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僑辦近日發佈一份報告指出,目前,海外僑團林立,不團結現象嚴重已成為影響海外僑胞文明形象的主要問題之一。在部分國家,華僑華人文明形象“危機”也正上演。報告稱,中國有關涉僑部門應逐步探索海外僑團評估機制,協助加強僑社間團結,為維護海外僑胞文明形象建立重要的機制保障。
五國華人形象“危機”最嚴重
這份題為《樹立華僑華人文明形象專題調研》的報告指出,除僑社之間內耗加劇外,目前華僑華人文明形象存在的主要問題還包括:經濟領域的不規範競爭,文化差異、生活陋習以及融入當地主流社會不夠。
該報告是由中國國務院僑辦政策法規司撰寫發佈的。報告說,隨著中國的快速發展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擴大,華僑華人的地位也迅速提高,一個經濟實力更強、文化素質更高的新華僑華人形象正逐漸形成。但在部分國家和地區,華僑華人文明形象“危機”也正上演。
報告指出,目前華僑華人遭受形象“危機”最嚴重的是在義大利、西班牙、法國、英國及南非等較發達國家,這些國家新華僑華人較多,有關華社負面報導不斷,華僑華人生存發展環境惡化。
一個國家竟有兩個統一促進會
報告稱,僑社之間內耗加劇,在當地產生負面影響,引起住在國政府的關注。海外僑團林立,不團結現象嚴重,一直以來是海外僑社和有關涉僑部門關注的焦點。
據不完全統計,僅溫州籍僑團就有227個之多。在同一地區、同樣的服務人群,眾多的僑團之間、僑領之間矛盾衝突不斷。有的一個國家和平統一促進會就有兩個,和平統一促進會內部就不“和平”、不“統一”,甚至相互打架,被當地臺灣省籍僑胞當作笑話。在僑社內部、僑胞與當地其他族群產生的矛盾時,僑團協調能力比較弱,往往不能很快達成一致意見,採取有效行動,多數時候顯得力不從心,予人以“中國人”不團結的印象。
部分僑團內部為爭權奪利,矛盾甚至達到公開化、白熱化的程度,在當地社會造成非常惡劣的影響。前不久法國華僑華人會改選,敗選方與勝選方不僅發生肢體衝突,雙方還不擇手段打擊對手,互相到法庭控告對方偷稅漏稅,目前法國司法機構已介入調查,引起法國政府和主流媒體的關注,已對海外僑胞從事商業經營和進出口貿易構成嚴重衝擊,十分不利於海外僑胞在當地的長期生存發展。
一些僑胞爭當僑團負責人,就是為了在國內能享受種種禮遇、光宗耀祖。在海外真心實意為僑胞服務、做事情的僑領有時因為名額限制(大多是各僑團平均分配)請不進來,騙的、虛的、鑽空子的,反而請了進來。有的僑團為了與國內涉僑部門搞好關係,甚至不在國外活動,而是專門在國內參加各種活動,請客送禮,被僑胞戲稱為開會“專業戶”,這樣的僑團內外影響反差很大。
僑社內耗問題出在僑領身上
南非福建同鄉會會長李新鑄對本報記者估計,華僑社團中至少有20%是“一人會”。“一人會”就是指註冊的社團中只有他一個人。他還說,有的人還把社團名頭做得很大,動不動就是“全非洲……會”,國內的人不瞭解情況,覺得他是全非洲華僑的領導。
他建議,中國有關部門應該對僑社制定標準,考核社團是否真為當地華僑履行義務。那些嘴上總喊“祖國萬歲”卻沒有實際行動的,只會走關係卻不幹實事的社團及僑領都應被排除在外。法國華僑華人婦女聯合會和歐洲華僑華人婦女總會會長邱愛華則表示,法國華僑華人會內部長期爭鬥的確產生了負面影響。
西班牙中國溫州同鄉總會主席潘勇說,“僑社內耗問題解決關鍵就在僑領身上。僑領必須提高素質,端正態度,把華僑利益放在首位,真正為僑社服務,這樣的僑領才有號召力,內耗也就會減少。”他建議,使館作為與僑社打交道的政府部門,可以對當地僑社做逐一篩查,發現名不副實的僑社就將他們剔除出名單。
應建立海外僑團評估機制
國僑辦報告對如何減少僑團內耗也提出建議。報告說,目前,海外僑團林立,矛盾重重,有其自身的原因,也與各涉僑部門各自為戰,不能有效協調部門利益和矛盾有關。
報告認為,有必要建立和強化國內涉僑部門之間有效的協調機制,充分發揮僑務部門在涉僑資訊方面的主導作用,特別是在涉及僑團邀請、僑領接待、禮遇和授榮等方面有必要強化僑務部門的協調、審核職能。要逐步探索有關社團評估機制,在海外僑社的重要支柱僑團發展問題上,駐外使領館和國內涉僑部門之間的密切聯繫和協調配合可以發揮關鍵性作用。
報告指出,許多僑胞希望國內公安部門對有前科的人員嚴把出國關,同時在國外加派警務聯絡人員,震懾不法分子。國內涉僑部門的資訊互通、協調配合將有力維護僑社團結互助的良好形象,在海外僑胞和當地主流社會中也必將產生積極影響。
報告還提倡,要進一步在海外僑社中大力倡導“和諧僑社”的理念。在海外僑社中開展“推進和諧僑社建設、樹立僑胞文明形象”活動。倡導海外僑胞樹立大團結、大聯合的觀念,增強內部合作,在事關根本利益問題上,發出一個聲音。
“形象危機”的其他三個方面
除海外僑社內耗不斷的問題外,報告還列舉了影響海外華人形象的其他三方面問題:華人經濟領域的不規範競爭,文化差異、生活陋習以及融入當地主流社會不夠。
一是經濟領域的不規範競爭,成為影響海外僑胞文明形象最突出的問題。部分人採取“灰色清關”、賄賂官員、偷稅漏稅、假冒偽劣、雇用黑工、開設地下錢莊、不講誠信等不正當競爭手段,對當地同業構成比較嚴重的衝擊,也加劇了華商與住在國政府和民眾的矛盾。
二是文化差異、生活陋習成為影響海外僑胞文明形象的重要因素。僑胞反映最多的是語言不通成為影響海外僑胞與當地民眾溝通的主要障礙。同時,一些生活小節,比如在公共場所大呼小叫,登機時爭先恐後,對馬路上的紅燈視而不見,開快車,不遵守公共秩序,排隊插隊、隨地吐痰、亂扔垃圾,這些事即使人家不說,也是會讓自己臉紅的。
三是融入當地主流社會不夠。一些僑胞過客心態嚴重,對住在國發生的事情不聞不問,有的即使為住在國和當地民眾做了一些工作和貢獻但宣傳不夠,或者根本不做宣傳。對參與和支持中國的活動,例如支持奧運會、抗震救災等活動十分踴躍,但有時在住在國舉辦相關活動時遍地都是中國國旗卻看不到一面住在國國旗,容易導致住在國和當地民眾的反感。英國倫敦華埠商會會長鄧柱廷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他在倫敦華埠慶祝中國節日的時候就遇到插國旗的問題。“我們插了很多中國國旗後,地方政府向我們提意見,最後我們改成插中英兩國國旗,活動讓各方滿意。”
四大原因致華人形象受損
一是住在國政府和民眾對中國快速崛起,對華人事業迅速發展產生不平衡心態。在這一過程中,海外華人所代表的中國形象將成為住在國政府和民眾關注的重點,當地民眾和主流媒體對中國人的看法往往較過去更為苛刻,他們經常用放大鏡來觀察海外僑胞身上的問題,有時甚至不惜歪曲事實。
二是受住在國政治生活的影響。海外僑胞住在國政府大多實行政黨政治。一些政黨為了轉移矛盾或者撈取選票,經常採取針對海外僑胞的打壓行動或是給海外僑胞抹黑、塗紅的方式以迎合部分民眾的“仇華”心態,往往使海外僑胞成為住在國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三是海外僑胞移民模式和構成多元化的客觀反映。部分為了出國“淘金”的人,由於自身素質等方面的原因,完全不瞭解,甚至不顧當地人的感受,把國內生活中的種種陋習都理直氣壯地帶到了國外。
四是海外僑胞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或因本身就存在問題,不能主動爭取合法權益。寧願息事寧人、花錢免災,給人以海外僑胞一盤散沙、軟弱可欺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