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來愈多美國大學生選擇海外求學,根據國際教育協會(IIE)的統計,2008至2009學年約有26萬名美國大學生在海外求學,除前一學年的人數微幅減少外,在過去25年一直呈現穩定成長,今年更可能達到30萬人。
據林肯委員會(ALC)在2005年完成的一份具有影響力的報告,甚至設定在2016至2017學年將達到100萬名美國大學生在海外求學的目標。
海外求學以往僅限於於富有家庭子女或具有冒險精神的菁英,但現在已擴及更廣範和多元的人口。不過,海外求學也和高等學府一樣,學費愈來愈貴,並面臨展現其教育價值的壓力。
每年承辦約1100名大學生海外求學的「CET學術計畫」執行主任藍哈特(Mark Lenhart)表示:「每個人都想獲得實際的成果,想在學成歸國時,對該國語言能力獲得大幅改善,並確實了解當地文化。」
藍哈特指出,為了協助學生融入海外求學環境,他們的計畫均會安排美國學生與當地學生成為室友。
藍哈特以其多年前在中國求學的經驗為例,他記得當時剛開始所有美國學生都住在一起,每天對生活環境抱怨不斷,但之後被安排與中國室友同住後,只能講中文,大家的抱怨也相形減少。
在眾多海外求學的計畫中,美國學生一同學習、生活和派對也在一起的海外求學計畫,最受歡迎。
曾在倫敦就讀一學年的雪城大學學生瑪莉‧漢金森(Marie Hankinson)表示,她難忘在倫敦的求學過程,但與雪城大學的校園生活並無太大差別。
漢金森指出,她在倫敦是與雪城大學其他四名同學同住,上課也與雪城學生一起,甚至師資也是雪城的教師。她說:「我喜歡海外求學,但也要能說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