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國雲計算遍地開花,10年內可望大規模應用。發改委首批專項資金已陸續下撥到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無錫5個試點城市15個示範項目,多家牽頭企業已收到扶持資金。
雲計算產業已成為最大的亮點,圖為「雲電視」首次亮相高交會。
深圳曙光6000 12萬顆CPU
剛剛閉幕的第13屆高交會期間,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深圳雲計算中心)正式啟動運行,目前中國最強大的曙光6000超級電腦開始啟用,正式拉開華南「雲應用」的帷幕。
未來在超市裡看到某樣商品,只需用手機掃描一下條碼,就可以與全城所有商戶比較價格,找出價格最低的商戶。市民把自己的血壓計、心率儀作為物聯網終端接入雲計算網路後,生命體徵資料會即時同步到「健康雲」系統,病人不必再跑到醫院就診,醫生就可以遠端診療。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間的界限將被打破,計算和生活將會徹底融合。
深圳雲產業協會副秘書長張海波這樣描述雲計算給人們帶來的便利:「你走到哪裡,『雲』就跟到哪裡。只要擁有登錄雲端的帳號,在任何設備上登錄都沒有差別。」
未來,白領們不用提著筆記本出差,也不必擔心系統損壞檔丟失,無論何時何地,在任何一台接入到互聯網的終端上登錄到「雲」中,文檔、應用程式、甚至圖示在桌面上的擺放順序都一模一樣。
節能王 日耗電費不到12萬元
外出遊玩用手機拍攝了新照片,直接上傳到雲帳號,不用再拿著資料線跟電腦同步。未處理完的工作文檔、電子書的閱讀進度、遊戲中的高分紀錄,屬於個人的所有資料全都保存在雲端,同步到台式機、手機、平板電腦甚至電視等終端上。
同時,網路的深度覆蓋也會帶來更多便利。水電費用等公共服務費用將透過「政務雲」以電子帳單的形式投遞到每家每戶,繳費也可以通過雲支付瞬間完成,不再有紙質帳單和收費大廳帶來的人力物力浪費。
雲時代的信息安全也將得到改善,由於資料全在雲端,終端丟失或者被盜不會造成資訊洩露。而且,通過雲計算存在於互聯網的資料總是有冗餘鏡像,可以在意外發生時作為備份,規避像家用電腦系統一樣崩潰一次系統就丟失一次資料的風險。
「雲計算是繼大型機、個人電腦、互聯網之後,信息產業的第四次革命。」深圳雲計算中心研發部主管徐澤明博士說,在雲計算時代,你只要知道輸入資料就可以得到結果,至於處理資料的電腦是什麼樣子,位於什麼地方都不重要。
由於計算都集中到了互聯網,終端設備不再承擔大部分的計算和儲存業務,從而變得越來越輕量化。與之對應的是,作為雲計算的心臟,接入到互聯網的計算量會越來越大。
深圳市就搏動著這樣一顆強大的雲計算之心。記者探訪位於深圳大學城的深圳雲計算中心,親眼見識了這顆大心臟——投入運營的曙光6000超級電腦。曙光6000的家是一個占地2500平方米的機房,各類大中型輔機設備超過520台,機房內有130公里電線,200公里網線。然而,這樣的大塊頭卻是個節能楷模,每瓦特能耗能帶來4.89億次/秒的計算能力,滿負荷運行耗電電費每天12萬元。
走進機房中,看到一排排機箱發出低沉的轟鳴,猶如巨大風箱,全年無休的水冷和風冷兩套系統保證了機房22攝氏度的恆溫。控制室裡,一座大型螢幕覆蓋了一整面牆,上面即時顯示著曙光6000運算儲存能力的分配狀況,各部分的溫度、資源占用率、故障點都一目了然。
運算快 每秒高達1271萬億次
曙光6000超級電腦擁有12萬顆CPU核心,實測運算能力高達每秒1271萬億次,位居全球第四。同時,曙光6000擁有20PB(2000萬GB)存儲空間,大概相當於175億冊圖書。
●風起雲湧 5年商機上看1兆
中國現正全力發展雲計算(雲端),由工信部主持制定的雲計算「十二五」已完成初稿,將對雲計算提供財政支持,並決定在資源、氣候條件適宜之處設立雲計算數據中心。
5大城市先試點
中國證券報指出,該規畫鼓勵雲計算應用服務領域發展,發改委扶持雲計算首批專項資金6億6000萬元,已陸續下撥到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無錫5個試點城市15個示範項目,10多家牽頭企業陸續收到千萬級扶持資金。
首批獲得支持的企業包括阿里巴巴、騰訊、百度、華東電腦、華勝天成、金蝶軟件等多家企業。其中阿里巴巴、百度獲得逾億資金,華東電腦、華勝天成等則獲得1500萬至2000萬資金支持。
15個示範項目有近5年考核期,今年發放的專項資金是首批,未來發改委每年將組織專家對企業牽頭的示範項目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後,將視項目進度和成果酌情追加後續資金。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信息管理中心資源部主任湯剛認為,雲計算應用成效將出現在「十二五」末,雲計算服務大規模應用出現在「十三五」期間。
已建中心逾10個
雲計算發展在中國儼然風起雲湧,更多城市考慮申報雲計算示範城市,現有5個試點城市將持續擴大。目前北京是祥雲,上海是雲海,深圳是鯤雲,重慶是雲端,杭州是雲超市,寧波是星雲,無錫是雲谷,蘇州叫彩雲,哈爾濱取名雲飛揚,廣州的天雲,惠州的惠雲,秦皇島則稱數谷。另外,佛山、成都等地亦相繼啟動雲計算發展。迄今各地政府投資建設成規模的雲計算中心超過10個。
根據東方證券測算,未來5年中國雲計算產業鏈規模可望達到7500億至1兆人民幣。
●雲計算變了調 被批形象工程
各地政府看到雲計算前景,一窩蜂地強力推動爭搶項目;各地雲計算正經歷一場新大躍進。
「在遍地開花的雲計算項目背後,存在諸多問題」,安信證券指出,由於缺乏國家層面的戰略性布局,各地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重複建設。
業內人士說,一個硬件雲計算中心,僅基礎設備投資就超過5000萬元,以蘇州打造華東最大數據中心為例,蘇州國科數據中心總投資8億4000萬元,建築面積4萬2000平方米,可配置4000個標準機櫃。而同處華東地區的無錫、上海亦是雲計算示範城市。上海黃浦新區國際雲計算中心總投資800億元,最終達千億級規模;無錫總投資7億5000萬元建雲計算項目。
南方周末說,據了解,已有課題組向國務院提交一份針對雲躍進的調研報告,報告建議,對數據中心的建設集中管理,以避免重複建設。
一位走訪中國各地雲計算基地的業內人士說,以園區名義的雲計算,都不用去看了,因為「除了黃土還是黃土」。根據浪潮集團對中國數十個雲計算中心調查發現,很多地方投巨資建成所謂「雲」系統,資源利用效率不足20%,雲計算中心成了形象工程、參觀演示中心。
正當雲計畫大躍進之時,有關雲安全的問題,卻有意無意遭到忽略。當數據信息不再鎖在企業或個人電腦中,而是上傳至雲中時,信息安全備受考驗。
國家信息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文仲慧表示,目前雲計算的實際應用與推廣,面臨種種挑戰,其中安全問題是最大挑戰之一,特別是因雲計算自身特點引發的新信息安全問題,不容小覷。他指出,在傳統計算模式下,使用者對資料存儲和計算擁有完全控制權,但在雲計算模式下,使用者資料與計算以及物理計算單元的管理,完全依賴服務提供商,使用者僅僅保留對虛擬機的控制。他認為,雲計算提出新的信息安全問題,包括雲上資料存儲、隔離、冗餘、銷毀等,衍生新的資料安全問題、雲計算安全信任體系、雲計算監管監控問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