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檢測於老年人阿茲海默氏病的風險預測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及預防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程蘊菁
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治醫師 陳人豪
台灣老年人口在1993年超過7%,正式成為高齡化社會(aging society),截至2011年10月底,台灣老年人口比率已達10.8%,人口老化的速率更是全球之最。
不同於其他年齡層,老年人常見同時罹患多種疾病,而老年人常見的疾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失智症、肺炎、惡性腫瘤等。由於近年來政府衛生單位、各醫療院所機構等的大力宣導,民眾逐漸意識到失智症並非正常老化,而是一種好發於老年人的病況。
失智有基因可尋?
失智症依其發生的原因分成不同型,最常見的是阿茲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約佔失智症50-60%)、血管型失智症(vascular dementia,約佔10-20%)、混合型失智症(mixed-type dementia,約佔10-20%)。
美國國家老化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將失智症依其發病年齡來分類,30至60歲發病者為早發型阿茲海默氏病(約佔失智症患者5%),晚發型的阿茲海默氏病為60歲之後發病(佔失智症患者95%)。
孟德爾(Gregor Johann Mendel)在1865年發表了孟德爾遺傳定律,隨後遺傳的發展緩步進行,1953年華生(James D. Watson)和克立克(Fracis Crick)發現DNA結構,大家才對遺傳有更多了解。
由於受限於既有的技術,以往遺傳研究的規模及範疇無法擴大,直到20世紀初生物資訊及基因量測技術的大舉進步,使得基因體研究(genomic research)開始蓬勃發展,近年來基因型的檢測已漸漸為大眾所了解。
早發型阿茲海默氏病多為家族遺傳,和APP(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PS-1(presenilin 1,位於第14對染色體)及PS-2(presenilin 2,位於第1對染色體)基因上的變異(mutation)有關;晚發型阿茲海默氏病則和位於第19對染色體上ApoE(apolipoprotein E)基因的e4對偶基因(allele)有關。
第19對染色體上ApoE基因的e4對偶基因
ApoE基因上的rs429358及 rs7412單一核苷酸多形性,兩者基因型的組合可形成e2/ e2、e3/e3、e4/e4、e2/e3、e2/e4與e3/e4六種遺傳雙套型(diplotype),其中e3為最常見的基因型。由於ApoE和脂質的代謝及心血管疾病(粥狀動脈硬化)有關,當一個人基因型帶有ApoE e4時,可能會造成脂肪代謝失調,進而引起發炎反應及晚發型阿茲海默氏病或心血管疾病。
目前ApoE e4的測量尚未在健保給付的範圍內,許多醫療院所對於疑似阿茲海默氏病的患者在徵得病患的許可後,會進行ApoE e4基因型之檢測(多為研究用途),以鑑定其是否為罹病的高風險族群。
仍有約60%的晚發型阿茲海默氏病患者不帶有ApoEe4
美國國家老化研究院及過去的一些失智症研究的報告指出,約40%的晚發型阿茲海默氏病患者帶有ApoE e4對偶基因,然而約60%的晚發型阿茲海默氏病患者則不帶有ApoEe4對偶基因,也就是說未帶有ApoEe4對偶基因者仍有機會得病,其原因是多數複雜且非高遺傳性疾病(包括阿茲海默氏病)的發生是由基因(天生)與環境(後天)之交互作用所共同造成。
由於95%的阿茲海默氏病患者為晚發型,因此後天環境的影響佔了重要的角色,所以就算未帶有ApoE e4的人也仍應保持健康的生活型態,例如:多運動、減少油脂攝取、定期抽血檢測血液中血脂值、維持適度的社交生活(不論是親人或朋友),以降低罹病風險。
基因相關之研究於近年來快速的發展,基因型檢測結果於未來極有可能會成為保險業者評估被保人未來健康情形的指標之一,因此基因型的正確性、專一性與資料隱私及保密將會成為一項重要的議題。
由於不同種族間的遺傳特徵並不相同,目前研究資料以白人為主,基因型檢測於疾病預測上的應用需要許多研究的驗證(尤其是華人研究),才能進一步評估是否將ApoE e4的檢測納入阿茲海默氏病的篩檢。
本文選錄自《健康世界》43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