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林毅夫:善用后发优势 解密中国经济
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 | 2012/1/8 12:48:13 | 浏览:3252 | 评论:0

  在18世纪前的1000年,中国创造了先进和灿烂的文明,但却在之后的150年沦落为非常贫困的国家。如今,在1979年实行市场经济转型后,中国再次崛起,成为世界最有活力的经济体。是什么推动了这些重大的改变?

  在我的近著《解密中国经济》中,我指出,不论哪个国家、哪个时代,持续增长的基石都是技术创新。在工业革命前,工匠和农民是创新的主要源泉。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也拥有最多的工匠和农民。因此,在其历史上的多数时候,都是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领导者。

  工业革命通过以由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实验室进行的可控制实验取代了基于经验的技术革命,加速了西方国家发展的步伐。这一“范式转移”标志着现代经济增长的到来,也造成了全球经济的“大分化”。

  中国没有出现类似的变迁,科举制度是主要原因。这个制度强调对儒家经典的记忆,精英阶层因此缺乏学习数学和科学知识的诱因。

  大分化也带来了希望: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来自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实现比工业革命先驱更快的经济增长。但中国一直没能利用这一后发优势,直到它认真开始改变其计划经济体制。

  当中国的市场转型于1979年开始时,邓小平采取了实用的双轨制政策,而不是“华盛顿共识”所提出的快速私有化和贸易自由化公式。一方面,政府继续对重点领域提供暂时性的保护;另一方面,政府也向私人企业和外国直接投资开放劳动密集型领域——这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但过去一直被抑制的领域。

  这一政策让中国得以同时实现稳定和快速增长。事实上,后发优势是惊人的:在过去32年给中国带来了9.9%的年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和16.3%的年均贸易增长。这是了不起的成就,足以作为其它发展中国家宝贵的学习经验。如今,中国已是世界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经济体,超过6亿人口脱离了贫穷。

  但中国的成功并不是没有代价的。收入差距扩大了,部分原因是一些领域的扭曲性政策没有取消。这造成了收入不平等,抑制了国内消费。

  我有信心,尽管面对欧元区危机和世界需求萎缩的逆风,中国能够继续其强有力的增长。中国2008年的人均收入是美国的21%(以购买力平价衡量),与日本在1951年、韩国在1977年、及台湾在1975年的水平相当。日本1951-1971年的年均GDP增长是9.2%,韩国1977-1997年的年均GDP增长为7.6%,台湾1975-1995年的年均GDP增长则是8.3%。考虑到这些经济体的类似经验和中国1979年以来的发展战略,中国很有可能能够在未来20年里保持8%的增长速度。

  一些人也许会认为,有13亿人口的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其表现是不可复制的。我不赞同这看法。只要能够善用后发优势,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并提升国内企业,任何发展中国家都可以有持续几十年的快速增长,同时大幅减少贫困的类似机会。简单地说,没有什么可以替代对比较优势的理解。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27楼的血色遗书:985夫妻用生命叩问的环保真相 2025-06-25 [191]
最简单的就是最好的:再读格雷厄姆 2025-06-25 [142]
朱镕基之子清华演讲:犀利点评当前中国问题(深度醒脑) 2025-06-21 [247]
胡志华:国际供应链智能化趋势对我国影响及应对建议 2025-06-16 [340]
扎克·迈耶斯:全球监管合作是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25-06-16 [331]
斯坦福教授大卫·拉伯雷:美国高等教育一直处于混乱的状态,但也正如此,才取得了成功。 2025-06-11 [471]
梁文道:我们需要怎样的政治共识? 2025-06-03 [870]
经济学的四次革命 2025-05-28 [858]
《思考,快与慢》:一种不怕任何事的顶级思维 2025-05-28 [889]
教育资讯 | 纽约时报:美国教育体系的政治异化与改革突围 2025-05-27 [1014]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