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及两会代表讨论最多的问题来看,民生是整个会议的重心,也是2012年政府工作的重心。可以说,2012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最有新意的应该是两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是一组关于GDP等的新数据。这组新数据表明,随着GDP增长速度下调,政府不仅要弱化GDP主义,而且要通过弱化GDP来改变地方政府的业绩考察方式,提高GDP增长的质量,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战略转型。而提高GDP增长的质量,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保证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能够为绝大多数民众所分享,而不是把他们排除在中国的快速增长之外。所以,这一方面的落脚点就是民生。
政府工作报告另一个最有新意的方面,就是政府把今年的工作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与改善民生上。在今年的政府报告中,通过公共财政让民众分享经济增长成果为最大亮点。按照报告所公布的数据,直接与民生相关的教育、社保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农业等支出达4万多亿元。这些巨大的财政投入都将成为推动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亮点。
不过,中国的“民生经济”不仅是政府增加对教育、社保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农业的财政转移支付,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这种巨大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公平性或公共财政均等化。比如说,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入逐年递增,今年上升到占GDP的4%,但是这种巨大的财政投入是不是能够为全体人民创造平等的教育机会?如果没有,那么这种教育投入再大,也不可能让一些弱势民众分享其成果。比如说,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精英教育越来越严重,弱势阶层的子女很难进入好的大学,甚至于从基础教育开始就面临远离主流教育的境况。有统计表明,农村学生进入北大清华的人数所占的比重一年比一年低。又比如说,在北京的中小学教育中,最好的教育资源被政府官员的子女所垄断等。
还有,政府希望通过加大医疗卫生的财政投入来解决全体人民的看病难、看病没有支付能力负担的问题,并对农村医疗保险实行覆盖。这当然是好事。但是,在中国存在一个庞大的享受公费医疗的特权官僚阶层。这个阶层基本上消耗了每年财政转移支付的最大部分的医疗资源。如果这样不合理的制度不改革,财政对医疗保险投入再多,能够真正为广大民众所分享并非易事。
另外,政府加大保障性住房财政投入,这当然有利于解决弱势民众基本的居住问题。但是应该看到,当前政府所指的保障性住房是什么。2011年,地方政府在融资十分不足的情况下为何能够完成中央政府规划的建设保障性住房的任务?据笔者了解,原因一方面在于,地方并没有根据居民的需求建设保障性住房,而是着眼于如何完成建造任务,从而使得一些县城所建设的保障性住房根本就没有需求;另一方面,把整个住房建设中除商品房之外的住房都归纳为保障性住房来完成任务。这样保障性住房就可能没有进入弱势居民手上,而成为少数权力掌握的一种福利。
从上述情况来看,中国经济专注于民生确实是好事,但是这种专注不仅应在于如何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更重要的是要加大这些方面的制度改革,这样才能让绝大多数民众真正分享到中国“民生经济”的成果。
当前,中国“民生经济”应该注重以下方面。一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迅速提高弱势民众的收入水平。可以说,在当前的制度安排下,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绝大多数民众所占社会财富的相对比重越来越低。如果这样的大格局不打破,那么低收入的居民用什么来增加消费?而那些以各种非法或表面上合法的方式占有国内财富的少数人群则构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当前中国财富与收入分配不公的根源在哪里?为何中国财富分配不公的严重性会远远超过欧美发达国家?最大问题就在于近十年钱权交易越来越普遍、钱权交易的标的越来越大。所以贪污腐败就越来越严重,社会财富分配越来越不公。而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政府公权力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越来越严重。如果政府的职能不能重新界定,政府公权力不能受到有效监督,那么要解决当前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就比较困难。
住房应该算是城市居民最关注的民生问题。在政府报告中,政府对住房市场问题也有了基本定论。比如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所说的“以居住为主、市民消费为主、和普通商品房为主,这是上海长期坚持的方针”。同样,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目标不动摇,要让中国房价合理回归,要严厉打击住房市场的投机炒作,保障住房市场长期稳定发展。而且今年报告提出,要改革房地产税收制度来限制住房投资与投机。可以说,这些住房市场的理念已经十分清楚,就是要让国内住房市场回归到它的基本居住功能,去除住房赚钱效应。如果说政府有了好的理念,并通过通常国际成熟国家行之有效的经济杠杆来让当前以投机炒作为主导的住房回归到消费市场,那么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现在的问题是,这种调整将是一场重大的利益结构调整,政府有没有决心把这场利益结构调整进行到底。如果要做到这点,政府就得把这些好的理念转化为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即对当前的住房税收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并完善住房信贷政策,用严厉的经济杠杆来去除住房市场的赚钱效应,还国内住房市场一个居住基本属性。
总之,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经济的“民生化”是一个重点及亮点,但是中国经济的民生化并非仅是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进行一系列重大制度改革,只有这样中国经济的民生化才能落到实处,才能让中国经济真正走向民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