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孙涤专栏:《孩子不是家长的工具》——“虎妈是孟母吗?”之十一
作者:孙涤 | 2011/12/4 3:03:37 | 浏览:2016 | 评论:0

  这样我们就有了基础,来检讨虎妈的育儿法管不管用。蔡美儿教授的名著的中文本《我在美国做妈妈》(张新华译,中信出版社  2011)也很畅销,读者众多。根据她接受《京华时报》的采访报道,及其对两个女儿制定的所谓“十大不准”,我们摘其要点如下:

    1. 不准在外面过夜
    2. 不准参加玩伴聚会
    3. 不准经常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
    4. 不准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
    5. 不准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低于“A”
    6. 不准只在体育和文艺方面拔尖而其他科目平平
    7. 不准演奏除钢琴和小提琴外的其他乐器
    8. 不准在某一天不练钢琴或小提琴
    9. 不准在学校里卖弄琴艺
    10. 不准抱怨不能在学校里演奏

  蔡美儿自称,为了要孩子努力走父母为她们选择的道路,她甚至不惜采用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种种高压手段。

  “十个不准”里,第6、9、10项是从属事项,姑且不论;第3项中怎样才算是“经常的”不很清楚,难以置评;第1项对于女孩子,不能说太不合理;但是第2项,不准参加玩伴聚会,蔡教授说这样会妨碍练琴,就太偏颇了。我们前面说过孩子的社会学习主要是通过 peer group(玩伴团组),影响要比家教有力得多,父母过多的干预,一来难有效果,而且往往造成孩子对父母之命阳奉阴违的隔膜。笔者认为,“不准”中的第7和第8项大有商榷的余地,而更严重的问题,是发生在第4 和第5两项不准。

  同样是喜好或学习音乐,为什么只准许弹钢琴和拉提琴?限制的理由是什么?蔡美儿只是当代众多的东北亚的移民父母之一,他们近乎狂热地督促,有时简直在逼迫孩子学习“高雅器乐”的劲头,到处可见:在北美参加儿童钢琴小提琴竞赛的几乎全是韩、日、华裔的孩子;而在大陆据说勤练钢琴的孩子就多达三千多万。

  首先,从市场需要的角度,这是难以理解的。古典乐的演奏的确极为雅致精巧 (笔者是个铁杆粉丝),它的式微已属不争的事实,阳春白雪的小众艺术,即令要小有成就,竞争也近乎残酷的激烈。目前世界顶尖的钢琴提琴演奏家,十个里面倒有超过六个是犹太裔,而把全球有犹太血统的都算上,也就两千万人而已。(关于犹太裔的专业追求和原创力,我们下文里会和华人教育的不足做比较,专门来讨论如何向犹太人学习借鉴。)其次,从兴趣和修养的角度,这同样难以解释。钢琴提琴是技巧要求最为艰难的乐器,天分即使很高的人也不得不逐日勤奋操练,否则连悦耳都不可得,要做到舒展胸臆陶冶心灵就更难了。也就是说,要达到自娱的水平成本会很高而难以维持。许多孩子耗费了大量精力时间学得一鳞半爪的,进入大学功课一忙,就丢在脑后,没过几个月,再也承受不了重新捡起来的痛苦,非常可惜。设想他们当初玩个吉他什么的,倒有可能成了终身的伴侣呢。第三,从实用功能的角度,钢琴提琴也不再是合理的选择。在发明唱片和录像,无线电广播、电视节目普及之前,钢琴支撑着一家、一个团体(班级、团契之类)的娱乐、联谊和交流,有很高的工具性价值。今天有了多媒体、网络、苹果系列产品等等,优美的音乐是唾手可得,谁还想用自己夹生的演技来弹拉助兴,会很煞风景的。

  所以,古典音乐的确是人类创造力的高峰,美妙精巧,但是除了对它有一定天赋和热诚的孩子,是不适于贸然认真操练钢琴和小提琴的,否则“机会成本”会高得出奇。我们怎么才能了解孩子是否有内在的天赋和激情呢?这并不难观察到。如果孩子在无拘无束的情况下,会主动专注并倾听音乐,对同一首乐曲的不同演奏和诠释能产生感动和鉴别,在弹奏时能做适当的变奏而不是亦步亦趋模拟的话,孩子对古典音乐的“慧根”就能显露出来,他们就是有潜质的,能够融入到音乐的底蕴深处。在这种场合,音乐的深邃和技巧的艰深对孩子是天然混成的。学习乐器的艰难,被孩子由衷的热忱内在化后,反而成了催生他们幸福感的挑战。对于这类孩子,父母最好能竭尽所能来支持和配合孩子的天分,别轻言放弃。但要是父母督导数年之后,孩子还只是“承命而学”,观察不到孩子内在的热忱和要求,那么就应该明智地中止这类无果和无效的尝试。

  从蔡教授书中的自述,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她的千金缺乏古典音乐的内在热忱,否则她们是用不着母亲的硬性规定,不准她们有任何一天不练琴(即使在欧洲旅行时)。母亲耳提面命的强行督导,引起了小女儿露露的强烈反弹,书中很大篇幅都在描述母女由此而来的冲突和心理挣扎。最终有一天,蔡教授同意露露可以不再拉小提琴了,露露立即顺应她自己的本性,义无反顾,一头扎到网球上去了。大女儿索菲亚弹钢琴的情形也好不到哪里去。蔡教授为了她们学琴,有时一次数千美元飞到外州学习。还耗资租用卡内基音乐厅的场地来替索菲亚举办演奏会,并花了大笔的钱办豪华酒会招待。这些其实和音乐之美之高尚没什么关系,目标无非是要推出自己的千金,让人知道她们是“品味高雅的淑女,会弹钢琴 ”而已。至于蔡美儿自诩她的女儿是“音乐神童”,多半是一厢情愿。一个必须靠威逼数年才勉强学琴的孩子,是逼不出来艺术才情的,会神到哪里去?

  话说回来,华裔家长往往有逼迫孩子玩“高尚乐器”的强烈愿望,其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有一种心理学说,认为父母内心有一种未竟的缺憾,他们在儿时家境贫寒,对有条件学习“高尚音乐”的孩子的艳羡之情一直郁积在怀,一旦有了条件,就会寄望通过子女来扯平自己的这种心愿。且不说父母当年的心愿是来自内心的召唤呢,还是未能得到满足的羡慕引起的,满足心愿 的目标是否还有价值,钢琴小提琴是否仍然是社会地位和生活品质的标志,是大可以质疑的。更重要的是,即使这个目标对你来说有永久的价值,但对你的孩子是否如此,孩子是否具备内在的素质和志趣,适合去完成你的目标?打个比喻,你几十年前没能射出的那支箭,不管靶子是否还在那里,却要孩子帮你去射中目标,只因为你现在买得起这张弓了。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是合理的吗?能成功吗?

  同样的困扰,也发生在一般的学业上,就像蔡教授“十大不准”的第四、第五两项,影响就更严重了,让我们下期来讨论。

相关文章:『孙涤“虎妈是孟母吗?”
『学人动向』 孙涤专栏:《别再漂白黑天鹅》——“虎妈是孟母吗?”之十五 2012-01-16 [3059]
『学人动向』 孙涤专栏:犹太人的孟母精神——“虎妈是孟母吗?”之十四 2012-01-03 [3870]
『学人动向』 孙涤专栏:《时间的机会成本》——“虎妈是孟母吗?”之十三 2011-12-24 [3637]
『学人动向』 孙涤专栏:《立志要画得圆》——“虎妈是孟母吗?”之十二 2011-12-12 [3371]
『学人动向』 孙涤专栏:《蒸馏水里养不成鱼》——“虎妈是孟母吗?”之十 2011-11-28 [2256]
『学人动向』 孙涤专栏:《带着丝绒手套的呵护未必奏效》——“虎妈是孟母吗?”之九 2011-11-19 [1937]
『学人动向』 孙涤专栏:《人脑本非白板,顺势方能利导》——“虎妈是孟母吗?”之八 2011-11-13 [2140]
『学人动向』 孙涤专栏:《家教有其限度》——“虎妈是孟母吗?”之七 2011-11-04 [2419]
『学人动向』 孙涤专栏:《勿自满、勿取巧》——“虎妈是孟母吗?”之六 2011-10-29 [22000]
『学人动向』 孙涤专栏:《强其筋骨、强其心志》——“虎妈是孟母吗?”之五 2011-10-23 [11947]
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普林斯顿教授“辛辣”点评中国学生:一个普遍的「坏习惯」阻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2024-11-16 [72]
朱民: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2024-11-06 [347]
巫宁坤:活下去,并且“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2024-11-04 [383]
周其仁:中国经济高位下行的根本原因 2024-11-03 [412]
张维迎:让我最痛心的是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2024-10-31 [518]
达龙·阿西莫格鲁: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2024-10-31 [472]
钱满素:献身精神本身不足以成为一种美德 2024-10-31 [470]
战争琐思录(一):关于诺娃 2024-10-31 [466]
​“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2024-10-27 [633]
后生可畏!这位华裔才俊掌控着全球顶尖公司AI模型训练! 2024-10-21 [722]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