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孙涤专栏:《财势何其沉重》——“虎妈是孟母吗?”之二
作者:孙涤 | 2011/10/2 13:34:28 | 浏览:1890 | 评论:0

  基于对偏远小镇云南喜洲的田野调查和对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许烺光先生得出“富不过两代”,从而造成中国家族的兴衰倏忽,社会的变动惊人的结论,不能不说是相当吊诡的,“一个看上去以保护其后代的社会地位不断延续的家族亲属系统”,依赖“祖阴”非但不可得,结果还适得其反。为此,他在《祖阴下》用了大量篇幅来发掘它的根源。

  许教授突出了华夏文化里“父子同一”这个核心关系的功能。父子间的责任和权益是双方的交互作用,是父子要履行他们对祖先的共同责任。家庭则是内在纽带的一环,“一边连接着众多的祖先,另一边是无数的子孙后代。”父亲以传统和祖先为楷模,要儿子竭力循蹈,孩子们越早发展得“与祖先传统越是一致,父母们便越高兴。”我们常常听到和经历过的“乖”,构成了儿童教育的第一要义,创造力和天性,自然就无从谈起了。

  轮回,或者“因果报应”,即使有不少人相信“确有其事”,显然不在许教授调查分析的范围之内。他的解释是,出生于贫富(包括权势、财富、地位)不同的家庭,子女特别是儿子的个性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家族为何在两、三代人的时间内便经历一个兴衰周期,”而富裕之家孩子的“寄生生活也许就是家道衰落的开端。”

  许烺光指出,家庭的权势财力社会地位对儿子(在传统教育里女儿始终处于从属配角的地位)的个性形成起了决定性的影响。出生在富裕家庭,儿子们多半虚荣、好炫耀、冲动、放荡、奢侈、不诚实、缺乏经济现实感(个性类型2);与之正相反,出生贫寒家庭的男孩,则多半勤勉、恭顺、诚实、有理性,有经济现实感(个性类型1)。不过,富家子弟中也有理智、诚实、勤勉、积极进取,有远见的(个性类型5),贫寒子弟里也有懒惰、颓废、不诚实、缺乏现实感的(个性类型4)。但只是例外,人数相对也少得多。还有一种个性类型,谦谨、勤勉,对社会和法规有现实感(其中也有些并不见得诚实谨慎,经济上也不实际的),是出生于小康之家的子弟的典型性格(个性类型3)。

  为什么会有类型2有4、类型1有5这两种“亚型”的原因,许教授承认说,他也不是十分清楚。对此,笔者在本系列后面将尝试有所阐发,拟作详细讨论,以说明为什么今天“虎妈”并不是“孟母”的道理。毕竟过了半个世纪,我们今天所处的环境,和所服膺的观念,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许教授观察到,“父子同一”的理想规定了中国人的父子之间完全分享共同的利益,凡是父亲拥有的,就让儿子无条件分享。“富裕的父母都有意无意地将孩子的悠闲舒适视为他们自己社会地位的象征。”事实上,富人生活的共同特点是优越感和支配权,他们竞争的基本方向是炫耀阔绰的铺张浪费,这在穷人是不可能的奢侈。穷人家孩子的竞争,基本的方向是努力使生活变得小康一点。

  望子成龙,至少望子成才,乃天下所有的父母天然就有的期待。中国文化在光宗耀祖的价值驱使下,严格的家教本当是应有之理;然而,没有多少中国身居高位的父亲不希望他们的儿子分享自己的权势和财富,他们甚至把别人抬举他们的儿子视同对自己成就的肯定和自己地位的尊重。相应地,社会习俗也普遍认同 “父子同一”,认为怠慢权势者的儿子就等于怠慢了他的老子。里外夹攻的结果,大大加剧了金钱和权势对人本来就有的腐蚀作用。

  许烺光认为,有的父亲、甚至儿子本人都认识到了这种腐蚀的危害,尽管他们自觉加以抵制,但周围的人却由于父亲的权势财富而对儿子偏爱、纵容、诱惑,强有力地把“富二代”和“官二代”网罗浸淫在腐蚀之中。他也发现,出身贫寒的人天资聪颖、通过努力、或机缘凑巧,得着了富贵之后,他们的子弟也不可避免地再蹈覆辙,懒散懈怠、奢华娇纵,不事经营,耗散父辈的的财富和成就,迅速地重新堕入贫穷——一个可悲的轮回。

  《祖阴下》初版于1948年,随着他扩大的眼界和阅历(比如他在五、六十年代对日本、印度、和美国华裔社区的长时间深入考察),许烺光在1967年的修订版里专门加了“中国的血缘,个性,及社会变迁”一章,通过与何柄棣教授的商榷,他对这个观点做了展开。何柄棣当时执教于芝加哥大学,他通过研究证实,历朝历代地位居高的家庭走向衰败的时间都很短。在其名著《封建中国通向成功的阶梯》里,何教授认为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这些家庭“没有给孩子提供合适的教育。”

  许烺光则批评说,这并太不符合事实,他当时执教于同在芝加哥的西北大学,想来他们是素有交往的。许教授指出,成功的家庭为了荣耀祖宗并延续血脉,父亲对儿子的教育格外地重视。事实上,富贵的父亲既有充足的动力,更有充分的能力来督导儿子。许、何两位学者切磋的案例包括,明初的丞相黄懐(1367-1449)和王敖(1450-1524)都很贤明,人品素养高,并勤于督导孩子,但儿子衰颓得既透彻又迅速。历史上充斥着这类教训,儿子非但没能给门庭增光,反而祸殃了老子。而中国的古训和俗语,针对败家子的,也俯拾即是。许烺光认为根本的原因,不在于父亲是否重视,以及能否提供对儿子的教育,而是“父亲无法控制对其后代的教育。”

  个中道理很直截,尽管看来有悖常情:父亲的财富权势太沉重,儿子寄生于其上,毅力、能力、判断力都不足以驾驭;而周边的环境尽力把儿子往下拽。因为人们发觉,要瓜分成功者的财富和权势,从他们的儿女下手要容易得多,就像鲨鱼攻击幼鲸那般。在超乎寻常人所能承受的压力下,富二代和官二代轻易就被压垮了。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拔河比赛”中,父母怎样抗衡环境,才可能在提升子女的努力中胜出,是我们接下来所要探讨的。

相关文章:『孙涤“虎妈是孟母吗?”
『学人动向』 孙涤专栏:《别再漂白黑天鹅》——“虎妈是孟母吗?”之十五 2012-01-16 [3302]
『学人动向』 孙涤专栏:犹太人的孟母精神——“虎妈是孟母吗?”之十四 2012-01-03 [4202]
『学人动向』 孙涤专栏:《时间的机会成本》——“虎妈是孟母吗?”之十三 2011-12-24 [3955]
『学人动向』 孙涤专栏:《立志要画得圆》——“虎妈是孟母吗?”之十二 2011-12-12 [3598]
『学人动向』 孙涤专栏:《孩子不是家长的工具》——“虎妈是孟母吗?”之十一 2011-12-04 [2165]
『学人动向』 孙涤专栏:《蒸馏水里养不成鱼》——“虎妈是孟母吗?”之十 2011-11-28 [2486]
『学人动向』 孙涤专栏:《带着丝绒手套的呵护未必奏效》——“虎妈是孟母吗?”之九 2011-11-19 [2098]
『学人动向』 孙涤专栏:《人脑本非白板,顺势方能利导》——“虎妈是孟母吗?”之八 2011-11-13 [2302]
『学人动向』 孙涤专栏:《家教有其限度》——“虎妈是孟母吗?”之七 2011-11-04 [2549]
『学人动向』 孙涤专栏:《勿自满、勿取巧》——“虎妈是孟母吗?”之六 2011-10-29 [22162]
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FDA CBER主任Peter Marks博士的辞职信(附:中英文版本) 2025-04-02 [11]
刘瑜:没来的请举手 2025-03-27 [92]
勒内 吉拉尔思想下的 JD 万斯与彼得 蒂尔 2025-03-27 [84]
Raymond Ro:一位上纽商学教授的非典型跨界 2025-03-18 [215]
威尔·杜兰特:文明倒退的七种征兆 2025-03-17 [274]
何清涟:大争之世,坚守理想但要尊重事实 ——回应德国驻新加坡大使方迪娜《坚守国际社会理念》 2025-03-14 [308]
[聚焦]赵晓:从俄乌争论看中国人的主流世界观 2025-03-10 [415]
孙立平:“五大寄生虫”阻碍中国经济发展 2025-03-07 [528]
许小年:经济还要下滑3到5年,将正面抗击三头灰犀牛 2025-03-07 [565]
吴菊生:【川普、泽连斯基及时代变迁】 2025-03-07 [48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