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的供求关系主要由价格主导
一方面,越来越多农村寒门子弟放弃高考。2009年,全国84万应届毕业生退出高考,导致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考生总量首次下降。2010年946万高考考生中,弃考人数接近100万,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农村的考生。
另一方面,大多数学校直呼“吃不饱”,高职生源缺乏。在今年高考招生工作中,生源危机却向高职院校猛烈袭来,不少低分、落榜考生纷纷表示“宁愿复读,也不读高职。”高职院校大门敞开却无人问津。
究竟什么原因使得高校的供求关系失衡?
教育“高投入、低产出”, 使得高校“高收费、低就业”。近年来,我国不断健全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但我国现有教育体系对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没有做出灵敏的反应,这在较大程度上导致了教育界供求关系的失衡。
高校现行的体制牵动着市场活动参与者的行为。由于价格受供求的变动,市场活动参与者不断调整自己的市场行为。贫困生源之间、高校之间、城镇生源之间又根据市场价格状况的变化,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展开了多形式的竞争,竞争又会引起供求的变化。这样,就形成了“价格——竞争——供求——价格”三个要素互相组合、互相制约、互为条件的一种循环过程。即价值规律通过市场竞争强行得到贯彻,并继而调节高校的供求关系;高校的供求关系的变动又反过来引起市场价格的变动,这就是一般意义上市场机制运动过程。
由于价格主导的高校体制,形成了社会深层次的矛盾:
一是改变人力资源配置。我国面临着大量农民工转移,制造、加工、建筑等传统产业,以及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中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状况,迫切的人才需求使得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居高不下。有关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都持上涨态势,如果职业教育萎缩,我国将出现严重的人才结构失衡。
二是在较大程度上维系着社会不公平。当前,接受高等教育应该是弱势阶层向上流动的最主要渠道,很多“体面”的工作都要求本科毕业,虽然高职就业率高,但就业渠道太单一,有技术不如有学历,“好就业”不代表能够“就好业”。技术不如学历,“好就业”不如“就好业”。学费贵、就业难,许多农村学生回归“读书无用论”。
高校供求机制失衡,是体制各种因素交织推动的结果。
一是国家对贫困生源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并没有触及核心问题。社会力量未能在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中起到真正的作用,学校在寻求有效途径解决农村生源还存在问题,缺乏协调统一的资助措施和资金支持。
归根结底,制度的不合理设计导致了农村生源的生存困境,农村大学生的教育应该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应该得到与普通教育平等的发展空间。
二是高等院校也需要增强自身内涵建设,积极解决如缺乏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脱节等问题。高等院校要针对市场需求,灵活自主调整学科、专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办学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广泛吸引生源。
奥古斯丁指出:“没有高度的正义便不可能对国家进行统治,也不能使国家长存。”正义是国家存在的基础,完善的正义乃是治理国家的关键要素。
因此,应该尽快改变教育资源城乡不均衡发展,不同院校不均衡发展的现状,应该让农村每个孩子受到平等的教育权利、让每所学校都能参与市场的平等竞争,这关系到我国长远人力资源配置和人才强国的问题。国家应重视应用型教育的发展,赋予高校更大自主权,使其能够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安排和制定招生计划,最大限度开发和利用农村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