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科技前沿
关键字  范围   
 
美国伦理与新生技术研究所“蓝色天空计划”:炸掉水星建巨大圆球收集能量
美国伦理与新生技术研究所“蓝色天空计划”:炸掉水星建巨大圆球收集能量
作者:秋凌 | 2012/4/11 15:15:33 | 浏览:3476 | 评论:0

美国伦理与新生技术研究所“蓝色天空计划”:炸掉水星建巨大圆球收集能量
“信使者”号飞船拍摄到的水星:开采水星资源将为人类提供进行该计划下一阶段工程的原材料

美国伦理与新生技术研究所“蓝色天空计划”:炸掉水星建巨大圆球收集能量
但它并不是一个固体外壳,而是“大量独立构造密集围绕在太阳周围,形成一个球状外壳”

美国伦理与新生技术研究所“蓝色天空计划”:炸掉水星建巨大圆球收集能量
地球地平线和国际空间站的太阳能电池板阵列:这个戴森球将会采用相同原理,但是规模将会更加庞大

  这听起来像是科幻故事情节,但事实上实现在太阳周围建造一个巨大的圆球,利用它收集太阳能量的梦想比我们认为的时间更近,当然首先我们需要炸掉水星。

  一位脱颖而出的技术专家称,大约不出几十年我们就能着手建设一个“戴森球”(dyson sphere),为我们提供比我们所需更多的能量。乔治-德福斯基表示,通过“拆开”整颗水星、小行星,甚至是像金星一样的行星,我们就能收集到足够完成这项浩大工程的材料。美国伦理与新生技术研究所主席德福斯基在该组织的网站上描写了这项大胆的蓝色天空计划。他认为该项目会在未来25到50年间开始进行,第一阶段将在几十年内完工。但它并不是一个固体外壳,而是“大量独立构造密集围绕在太阳周围,形成一个球状外壳”,这些组成成分是分阶段建造的。它们会在太阳周围形成一个“接收面”,吸收太阳产生的能量,用来为下一阶段的工程提供能源,这样就不用依靠从地球上带来的燃料。

  这一切听起来非常美好,但即使是德福斯基本人也承认,除了从来没有宇航员到过水星以外,实现这个梦想还有很多障碍。另一个主要问题将是建筑问题。他引证了牛津大学的物理学家斯图亚特-阿姆斯特朗提出的一项计划,阿姆斯特朗把该项目分解成5个“十年计划”,最初是组合第一个阵列。不过德福斯基说:“我们将不得不从水星上开采资源。事实上我们很有可能必须分解整颗水星。戴森球需要大量材料,事实上我们要想覆盖整个太阳,不仅要分解水星,还要拆分金星、一些其他带外行星和任何就在附近的小行星。”戴森球的概念是天文学家弗里曼-戴森1959年提出的。但是直到现在它一直都是科幻素材,出现在科幻作者艾伦-斯蒂尔的《Hex》等小说里。

  德福斯基写道:“戴森球为我们提供的能源将比有史以来我们已知的数量更多,大大增加我们的生活空间。考虑到地球上开始减少的资源和我们需要更多能源和生活空间等问题,这对我们人类来说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长期计划。”然而他在他的计划里并未解释如何把从太阳那里获得的能量送到9300万英里(1.50亿公里)外的地球上。德福斯基说:“似乎很显然,戴森球的想法不再被归类为科幻范畴,或者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与其他冒险项目一样,例如太空电梯或者火星地球化,我们应该把它放在与我们其他近期太空探险和工作计划同等重要的位置,进行认真考虑。”

相关栏目:『科技前沿
为什么忽视人工智能在企业中的应用会让你在 2025 年付出代价? 2025-09-11 [90]
特斯拉宏图4.0:从电动车到人形机器人! 2025-09-11 [105]
AI杀死首个世界名校?全球TOP 3「翻译界哈佛」倒闭,毕业校友成绝版 2025-09-11 [79]
AI与人形机器人深度融合:商业化路径逐清晰 丨 2025中报专题 2025-09-11 [152]
一文看懂“人工智能+”的未来10年 2025-09-11 [159]
大模型如何推理?斯坦福CS25重要一课,DeepMind首席科学家主讲 2025-09-02 [402]
史上最著名的物理实验,为啥伽利略根本不用做 2025-09-02 [372]
微软为了AI,买了17亿美金的屎...... 2025-08-05 [1266]
东北热过三亚,沙漠种出水稻,毒虫开始北上,气候彻底乱套了 2025-08-05 [1263]
全球最“神秘”公司:靠卖颜色,一年狂赚2.5亿! 2025-08-01 [135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