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院士名单出炉后数小时,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便撰写了一篇4000余字的博文,标题为《解剖“逆淘汰”社会现象的一只麻雀》,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的落选鸣不平。
费解“逆淘汰”
“施一公下一轮必定会进”,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在自己首轮评审便被淘汰后,曾力挺施一公。
两人同为“海归”,掌舵北大清华,在此次院士选举中呼声颇高,却双双铩羽而归。
昨晚在博文中,饶毅直截了当地指出,其所属生命科学和医学部的选举结果出现“逆淘汰”,令人费解。
谈及施一公等人的落选,他总结认为,当前院士评选中,重视的不是学术水平、年龄、学术年资、在国内科学贡献大小,而是“在有些人面前低头排队的时间,有时可以起很大的作用”。
“海龟”遭打压?
自己首轮被“刷”时,饶毅认为并非学术原因,而是“不会搞关系”。昨晚他却把矛头对准了中国不良文化,认为院士评选出现“逆淘汰”,原因非科学院的制度设计和程序,而是“斥才”“惧才”“拒才”文化。
言及亲身经历,他表示同龄科学家中,此前原本关系不错的,不少却在他回国后“变脸”。为什么“海龟”遭遇挑剔?有没有不看才能,而重拜把子叩山头的寨主“拒才”习俗?他提出疑问。
施一公在此前接受采访时曾说,“科学是高尚的,但科学家不一定就高尚,不要把这两个概念混淆”。在他看来,国内太注重外表,注重头衔。
“年轻”是双刃剑
饶毅此前提到一个现象,在国际优秀大学晋升副教授的时期,在中国就可以做院士,这让中国较好的科研人员,较早结束了科学活跃期。
中国两院院士在年轻化的同时,也让他们更早面临诸多“诱惑”。于是,工程院连续几年给新院士及所在部门和单位写信,提醒院士避免参加各种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评审、鉴定、咨询等活动。
宣布不再参选院士的饶毅,尚在海外时曾写信建议将当时的“学部委员”改成“院士”,以更尊重科学家,如今又建议将“院士”改回“学部委员”,使学术荣誉回归学界内部。
如今,他正践行着今年8月底下的“战书”,欲与当选院士十年后比高低。
讓院士制度回歸本來面目(劉根勤)
這兩天,有關院士增選的新聞很熱門。
作為科學界最高榮譽,中國工程院與中國科學院這“兩院”院士的專業水準,外人難以置喙,但院士的產生機制是否科學公正,毫無疑問地屬於公共話題。
今年8月17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饒毅教授沒有進入年度“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同日,他發表了一篇“從今以後不候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的博客文章,引發公眾對院士話題的熱議。批評者順理成章地將饒毅教授在《自然》、《科學》等世界級刊物上發表對中國科研機制的批評建議與他的“落選”聯繫起來。
時隔3個多月,院士增選終局揭曉。有兩個話題引人注目,都發生在中國工程院,這裡今年有54名“新科”院士。一是頗具爭議的“泄密門”。1個月前,已經有網友公佈33位新院士的名單,其中32位“命中”。另一話題頗具正面價值,“政府高官或曾任高官”不見蹤影,國企高管比例大幅降低,大學校長(包括副校長)增至三成,群體年齡持續降低。
“泄密門”顯然違反了制度傷及尊嚴,有關方面感到恥辱,稱要徹底追查。中科院院長路甬祥教授一直表示:院士選舉是嚴肅的事情,要經得起歷史檢驗,只有讓過程公開,才能使結果公正。但問題在於:院士增選真需要保密嗎?
這個問題不解決或不作出合理解答,院士制度的科學性與權威性就無從建立。因為,院士增選工作,理應屬於科學界的事務,屬於非利益性的榮銜,不是國家機密,不是組織人事,不是個人隱私,一切皆可見光。但一旦與國家、與政治、與特殊利益掛鉤,必然“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這裡用“侯門”,十分巧合,因為兩院的“行政級別”,都是“正部級”,院士也都享受“副部級待遇”,實際的“名利所得”幾可比擬古之“封侯”。這樣的制度背景下,奔競者自然不絕於途窮形盡相,有關方面自然如臨大敵,但在社會意識覺醒傳播技術空前發達的今天,自然要遭遇尷尬顏面掃地。
與政企“高官”絕緣,這是一大進步。聯繫之前饒毅教授的“不再參選”及相關事件,可以得出院士制度充分尊重輿論與努力調整自身的結論。這是令人欣慰的。畢竟,不少官員“能力”之強舉世無雙,看看廳級以上官員,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者比例絕大,但很少不是在職讀書並依借某些“路徑依賴”完成學業的,很少不是按照“政工師”模式打造的“專業”而得到“學位”的,更不用說較起真來看看他們的論文寫的什麼題目。正因如此,直接催生了那麼多的“學術打假”產業。“官場之士”染指“院士”也非新鮮事,只不過現在眾目睽睽,羞恥之心尚未完全泯滅,有所收斂。
即使這樣,也並非無懈可擊。比如“大學校長佔到三成”這一資訊就值得玩味。按照現行體制,大學校長正職“級別”在副部與正廳之間,亦屬“官場之士”。以“官場之士”身份角逐院士,已經不僅僅是實力比拼那麼簡單了。
院士制度歷史悠久,創始者為法國。1928年,中國建立中央研究院,蔡元培先生擔任院長。1948年實行院士制度,文理兼備,德高望重。1949年後中國科學院建立,實行學部委員制,照搬蘇聯模式,實行以來,制度流變弊端漸顯,有識之士也窮極思變,如人大的顧海兵教授牽頭成立課題組,從借鑒國外發達國家相應機構經驗教訓的角度,探尋中國院士制度的不足和改革趨勢。
相關研究的方法方式我們拭目以待。但方向卻不言自明,那就是讓科學回歸科學,讓行業協會回歸民間,讓院士回歸榮譽!
相关评论:院士名单提前泄密不能不了了之(熊丙奇)
中国工程院2011年院士增选结果“出炉”,54名杰出工程科技工作者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然而,在1个月前,已经有网友公布33位新院士的名单,其中32位“命中”,因此工程院新院士名单可能提前泄密。(法制晚报12月8日)
对此,工程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国务院还没有批复以前,工程院是不会提前公布或者通知院士的,网络上的名单可能是通过院士本人了解到的。网络上的这份33人名单和最终的54人名单相比,显然是不完全名单,说明“是非正式的途径获得,不符合规定”。
工程院已经表态这“不符合规定”,那么,就应该依据相关规定,追查违规的责任。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评审过程中发表的意见及讨论情况,对外必须严格保密。与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评审和选举保密规定》。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中院士行为规范》第六条要求“院士必须严守有关的保密规定。严禁向他人谈论、泄露评审选举过程中的情况,特别是讨论、评价、表决中的个人发言”;《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定》第二条对机关工作人员要求“不得以任何方式影响院士评审和选举工作。参加评审会议的工作人员不得对评审讨论内容进行记录,不得以任何方式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泄露评审和选举过程中对候选人的讨论、评价、表决等方面的情况。评审会议期间,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未经批准不得允许其他无关人员进入评审会场。”在今年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会议上,中国工程院有关负责任还专门发言,让院士们重温相关规定。
毫无疑问,在工程院名单没有公布之前,网上已经传出当选名单,表明院士评审中的表决情况,已经违反《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涉嫌泄密,否则,假如网友能猜想33人就有32人获奖,水平也太高了。为严肃院士评审,应该依据相关规定,进行追查。
事实上,我国院士增补之所以制定保密规定和工作规范,是因为近年来在院士增补中,存在着官场相似的“跑”“要”之风,一些单位和个人为当选院士,大搞公关。院士增选结果名单如果泄密,至少表明院士评审中存在三方面问题,最轻微的是,院士违法保密守则,在最后关头,提前向当选候选人发布喜讯;稍微严重的是,院士在讨论、评价、表决投票人时,并不独立,受到外界干扰;更严重的是,院士在评审中,大搞公关与交易,最终帮助某人成功当选,于是邀功。究竟是哪种情况,当由有关机构介入调查查实。而不管是哪种情况,都表明在院士评审中存在违规问题,尤其是后两种情况,则更影响院士评审的独立性和公正心。
需要注意的是,在2009年中科院新增院士中,也发生过同样的事件,早在院士公布前一个月,网上就流传一份有24人的“2009年院士增选结果名单”,中科院新闻处曾表示,网上的名单应该是一种“猜测和推断”,“可能有一定的命中率”,可对比35人大名单,这份名单的命中率100%;当年11月21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杂志社的任胜利博士在其博客上发布了一份详尽的中科院新当选院士名单,共35人,这份名单与最终公布的名单完全吻合。唯一细小的差别是,排序不同,官方结果以姓氏笔画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