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成思危赴美演講“重新平衡中國經濟的挑戰”及“中、日、美三邊關係的機會與挑戰”
成思危赴美演講“重新平衡中國經濟的挑戰”及“中、日、美三邊關係的機會與挑戰”
来源:世界新聞網原创 | 作者:陳運璞 | 2011/10/20 7:44:40 | 浏览:2844 | 评论:0

  成思危與台灣徐大麟,19日清晨一同搭機自北京抵達舊金山。成思危這趟訪美兩周,主要是接受亞洲基金會頒發的「田長霖傑出學者獎」,並在東、西兩岸進行多場重要演講。該獎項第一位獲獎人為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

成思危赴美演講“重新平衡中國經濟的挑戰”及“中、日、美三邊關係的機會與挑戰”
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高占生(右)19日清晨在舊金山機場迎接成思危(中),徐大麟(左)一路同行。(陳運璞/攝影)

  成思危在機場說:「目前全球經濟正走在曲折起伏的路上,要到2013年才能逐步恢復,中國的發展速度也將減緩,不會硬著陸。」不過,同行的徐大麟則認為:「2013年經濟會開始穩定,但真正恢復往好的方向走,還要5年。美國現在應該學習中國、新加坡和台灣的作法,努力吸引外資。」

  「田長霖傑出學者獎」由已故柏克萊加大校長田長霖、漢鼎亞太董事長徐大麟,以及前亞洲基金會董事長富勒( Bill Fuller)共同成立,宗旨是希望藉由亞洲得獎人的影響力,讓西方社會對亞洲有更正確的觀點,不再由美國學者專家主導亞洲議題,而是由亞洲具影響力的傑出人士向美國主流社會暢談亞洲議題。

  負責該獎項的亞洲基金執行董事,前美國駐亞洲開發銀行代表楊曹文梅大使表示,要覓得適合的人選非常不易,該會大約花了兩年的時間,才敲定成思危來美的兩周行程。

  成思危將於20日中午在舊金山聯邦俱樂部,發表「重新平衡中國經濟的挑戰」演講,對外開放。此外,他也將與前國防部長培瑞(William Perry)和美國智庫研究員,在史丹福大學進行圓桌會議。成思危還將參加由徐大麟安排,與灣區百人會及科技社團共聚的晚宴。席間,他將談矽谷在中國大陸經濟發展中的機會等議題。

  在東部,成思危將在世界事務委員會談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並在哈佛大學發表演講:「中國、日本與美國三邊關係的機會與挑戰」;他也將在布魯克林學會等機構介紹中國經濟發展。

  成思危畢業於洛杉磯加大,曾任第九屆、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現任國際金融論壇(IFF)主席、中國軟科學研究會理事長、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管理學院院長。成思危的父親為新聞界名人,台灣世新大學創辦人成舍我。


中國搶走美國工作?成思危:炒作(王慶偉)

  「美國國會提出的匯率法案,以及責怪中國搶走美國的工作機會,完全是政治的炒作。」「中國風險投資之父」成思危20日下午會見灣區媒體指出,若是中美爆發貿易戰,結果會是「雙輸」。成思危表示,希望這次美國之行,能與美國各界多作溝通,增進中美雙方瞭解,化解岐見,未來有更多合作機會。

成思危赴美演講“重新平衡中國經濟的挑戰”及“中、日、美三邊關係的機會與挑戰”
「中國風險投資之父」成思危(前右二)會見灣區一些社團代表,並與他們合影留念。王慶偉攝影

  成思危指出,從實際數據上來看,人民幣從2005年到現在,已經升值了30%,但是美國與中國的貿易逆差沒有減輕太多;從理論上來看,美國以國內的購買力下降,用作衡量人民幣的基礎,「是錯誤的衡量」。

  成思危表示,貨幣的價值是以購買力來衡量。有二種衡量方式,一種是國內的購買力,用GDP來衡量;一種是國際的購買力,是以匯率來衡量,「真正講匯率,要以國際購買力來衡量,而不是比較兩個國家內部的價格來衡量。」

  成思危舉例指出,英國的「經濟學指數」,曾以漢堡價格作比較,說同樣的漢堡北京要比倫敦便宜40%,就說人民幣低估了40%,「這是非常可笑,也非常不正確的衡量方法。」成思危表示,價格的差異是在「勞動力」的差別,而不產品原料的差別,從理論或從實際上來看都不正確。

  成思危指出,美國指責中國搶了美國的工作機會,但問題在於美國喪失了競爭力、勞動力,以及各種費用過高。在這種情形下,就算美國限制進口中國產品,美國還是會向其它國家購買便宜產品,「還是沒有解決問題。」

  「美國應該在高端科技方面提高優勢,才有競爭力;而不是在低端的產品和中國競爭。」成思危表示。

  成思危20日晚在巴洛阿圖明苑餐廳與灣區各大社團代表百多人餐敘,並以「矽谷在中國的商機」為題發表演講。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27楼的血色遗书:985夫妻用生命叩问的环保真相 2025-06-25 [183]
最简单的就是最好的:再读格雷厄姆 2025-06-25 [141]
朱镕基之子清华演讲:犀利点评当前中国问题(深度醒脑) 2025-06-21 [246]
胡志华:国际供应链智能化趋势对我国影响及应对建议 2025-06-16 [339]
扎克·迈耶斯:全球监管合作是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25-06-16 [329]
斯坦福教授大卫·拉伯雷:美国高等教育一直处于混乱的状态,但也正如此,才取得了成功。 2025-06-11 [470]
梁文道:我们需要怎样的政治共识? 2025-06-03 [869]
经济学的四次革命 2025-05-28 [857]
《思考,快与慢》:一种不怕任何事的顶级思维 2025-05-28 [888]
教育资讯 | 纽约时报:美国教育体系的政治异化与改革突围 2025-05-27 [101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