候选人。”(8月18日《北京晨报》)
中国的院士制度近年来就一直饱受非议,存废之争似乎一天都没有停止过。早在2005年,邹承鲁、周光召、汪品先等院士对其种种弊病,就进行过很多评判。时任中国科协主席的科学院前院长周光召甚至建议取消现行的院士制度。由于院士仅仅是一种荣誉,既非职务,也非职称,似乎无关科学发展的宏旨,尽管诟病颇多,却依旧年年花相似,岁岁人不同。
饶毅被淘汰,何以引起轩然大波?打假名人方舟子甚至直言:第一轮就被刷纯属侮辱。亦有很多人把饶毅比作指出国王没穿衣服的孩子,“中国还有哪个‘界’不浮躁、还有哪个人不浮躁?很多问题所有的人都看到了,只有他‘傻傻地’说出来。”言下之意,饶毅出局像是遭遇了“潜规则”。
既然院士评选本身就像“荣誉俱乐部”,论资排辈,排排座,吃果果,无论圈里圈外,都不必看得太重,也不要高估了遴选本身的价值。何况,胜败乃兵家常事。即便被淘汰,并没有剥夺谁的教授资格,取消谁的学位职务,更没有取消谁的科研课题,该咋玩还咋玩儿,不值得大伤肝火。要问的只是,为什么公众会如此“感冒”,如骨鲠在喉?
院士制度本身日渐物化,使其成了利益博弈和权力角逐的名利场。这些年,“一登龙门,身价百倍”早就成了潜规则。加上不少地方给予院士高年薪、别墅、轿车及巨额学研资金,使院士遴选越具有了功利化的色彩。谁上了,不仅意味着丰厚的利益,更意味着权力的重新划分,包括分配项目资金的权力,评审的话语霸权。正如饶毅所公开批评的,中国现行的科研基金分配,更多的是靠关系而非学术水平高低。
科学界人心浮躁,抄袭剽窃风颇盛,不少院士也难以幸免,或四处兼职当董事花瓶捞实惠,或排名学子的论文,或参与造假拒绝道歉,或结山头排斥异己,已将整个院士队伍污染。而“饶毅是海内外知名的神经科学家,回国前已经成就斐然,在美国学界也颇负盛名”。加上不随波逐流,时常自曝内幕,颇为一些人所不喜欢。由于评上院士意味着将拥有更大话语权,不少人如我辈对饶毅荡涤学界污秽抱有更多的期待,如此出局自不免灰心泄气。遂将一切的怨气归之于“逆淘汰”。
但静下心来想想,饶毅“留”在院士体制外反倒是幸事。饶毅出局至少是一面镜子,证明当下的院士选举仍存制度缺陷,离公开公正公信距离不小。不为院士荣耀所累,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科研,或能引领中国的生命科学达到世界前列。作为一个体制外人,批评指陈学界的腐败,便于保持公正独立的立场,发出谔谔之音。
如此想来,真得要感谢此番淘汰,非如此,饶毅或许下定不了不再参选的决心。从此,少了一个院士,多了一个科学家,一个批评家,一个智识分子。
相关评论 2:怎么看饶毅“从此不再增选院士” (嵇少丞)
从北美大学正教授位置上全职回国的饶毅先生,竟然没能进入中科院院士第二轮候选人的名单,他表示从今以后再也不参加中国院士的增选了。饶毅事件再一次把院士选举是否“公平公正”的疑问推进公众的视野。
只有想当院士的人才会去巴结院士,这样的人越多,院士制度对中国科学发展的阻碍就越大。
如果中国有很多像饶毅这样不想参选院士的杰出科学家,中国科学就有希望。无欲则刚,不再参选院士的杰出科学家就不会绕院士或官僚的意志转圈。如此这般,没有真才实学的个别院士也就牛不起来。
我是从中国科学院走出来的,对中科院感情很深,出国28年来,一直在关心着她。
中国科学院这样的机构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是没有的,因为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和院士工作局,负责院士的增选以及为政府决策提供一定的咨询,这部分的职能相当于美国和法国的科学院,但是,欧美的院士仅仅是荣誉性的,不享受优厚的待遇或特权,更不会影响国家科技资源的公平分配;另一部分是中国科学院的各分院及其众多的研究所,这部分的职能是美国的科学院或法国的科学院所没有的。
就院士评选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我想提一个可行性建议:
众所周知,中国本土迄今尚没有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中国科技论文的国际影响还不太高,中国科学家的创新能力还有待整体提高,但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队伍,越来越庞大。两年一度的院士增选活动,哪一次也没落下,每次都是轰轰烈烈。被选进的,到处演讲介绍其“成就”者有之,在校园放烟花庆祝者有之。院士评选早就背离了初衷,已经成为特权、财富、关系的博弈。
我建议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增选可以无限期地推迟,让中国科技界静下心来,埋头苦干,真正出一批一流的成果,出一些人才,一洗中国这样的大国,没有真正意义上一个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耻辱!否则,在低水平的层次上还要兴高采烈地排座次、戴桂冠、装扮成学术大家的样子,自娱自乐挺没意思的。若选出来的中国院士还不如美国普通大学正教授的水平,却享受着比人家院士还院士的待遇和特权,我们的院士制度必然要受社会诟病。
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也不应该每两年就增选一次院士,应改为每5年增选一次,并在院士增选中做到宁缺毋滥,总名额控制(例如,600人),老去一个才增补一个。经验告诉我们:在中国目前这样的大环境下,一个好的院士可以促进一个单位或一个学科的健康发展。相反,一个坏的院士对于一个单位学风的破坏作用,对一个学科发展的阻碍效应,亦是相当惊人的。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分析智伯无德而亡时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院士既然是中国科学家的最高荣誉,而且几乎是只进不出,就一定要杜绝“才德兼亡”的愚人和“才胜德”的小人成为院士。在还没有多少大才可树之时,更应该坚持“德为先、才为重”的原则,让院士制度不至于阻碍学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