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清华大学的老校友、应邀在北京参加中国全国政协会议的美国华人社团联合会理事长张素久表示,她格外关注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张素久
作为著名爱国将领、全国政协第一届常委张治中的女儿,张素久告诉记者,她非常珍惜这次列席政协会议的难得机会,要像父亲和姐姐那样为国家献言献策。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推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张素久认为,在基础研究领域,中国的确应该关注和培养一些有能力的科技人才,去摘得诺贝尔奖桂冠。
她表示,中国可以不以诺贝尔奖为指标,但诺贝尔奖确是世界衡量一个国家和高等院校的数据之一。美国的著名大学都会统计自己的学校诞生了多少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并有多少在校任教。“中国中学的水平比美国好,大学也不比美国差。但研究生导师的水平远远不如美国。”张素久说。
她直言,科技人员在科研领域地位提升,在中国往往就会被冠以一个行政职务,这势必影响他们的科研活动。“是否在中国有这样一种观念,觉得做一位著名科学家没什么用,必须要有行政职务,拥有这样的权力才会赢得更多尊重?”
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大力培养造就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青年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对此,张素久认为,中国应该支持、鼓励和输送更多人留学海外。
张素久告诉记者,以清华大学为例,她们当年一个班八九成学生到世界各地留学,在各自的领域有所成就,现在纷纷选择回国。“只有多多出去,才能多多回来。不只是一些有钱的家庭送孩子出去,国家也要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出国深造。这也能帮助国家实现科教兴国。”
南加侨团代表聚集《侨报》会议室听侨界两会代表畅谈感受(高睿)
侨团代表正在《侨报》和参加“两会”的张素久通话。(高睿摄)
代表美国海外华人参加中国“两会”的张素久11日通过电话向聚集在阿罕布拉市美国《侨报》的十几位侨团代表介绍了过去8天的“两会”内容和个人感受。
下午3点半,总领馆副总领事卞立新、侨务领事夏卫华以及鹿强、李甫田、白国梁、胡燕秋、张铁流等十几位侨团代表聚集在《侨报》会议室,通过电话连线和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美华联”理事长张素久通话,请她介绍了过去8天的会议内容和个人感受。
张素久在电话中表示,她作为25个国家选出的40名海外列席代表首次参加了中国的“两会”,心情格外激动。尤为荣幸的是,她作为4名被允许发言的代表之一,在会上表达了希望中国能增加对美国孔子课堂投资的想法。
张素久介绍说,代表们在“两会”期间反映了许多亟待解决的许多问题,其中包括高速公路收费站太多、农民收入太低、科技人才选拔机制不完善、小学生肥胖症超过世界标准,小学生40%、中学生70%、大学生84%都戴眼镜的问题,以及“雷锋没户口、过了三月人就走”的形式主义问题等。
“美华联”会长鹿强表示,代表们能够在“两会”上畅所欲言,表明中国正朝着民主化的方向迈进。
侨团代表李甫田认为,中国的改革出路是加强法治,光靠文山会海解决不了问题。“反腐倡廉红头文件几千条,但成效甚微;人民要求政府官员公开私有财产,喊了17年谁来办?地方政府举债7万亿元,谁还?怎么还?大学债务累累,最终还是纳税人买单。”
相关讯息:中国出国留学人员达224.51万 81.84万回国
从14日召开的2012年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上获悉,截至2011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224.51万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已达81.84万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2011年,在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及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取得了新成效。以“千人计划”为龙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分层次、有计划整体推进,留学回国人数达到18.62万人,同比增长38.08%;“千人计划”一年引进近千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人才总数达到22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