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本系列反复论述的一个中心议题,不外乎想说明,养育孩子尤其是养成其人格、发挥出其天性、善用其禀赋,使得他们能同社会其他成员健康积极地互动,关键在于诱发孩子的主动性。各种因素,先天遗传的也好后天获取的也好,各种条件包括正面或负面的,非得通过孩子自己,否则不能为他们稳定所有。事实上,人生的乐趣和幸福感,必须通过适度困难的挑战和磨练,否则很难体验得到。这就像人的免疫系统,要经得起病毒原体的适度攻击,才能被唤醒,强壮起来,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
从父母(或机运)得来的钱财地位、由父母遗传来的智力体魄,都是有对价的。套用金融的术语,都得付利息成本。多得的钱势,白得的禀赋,若没有孩子相应的付出,反而会成为累赘。就好像拥有大笔的资产而投资不当,不但没有收益,连利息都付不出的话,是要破产的。上帝到头来是公正的:给了你丰富的资源,就要你承担相应的责任,否则会垮得更难看。
从这个意义上,父母若有禀赋优异的子女,不单是种幸运,同时也是更重的责任,否则徒然添多缺憾。成长成才的责任固然主要在孩子自己,但父母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父母在因材施教上,又应当如何作为呢?华、韩、日裔移民家长,刚过了苦日子,认识比较清醒,他们多半会在学校课程之外,积极让孩子“吃小灶”。蔡教授就是其中之一,她看明白其中的道理,强硬执着地贯彻“虎妈育儿法”。出发点并没错,但她的方法和取向却问题很大。
在检讨蔡教授的之前,我们来看看美国的一般状况。
2005年美国出版的一本挺有意思的书(Freakonomics, by S. Levitt & S. Dubner),用统计分析来处理大样本数据,给出了长期困扰人的一些社会问题的线索。那本书的第五章就在解释,父母是怎样的人,做什么事,才能有效影响孩子的学业表现。在下面我们先列出书里汇总的十六个事项——大都是社会上普遍关注和父母在做的,来考查这些因素对孩子学习有无作用,影响如何
- 孩子的父母受过良好的教育。
- 孩子的家庭未曾破裂。
- 孩子的父母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
- 孩子随父母新近迁入较好的居住小区。
- 孩子的母亲生第一个小孩时已经三十开外了。
- 母亲在孩子上幼儿园前不上班。
- 孩子出生时体重不足。
- 孩子上学前班。
- 孩子的父母在家说英语。
- 父母经常带孩子去博物馆等。
- 孩子是领养来的。
- 孩子经常被体罚。
- 孩子的父母常参加家长和同老师的沟通活动。
- 孩子常看电视。
- 孩子的家里有许多书籍。
- 孩子的父母几乎每天都给他们朗读。
这些事项虽然针对美国的情况,大多数同国内的现实也接近。比如在家里是否讲英语的问题,显然是针对新移民尤其是来自墨西哥的移民家庭的情况,你不妨转换成流动工在北京能否熟练地讲普通话,等等。 书的作者分析后得出结果,并解析了哪些事项和孩子的学习好坏有联系,其他则是不相干的原因。大家不妨从经验或推想先形成自己的回答,然后再和作者的结论做比较,这样了解会深一点。有兴趣的读者也不妨参阅该书的中译本 (《魔鬼经济学》,S.列维特著,刘祥亚译,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6)。
作者列维特建议了如下的结论,或许和各位的印象有不少出入,姑且听之。就能否对孩子的学业成绩产生影响而言,上面的事项凡是单数的,都有较强的相关联系;凡是双数的,相关性很弱甚至没有。囿于篇幅,我们在此只能择要摘引。
第1和3两项,和孩子有突出的学业表现相关性明显,是容易理解的,因为父母的高学历和经济社会地位和他们的智商遗传、抚养能力和对子女教育的关心,都直接相关。但是,为什么第2、4、6、8这几项对孩子的学业成绩没什么联系,并不是很直观。美国的社会调查分析一般认为,单亲或离婚的家庭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长远的。作者认为第2项没不良影响,对超过两千万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的孩子是个好消息。至于第6项母亲为了孩子幼年期的养育而全脱产,和第8项孩子提前上学前课程,为什么没用?作者倾向于认为,教育要因势利导,以适才适所为佳,过度强求或提前开发没多大用处。作者承认,一定有许多家长会很不以为然,但他没细谈原因,只是说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如此。第10项、第12项、第14项,父母经常带孩子上博物馆的益处,经常体罚孩子和孩子经常看电视的害处,都不明显,似乎也有悖常识。斯波克医生开启的育儿法的一个戒条,就是绝对禁绝体罚。上博物馆等的好处为什么也不明显?即令你把牛牵到河边,奈何它不饮水?所以,关键恐怕是如何来开启孩子内心对知识的好奇和追求。经常看电视孰利孰弊,主要看你关注的内容是什么。电视节目有不少教育内容,品质高,传递也很高效;反之许多垃圾节目,不但浪费时间而且要占据孩子的精力。至于第7项,孩子出生时体重不足,原因无论在母亲还是早产都有明显的坏影响;但第5项,母亲怀第一胎时已经三十开外,对子女居然有利,颇令人意外。作者的理由是,母亲不早婚不早育,多半是为了完成高学历,而且考虑慎重要在条件具备时才肯养育孩子。
最有意思的最后一对,第15项,家里有许多书籍,有用;第16项,每天给孩子朗读,却没用!统计分析有这样的结果,连作者自己都疑惑不解。他说,买几卡车的书推在家里就能收效,未免太简单了。听莫扎特的音乐、看爱因斯坦的相片、吃砸在牛顿头上的苹果、背诵孔子的语录,就会有用?
《魔鬼经济学》里,作者的方法是让“数据来告诉你究竟”,但他们的选题已经包涵了对事物的感悟洞察。书里有一章,专门来揭露日本的相扑比赛里面的作伪造假。相扑在日本人眼里是相当神圣的活动,远超出一般的竞技项目。加上日本国民的封闭性,外界要了解内情,简直是不可能的。当列维特分析公开报道的胜负数据,断定相扑里面黑幕重重,造假是有系统的。很多日本人为此非常愤懑,而我当时读了也是将信将疑。去年终于有了分晓,不但相扑高手的圈内人出来承认,而且司法机关也介入调查和判罚。可见数据的统计分析还是值得信赖的,即便结论与你的印象出入不小。最近好莱坞新出的大片,皮特主演的Moneyball, 揭示的就是怎样善用数据的统计分析的奥妙,来赢得比赛。电影是根据M.刘易斯2003年出版的同名名著改编而成,那本书非常值得一读,尤其是对从事风险投资和管理、股市操盘和研判的人来说,意义远远超过对棒球赛的娱乐。
作者总结道,起作用的那些(单数)事项大都是父母是怎样的人,而不起作用的那些(双数)事项多半是父母在做怎样的事,后者的影响是短期的甚至没有,这符合儿童认知心理的一般原则。
所以,父母千万别存糊弄小孩的想法,即使是幼儿,虽然表达不清,但心灵是透剔的,直觉是敏锐的。比如,幼儿虽然不熟悉某陌生人,但从母亲(孩子最信赖的人)对那个人的态度反应,他马上就能觉察对那人的信任程度应该是怎样的。所以父母要是人前一套,人后又是另外一套,孩子是会记在心头并会效法的。同样,父母重视教育和知识,也必须是真诚的。如果父母自己讨厌学习,忽视知识,有口无心,却要孩子认真投入,以学习为重, 可得乎?以孩子天生的聪颖,他们早就能洞察父母的真伪。因此,我们朗读书给孩子听,或者带孩子上博物馆,给孩子买书,需要能够真心地立下表率,而不只是一个“要孩子好”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