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经济专栏作家史蒂芬.拉特纳,曾长期担任华尔街高管和国家财政高级顾问,在2011年最近一次访问中国大陆之后,居然大胆预言中国将继续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的经济扩张机器。他奉劝美国各界不要唱衰中国经济,更不要赌中国经济会垮台。他指出,尽管目前发达国家经济起伏互见,几乎只有凹凸没有增长,而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2011年预期增长9.2%,明年的预期同样惊人,将以8.5%速度增长而傲视全球。
在他2011年去中国之前,史蒂芬印象中的中国几乎都是负面的。中国的经济在国际上几乎每天默默无闻,中国面临的问题一大堆:房地产市场泡沫化,工资快速上升,制造业疲软,物价上涨,生产成本提高,贷款标准收紧等等。中国经济问题似乎无穷无尽,后果可怕。
然而中国之行,史蒂芬看到了中国令人信服的发展实例:中国的脉搏既强劲又成功,它的经济雄心里流动的是充满理解的自信。史蒂芬参观了上海郊区的通用汽车厂,并观看了从那些组装生产线上源源不断下线的汽车,那和密歇根州的汽车工厂几乎没有区别。
那是因为通用汽车争取在其中国的工厂与美国技术的统一性,这不应该感到吃惊。也许让他吃惊的是,通用汽车在这里获得的生产力,产品质量和工人的安全程度均达到美国的水平, 但是其成本付出只是美国工厂同等水平的一小部分。
这便说明了中国的强大力量:坚持不懈地压缩生产成本,即保持低工资与高劳动效率相结合的能力。富士康在深圳的最大的工厂,还有苹果,惠普和戴尔这些超级消费品制造商,他们在深圳的420000名中国电子设备组装工人每月收入仅约188美元。
有些人批评中国只是一个会“装配”国家,其实大部分的中国出口产品,已经通过多种组件国产化,加大了产品增值。 例如,通用汽车在中国使用350个本地零件供应商。
中国的经济成就虽然受制于不透明的政治制度,压制和腐败百病。但是,他们的专制制度和自由企业的不同寻常的组合,在中国还是不断起到作用,因为它能够提供收入的增加,使他们的的民众似乎对经济发展,而不是对民主,更感兴趣并感到满足。
中国的经济发展确实可以罗列出众多的问题和难题,但它们都没有到达不能克服的地步。正如一个世纪前的美国,广大的农村移民迁入城市,需要为他们提供很多工作。中国低效的国有企业也必须重组(这正如最近几十年来许多欧洲国家所发生的那样)。此外,中国还有其他明显的经济压力,如公认的楼市泡沫,但这依然是可以管理的,远未达到美国那种拖垮经济的失控状态。中国家庭走向个人债务(四分之一的房屋是用现金购买),对债务的反感导致了中国人占收入近40%的储蓄率,相比之下,美国人的储蓄率小于5%。
中国近年来在高科技方面的发展更引人注目。中国如雨后春笋半的高科技园区,以海纳百川的气势,吸引成千上万的海外高科技人才回国创业。中国各地崇尚创业的积极意识,使科技创新企业的生存变得更容易,为巨大财富的积累铺平了道路; 除美国之外,中国现在有比任何国家都多的亿万富翁。 (当然在收入不平等方面,中国也和美国旗鼓相当。)
中国似乎没有能力创建具有国际认可的创新产品,这当然也潜在着一个发展机会。在当今公司全球化发展的时代,一个追求和崇尚品牌的国家,尤其是像宝马和路易威登等奢侈品,当然也有星巴克和哈根达斯,总有在这里第一次降生名牌的机会。
例如,联想集团作为最知名的中国公司之一,通过2005年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其品牌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令人惊讶的是,中国汽车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和任何大国相比都是最低的。因此,中国一直强调建造不靠品牌的产品,如船舶与设备,其品牌都无所谓。
今天,中国又发起了一个非常不同的挑战。虽然日本经济一直由出口带动,中国很快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的互联网电子商务与计算的国内市场。
世界在2010年底注意到中国的技术实力,当一个中国的超级计算机,天河- 1A,短暂地成为了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虽然是从美国进口的处理器,并很快超过日本机,它仍然是不争的证据,标志着中国已经取得了世界级计算设计。
中国在太空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更是引人注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童旭东近日透露,在神舟八号火箭把8吨多重的天宫一号送上太空并首次交会对接后,他们已经初步安排2012年上半年发射神舟九号,下半年发射神舟十号。主要目的是在太空轨道组装建设具有一个核心舱加两个实验区的80吨级空间站。这种世界尖端科技,会使那些认为中国技术低下,只会组装,没有原创,或在国际上没有竞争力的唱衰派哑口无言。
毫无疑问,中国工业结构变得更加注重创新。今年夏天,在东西方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迪特尔恩斯特在国会委员会作证,中国在专利总量已经超过韩国和欧洲,正在赶上美国和日本。中国具有深刻的研究和设计文化底蕴,这就是为什么富士康在这样的地方才能做成他们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 富士康的总裁说。现在,他们在中国的发展方式“是把美国最有创新头脑的人与世界上最好的中国制造方并列在一起,”这是一种完美的结合。
然而,其他投资家已经看到不走出中国就有类似的“完美结合”的可能性。作为总部位于北京的DCM投资公司的合作伙伴,陆红女士经营着一家在中国投资的风险投资公司,她描述了一家美国半导体公司,最初主要设计师都来自美国的圣迭戈市,而辅助工程师选自上海,因为他们的工作成本仅是美国同比的六分之一。
“这到头来还是上海团队提出了一个突破性的解决方案攻克了设计的难题,” 陆红在电子邮件中回忆说。使美国竞争对手既感到害怕,又感到吃惊的是,中国已经培养出一波又一波的硬件工程师和软件程序员,他们赢得了国际竞争,并开始在美国的最佳工程学科中占重要地位。例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即将宣布一项合作协议,在上海开建一所工程学院,中国直接从美国最好的工科高校传输技术,这引起美国越来越大的担忧。
伴随中国的早期工业化发展阶段,随之而来的也有许多令人讨厌的流弊:从任人唯亲,制造假帐,到贪污腐败,令投资者忧心忡忡。但剥开这些粗糙的外表,可以看到这个国家对其未来的大幅度投资,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46%,相比之下,远高于美国的12%。据丽贝卡.范宁,新书“启动亚洲”的作者(威利),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风险资本市场,从2005年仅仅$ 22亿美元增长到76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国风险资本市场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停滞不前。
虽然中国政府债务总额高 - 根据某些估计,高于美国 - 但中国政府的债务是因投资而不是消费,它对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大有好处。尽管在发展方向上“道路不明,”中国已经大大提高了它的核心基础设施。它的政府可以说是比我们的政府能更好地分配资本。
中国逐步实行改革的趋势也愈显明朗。对利率,外汇,食用油和汽油的控制正在开放。他们甚至开始关注环境,采取税收补贴政策推动省油的汽车以及在大城市限制购买新车。
中国采取的重商主义的做法,他们通过操纵其货币和贸易规则的保护政策,使经济发展占到很大便宜。他们积累了庞大的外汇储备(3.2万亿美元,并且还在上升),同时又阻止外国产品大量进入其市场,在价格战中,中国从太阳能电池板,玩具,均获得国际竞争优势。对这些令美国沮丧的做法,尽管美国国会军刀霍霍地进行威胁,中国很可能只会承诺缓慢地进行改革,令美国无可奈何。
史蒂芬最后总结说:虽然中国还“看不出对美国会有多么大的挑战,”但他“相信它将持续成功。” 奥维尔斯科勒,亚洲协会美中两国关系中心主任话说的更为透彻:“当我们用美国衰落的镜头看中国,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崛起,我们看到现代的城市轮廓,看到最快的计算机和新机场,看到了一支战无不胜的队伍在崛起。换成中国人的角度和眼光来看,“这一切看上去却是极不确定和有条件的。他们并非充满自信。”
(本文引证部分来自美国时代周刊和纽约时报。杨鸣博士在编译基础上适当加以注解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