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今天发布了一份最新统计报告,详细说明了193个国家在非传染性疾病方面所面临的形势及其发展趋势,并为各国政府指明了防治工作中的重点,以便更有效地应对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这四大杀手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非传染性疾病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致死病因,每年可夺去3600多万条生命,约占全球总死亡人口的63%。其中心血管疾病占这类死亡的48%,癌症占21%,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占12%,糖尿病占3%,如不立即采取有效行动,预计到2030年,死于非传染性疾病的人口将会超过5200万人。导致目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持续恶化的原因,除了人口老龄化以及传染病致死率下降等因素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生活方式转变造成的慢性病发病率升高正在成为人类当代疾病发展的总趋势,尤其是在中低收入国家,这种状况更加突出。
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列出了每个国家不同的非传染性疾病致死人数的详细情况,采用每个国家一个页面的图形介绍格式,提供了患病率方面的相关信息和胆固醇、血压、体重指数以及血糖等代谢性危险因素的发展趋势,同时还列举了不同国家要攻克这些疾病所具有的能力方面的数据,内容涉及机构设置、专项资金、为解决四种主要疾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而采取的行动等。世界卫生组织表示,此次发布的报告再次确认了烟草、酒精、饮食以及胆固醇、体重指数和血糖等是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增加的主要因素。统计显示,很多风险因素在中低收入国家正呈上升状态,例如,全球肥胖率在过去30年中翻了一番,其中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比例远远超过发达国家,因为很多中低收入国家人民的饮食习惯正在因为经济发展而出现改变,生活节奏加快和代步工具的增多也造成户外运动减少。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总体而言,非传染性疾病的发展趋势表明,许多高收入国家采取的降血压和胆固醇的行动正在产生效果,但仍需要在体重指数和处理糖尿病方面做更多的工作。要减轻非传染性疾病对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种综合性的工作方式,需要所有的部门,包括卫生、财政、外交、教育、农业、计划及其他部门共同努力,减少诱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各种危险,采取积极防范的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