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無黨派自由研究機構「財政政策研究所」(Fiscal Policy Institute)昨日公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在2005年至2007年之間,中國大陸出生移民數量在紐約地區移民總數中所佔比重大,經濟總量的貢獻大。大陸移民在從事的工作領域上呈現兩極化分布,分別集中於高薪的專業職位和低收入的服務性基礎行業。
該份報告對全美25個主要的移民聚居城市進行了調研,繼邁阿密、洛杉磯、舊金山三地之后,大紐約地區國外出生移民人口佔當地總人口的28%,移民勞動力佔本地勞動力的35%,所創造的經濟總量佔該地區經濟總量的28%。聚居於紐約地區的主要移民來源國包括了多米尼加、墨西哥、印度、中國、牙買加等20多個國家。
在來自各國的移民人口數量上,來自多米尼加的移民勞動力人口約為27萬3,399人,佔該地區國外出生移民總人口的9%;來自墨西哥的移民勞動力人口約為19萬2,258人,佔該地區國外出生移民總人口的6%;來自印度的移民勞動力人口約為16萬6,166人,佔該地區國外出生移民總人口的5%;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勞動力人口數量位居第四,約有15萬6,204人,佔該地區國外出生移民總人口的5%。
報告中指出,國外出生的移民人口幾乎遍布紐約地區的各行各業,從醫生、工程師等專業職位,到司機、建筑工人、農業等服務和基礎行業。但總體而言,國外出生的移民人口在私人及家庭服務、保安、清潔工作、樓宇管理、餐飲行業、醫療助理、建筑行業等服務性行業和基礎性行業中的從業人口比例,遠遠高於美國本土出生的人口。
報告中並就對紐約地區經濟有著重要貢獻、移民人口比例重大的中國大陸出生華裔移民人群進行了研究分析。中國大陸出生的華裔移民所從事的行業呈現兩極化現象,分別集中於行政管理、醫生、工程師、律師等高薪專業職位和餐飲、技術工人等低收入、服務性行業。其中,紐約地區有15%的大陸出生華裔移民從事餐飲行業,12%從事行政管理等專業職位,11%從事辦公室助理等職位,9%從事醫生、工程師、律師等專業職位,9%從事收銀等銷售行業職位,8%從事機器操作職位。
亨特學院亞裔研究主任鄺治中教授表示,大陸出生的華裔移民從事行業兩極化現象十分明顯,與近年來華裔移民眾種類有關。大陸出生的華裔移民主要通過兩種途徑移民來美,包括親屬移民和赴美接受高等教育後職業移民,因此令華裔移民的教育程度和工作能力呈現兩極化分布,直接導致華裔移民所從事的行業和收入水平呈現如今的分布狀況。
鄺治中更指出在華裔移民中的一個特殊現象。第一代華裔移民通過各種方式移民來美,並希望以努力的工作為下一代創造較好的生活和教育條件,但這一代華裔移民在生活水平上要低於美國出生者。第二代華裔移民仍秉持上一代華裔移民的拼搏精神,並不斷進取,積極逐步融入美國社會,他們所爭取到的生活水平要遠高於普通美國人。進入第三代華裔移民,他們在文化背景、消費習慣等各個方面完全美國化,因而在生活收入上則與普通美國人無異。(陳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