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张敬伟:私有化并非中国的灵丹妙药- 评世行行长佐利克对中国改革的建议
2012/3/4 17:00:48 | 浏览:2500 | 评论:0

  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2月28日在北京举办记者会,重申中国应重新界定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的作用,完成向市场经济转型。

  佐利克对中国改革提出的建议,概括在27日世行与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报告《2030年的中国》里,报告对中国改革提出诸多私有化建议。由于报告属于世行和中方联合发布,这份“私有化药方”,其实不算佐利克所开。有趣的是,一位自称“独立学者杜建国”的抗议者突然起立,并高喊“美国是要用私有化毒药毁掉中国经济,中国绝不能重复美国的老路”。这使记者会的新闻价值突然攀升。

  按中国人传统思维,一个抗议者搅局这样的国际记者会,是犯“政治”错误的。但在多元语境下,这样的插曲反而颇具意味。西方元首,被抗议甚至遭遇低烈度的“暴力”袭击,并不鲜见,譬如,小布什总统就曾挨过鞋子袭击。见怪不怪,佐利克回应称:“坦率地说,这不是我第一次面对这种事情,以前在美国,也曾处理过类似的抱怨和抗议。我们对这种争论和抗议是非常适应的。我只是希望大家提出要求时,是以一种大家可以共同讨论的方式。”

  客人不见怪,东道主也没有必要深追究。相反,“独立学者”的闯入抗议行为,也折射了国民的“独立性”,这也是多元化、个性化的国际接轨吧。值得一提的是,也许这位抗议者的观点有些偏激,但也代表着相当数量的中国民意。“私有化”是个敏感话题,尤其在现行体制下,虽然中国从1992年中共十四大就引入了市场经济体制,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核心是公有制为主体。重新界定国有和私营经济的作用,完成向市场经济转型,说易做难——把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企私有化,就能解决中国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完成市场经济转型?这不仅牵涉到中国的根本经济制度,也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

  更重要的是,从欧美等西方国家的经验看,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英国为滥觞,西方国家掀起国企私有化浪潮,可当前西方世界却深陷经济危机泥潭。因此,私有化未必是市场经济的润滑剂,也并非发展中的中国之灵丹妙药。中国拿来了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促使中国民营经济迅猛发展,同时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竞争的局面。当然,这种竞争的市场平台也许并不完全公平,譬如国企占有政策惠利、市场准入和融资优势,但有瑕疵的竞争也比没有竞争好,个别行业垄断的市场态势也比全市场的垄断要好。

  更为危险的是,若将一些具有垄断性的国企和央企私有化,譬如石油、电力、电信、银行、铁路等,不仅撼动中国国家安全的根基,也会使大量国有资产流失,形成一个权贵资本或寡头资本阶层,致使社会资源布局更加不公,行业收入分配更加不均,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2月14日,北京《财经》杂志举行的“财经年会2012夜话一:民营企业的生存现状”指出,中国GDP增长的60%以上是民营企业的贡献,在生产消费资料方面,民企占90%。这意味着,中国的民企得到了充分发展,在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方面,发挥了比国有经济更强的集群效应。民营经济或缺的,就是平权待遇。因为连中国国资委都承认,相比民企,国企占有资源优势。在资源分配不公的政策导向下,一些民企不得已采取制度外的手段求生存 ,导致更大的权力、资本弊端。

  因此,理性的市场破解之道,是给予国企和民营资本平权待遇,让其在公平公正的市场平台上充分竞争,优胜劣汰,而不是用私有化去瓦解目前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结构。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岭大科研 | 周敏教授团队解码美国“走线”群体生存策略:网络个人主义的功能与局限的剖析 2025-10-06 [49]
哲学家李泽厚:苏轼的意义 2025-10-06 [37]
李泽厚:我希望我们的作家不必太着眼于发表,不要急功近利 2025-10-06 [26]
古斯塔夫·勒庞:群体屈从于权威,却不怎么会为善良动心! 2025-10-04 [33]
管涛:三方面因素支撑人民币汇率走强 2025-10-02 [102]
古斯塔夫·勒庞:应试教育在社会底层创造了一支无产阶级大军 2025-10-02 [55]
易中天:没有信仰的人,该何以自处和处世? 2025-10-03 [65]
易中天:即将退休或者已经退休的人,学着做到这几点 2025-10-03 [67]
赵晓 | 从加尔文到柯克:信仰如何在公共领域活出来 2025-09-27 [272]
台湾学者潘光哲:为什么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热衷于改造国民性? 2025-09-15 [66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