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招生标准的“身份困惑”
“师妹的老公都拿诺贝尔奖了,(我)表示压力很大。”日前,水木清华网站一名网友称,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的妻子翁帆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据清华证实,翁帆目前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针对是否因为杨振宁先生而给翁帆有特殊照顾的提问,清华新闻中心负责人称,“翁帆是以香港居民的身份提出博士生入学申请的”。
清华的回应,让心有疑虑的网友们没辙——既然翁帆是以香港居民申请攻读博士学位的,因此,执行的是香港地区学生的入学标准,进而,即便比国内高校学生的入学门槛低,也是正常的。
但这一回应本身,也让一个老问题再次浮出水面,我国在招生境外学生时,入学门槛要低于内地学生的招生。这是否意味着,只要你有本事,搞一个境外生(留学生)的身份,就可以享有特殊政策——这不正是网友们所担忧的入学“拼爹”、“拼老公”吗?
多年前,我国大学曾曝出“本土留学”的丑闻,一些本国学生,花几十万,办一本外国护照,摇身一变,就以“留学生”身份进入名校读书。这种操作方式,就是冲着国内名校留学生招生的门槛较低,而且审查并不严格来的。
对于我国大学的境外生招生门槛低,教育部门和高校的解释是,这是由于我国高等学校的国际地位和实际吸引力所致,由于境外来内地攻读学位的申请较少,因此,为完成境外生(留学生)招生任务,就得降低招生标准。也就是说,提高境外招生标准,需要一个过程。另外,对于低门槛入校,一些高校认为,学校还是会执行同等的培养质量标准,不会低进低出,采取的是类似国外大学“宽进严出”的方式。
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如果招生标准与内地相去甚远,加之在招生录取过程审查、考核不严,就极有可能催生“本土留学”类似的招生丑闻,变为一些有权有势者享有名校资源的新的寻租空间,制造新的教育不公。与此同时,内地高校的境外生培养,也并非严格实行“宽进严出”。可以说,由于较低的招生要求,加之没有严格的培养管理,已经很大程度降低大学的教育品质,从而进一步影响大学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具体到翁帆此次申请接受的博士教育,就有两大疑问,其一,翁帆以香港居民身份申请攻读博士,是不是知道这其中的“门道”,为读博进行了特别的规划、运作,这不得而知。其二,就是按照香港地区学生入学的标准,翁帆是否达到录取条件?据有关资料,翁帆硕士读的是翻译专业,且发表的一两篇文章都与建筑史无关,就是按照香港地区学生的申请,也需要填写本人的学术成就以及专家推荐意见,以这样的材料申请博士学位成功,可见清华执行的是较低的招生标准,对此,有无杨振宁先生的因素,清华需公开录取的具体依据。而不是简单地以“清华严格按照招收港澳台来源研究生的工作程序,对翁帆和其他提出申请的港澳台学生进行了考核,考核通过后予以录取”来回应。
我国要大力发展境外(留学)教育,这一战略没有错,但以降低录取标准来招揽生源,不是长久之计,如果再在这样的招生中,玩权势交易、权钱交易,将使国际教育误入歧途,尤其是其中的高层次学历、学位教育。从发达国家大学的经验看,博士教育鲜有实行“宽进严出”者,而是执行严格的入学标准,并在培养过程中,实行淘汰制。因此,纵然国内大学迫切需要扩大留学生规模,增大境外生在所有学生中的比重,也不能轻易降低标准。而应该从严把关,这是我国教育国际化必须坚持的底线,如此,才能树立大学的国际形象,稳步推进教育质量提高。不然,博士教育吸引不了真正的外国人,倒是弄来一批混学历者。
耐人寻味的是,2009年,教育部发布了《中外合作办学评估方案》,其中明确提到,有关招生的评估,包括“对于实施外国教育机构学历、学位教育的是否招生录取标准不低于外国教育机构在其所属国的录取标准;招生录取工作是否严谨规范,是否有比较完整的原始档案材料”等,那么,我国进行学历、学位教育在海外招生,如果录取标准低于本国的录取标准,他国(其他地区)是怎样看待的呢?为何我们只对外国教育机构有这种要求,而放弃本国教育机构的要求呢?
当然,考虑到境外的学校教育环境和教育评价体系不同,不可能把境外生的招生纳入内地的高考和研究生入学体系,但建立明晰的多元招生评价标准,并让招生过程公开透明,这才能确保招生的公平公正,避免给权势阶层制造进入名校的特殊通道,也可消除当前社会一看到某位与达官贵人有关系者进入某大学,就条件反射以为其中有猫腻的群体性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