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大胆预言:中国的人民币最快可能会在今后10年取代美元而成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自2009年以来,中国一直在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香港随之剧增的存款已经滋生出一个欣欣向荣的人民币债券市场。人民币国际化将带来诸多好处,尤其是它将使中国加强世界其他国家对人民币的需求,而不是增加外国货币,尤其是它所不信任的美元的风险。
对于人民币取代美元,世界着名经济历史学家巴里。艾肯格林得出如下结论:美元是在美国超越英国成为世界主要经济强国的大约10年内取代英镑而成为全球主要货币的。如果以这一结论为依据,人民币取代美元成为全球主要货币的时间可能会是10年。至关重要的是,中国需要取消对外国人出于纯金融目的获得人民币的限制;它还必须通过深化国内市场并使其变得更加透明来赢得国际投资者的信任。
这是经济学家的一家之言,还是大势所趋,现在还很难下结论。二战后,也曾存在过在全球或区域,以“煮夹生饭”的方法强夺美元地位的先例,例如冷战时期,以前苏联主导的经互会内部曾以卢布结算。而近年来,欧元在欧洲范围内地位崛起,一度曾被认为将撼动美元的强势。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自2010年以来,欧元区遭遇了严重危机,希腊和爱尔兰先后成为导火索,葡萄牙、西班牙也岌岌可危,甚至引发存亡之忧。
那么,为什么国外机构或经济学家总喜欢将“人民币会取代美元”当成一个话题来反覆讨论?答案也许有以下几点:一是没话找话,跟中国“套近乎”; 二是希望以此话题达到某些战略目的,如逼迫人民币升值、加速中国垄断市场的开放速度等等;三是众多预言中的一个,在过去的三十年里,西方经济学家曾无数次预言欧元、日元将取代美元,如今,他们又提出人民币将取代美元。
人们注意到,一些经济学家关于人民币将取代美元这一观点与所谓中国GDP在10年内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预测如出一辙。虽然听起来令人鼓舞,但是,能否实现这一目标却是另一回事。站在今天来展望,2020年人民币将取代美元成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预测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除非美国经济深陷衰退。
的确,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世界许多经济体的快速发展,美国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占比相对下降。1960年美国的GDP占世界的40%,到2008年约占23%。1960年美国商品出口约占全球的l6%,而到2010年已降至8%。但美国的经济总量仍是世界第一。
事实上,即使到了2020年,中国人均GDP约为13700美元,而美国的人均GDP为57300美元。2000年,美国的GDP为10万亿美元,经过9.11事件、伊战、阿战和金融危机后,并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到2010年,GDP升至14.6万亿美元,相当于中国、日本、德国三国的总和。
美国自二战以来,一直是全球最大的赤字经济国,这不仅保证了美元在全球市场足够的流通量,也使得各国经济和美国市场的关联度牢固不破。而中国近年来购买力虽上升迅猛,但集中在能源、原材料等狭窄的范围,不仅如此,中国还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外贸出超国,拥有最庞大的外汇储备,这种模式不但无法确保人民币大量投入全球性流通,恰相反,会令现有国际货币更多渗入中国经济,现实中中国金融“被美元绑架”的现象正是如此。
从英国和英镑的兴盛到衰退,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大国的衰亡往往是过度扩张和过分消耗本国资源的结果,但衰亡也会是个长期过程。同样的道理,即使美国和美元衰退,就长期而言,美元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可能减弱。但人们可以很有把握地预言,美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世界最重要的货币。
很显然,人民币要取代美元,是建立在美国经济深陷衰退的基础上的。然而,只要美国市场仍然是全球最举足轻重的进口市场,只要美国仍然享有金融证券交易的支配权,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就难以撼动。短期内,美元不会有替代者。必须承认,人民币暂时还没有挑战美元的实力。前面提到的“美国深陷衰退”要素并不存在,因此,至少在近几十年,人民币仍不具备取代美元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