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三年獲得傑出教學獎的爾灣加大分子生物及生化系副教授蔡秀娟,最近被任命為校長學者(Chancellor's Fellow),任期為2011至2014年,校長學者除獲得研究經費外,還將進行專題講座。
爾灣加大教授蔡秀娟的辦公桌上擺滿學生送的紀念品(蕭迪玉攝)
被上屆畢業生票選為傑出生物學教授的蔡秀娟,平常講話輕聲細語,站在450人上課的大教室裡,卻可不用麥克風即掌握全場注意力,學生在作筆記、錄音、錄影同時,蔡秀娟會突然提出一、兩個問題,激發大家從自身經驗去思考課本的實驗結果,她也常分享自己到世界各地參與學術會議的趣聞佚事,難怪她的生物化學課Bio98堂堂爆滿,還有人提早到教室占位子、提問題。
獲柏克萊加大化學博士的蔡秀娟,自2003年起任教爾灣加大,她表示,像生物化學這類的入門課,都是採用有如小型電影院的智慧型教室,她上課只要帶著存有各式影音檔的USB即可,坐在最後排的學生都可清楚看到大銀幕上的圖表或影片。為了加強學習效果,她會把一些需要記憶的重點編成歌曲。同時,她也用日常生活的實例來解釋課本上的化學反應,譬如以人體代謝葡萄糖的不同方式,建議以走路或跑步(而不是舉重)作為降低血糖的運動。蔡秀娟發現,學生們對有關生活保健的話題特別有興趣,有些人還會分享自己父母或祖父母的經驗。
在大學主修生物、化學或藥學的學生,八成以上計畫將來成為醫生、護士或藥劑師,蔡秀娟說,她的學生中也有不少人對化學、生化基礎研究有興趣,而徘徊在申請醫學院或研究所的十字路口。她建議學生依據興趣來選擇,蔡秀娟以自己為例,她從懷生國中跳級進入北一女中,多位高中、大學老師啟發她對化學的興趣而決定進研究所深造。在柏克萊加大念研究所時,看到田長霖校長對教學及研究的熱忱令她深受鼓勵,而選擇留在大學校園。蔡秀娟說,其實取得生物、化學碩士、博士學位後,有許多人進入工業界研究單位,還有人成了風險投資顧問、專利律師或高中老師,出路很有彈性。
因研究黃麴毒素化學結構而獲選為丕優(Pew)學者的蔡秀娟,在過去四年丕優學者任期內,除獲24萬元研究經費之外,每年都應邀參加丕優學者年會,與來自全美各地的醫學生化界的年輕學者交流。
她表示,科學研究靠團隊合作是時下的潮流,她與爾灣加大校內外的學者都有合作計畫這也是她同時出任化學系與藥學系教授的原因。蔡秀娟的實驗室以研究黴菌及酵素出名,她認為,黴菌是天然的製藥工廠,像盤尼西林就是一種來自黴菌的抗生素,她的實驗室研究酵素的化學結構,可應用來作為降低膽固醇、治療癌症的藥物,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著名的科學期刊「自然」(Nature)上,目前正由加州大學申請專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